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现行教学中,学生被动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会提问的状况,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如何创设良好的提问题氛围,以及培养学生如何提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学贵有问,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问学生,恰当地运用提问,往往可以激发学生主动与教师互动,与同学开展讨论、进行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问题的目的性的研究,即如何提问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只有明确了提问的目的、意义,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当然所提问题是以"双基"为核心,灵活地  相似文献   

3.
正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课堂提问常常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课堂提问。一、提问要难易适度教师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关系到提问的效果,如果所提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随口可答,这就失去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很大,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不知如何回答。因此,教师提出问题应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问题哪儿去了是一个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传统的师道尊严与应试教学的扼杀是语文课堂上学生不提问题或很少提问题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每天提问,每堂课提问,于无疑处生疑,在有疑处释疑,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事.语文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提问权、质疑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会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在提问中学会批判,在提问中实现精神成长,在提问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有些教师只在课程结束时提问,有些教师所提问题过于浅显,有些教师提问时问题表述不够清晰,还有些教师甚至  相似文献   

6.
王成敏 《考试周刊》2013,(14):182-182
<正>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需要向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艺术地进行课堂提问,能创设师生沟通的问题情境,形成"疑义相与析"  相似文献   

7.
在一节课中,提问什么,怎样提问,什么时机提问,都要精心安排,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环扣一环的"问题链",把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学习认知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一、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索的乐趣所谓"精",就是精心设计提问,设计的问题要精。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  相似文献   

8.
实施新课程后,大多数教师都明白了动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意义,因此,在各种观摩课中,教师提问的频率很高。一堂课提两个问题是少的。有些课在40分钟内能提5个问题。提问是动员学生思考的好办法,过去也用。不过那时局限于“一纲一本”,结论还要回归教材。现在应有所不同。新课程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提问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兴趣,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如果仅仅是为了连贯教学,提问就没什么意义。对青年教师来说,首先要把握提问的时机,其次是要掌控问题的方向。一般来说,在一节优质课中,教师的教学智慧必然体现在这两方面。缺乏经验的教师不是提问太早,就是对学生的回答肯定或否定都过于草率。在初中教学中,此类问题暴露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陈顺富 《吉林教育》2008,(16):85-86
在传统的地理课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解答问题,不可否认,教师的提问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教师提问却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课文的已知与未知和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并不尽相同,如果教师所提的是学生所熟知的或超过了学生的认  相似文献   

10.
梁俊飞 《中学文科》2009,(18):75-75
学生不会提问题,究其原因,与教师不会提问或不善于提问有关。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倡导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因此问题教学法也得到不少教师的重视,即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问答形式来组织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很多师生的问答都是假的,因为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教师对学生“对不对啊”、“好不好啊”之类的提问,问题过浅、无需思考的提问,题意笼统、题目过大的提问等等。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灵活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现代教育强调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角色,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所提的问题要具有诱导性和引导性,以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行列中,并在思考和探究的同时进一步吸收和消化所学知识,不断完善其知识体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应当提前设计好课堂上需要提问的问题,让学生收获成就感与自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反应了教育观的进步,但深入中小学的课堂便会发现,学生在具备较好的问题意识的同时,却缺少较高的提问能力,表现出所提问题质量不高的现象。因此,在从能提问走向会提问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区分学生的真问题和假问题,帮助学生确立起好问题的标准,帮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把所提问题明确化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提问训练。  相似文献   

13.
陈宗福 《政治课教学》2002,(4):47-47,48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创设心理安全环境,让学生大胆提问 学生不敢提问是当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从学生中了解到,他们在课堂上不敢提问是因为有心理顾虑。许多学生担心:我提的问题如果是错误的或别人都懂的,同学会不会讥笑我?我提的问题如果不是今天新课的重点,老师会批评吗?因此,要使学生敢于提问、大胆地提问,首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如对大胆提  相似文献   

14.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问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1)在教学上引导学生提问;(2)在课堂实验中找问题;(3)在生活中找问题;(4)在想象中提问题。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主宰课堂,将学生放在被动考问的位置上,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还有的是不善于提问题。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见异求疑,在提问中寻求真理,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6.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问的主动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活跃,教学更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一、启问所谓启问就是启发学生怎样发问。这一步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提出带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间长了也能使学生知道怎样发问———就是不能随便提问题 ,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 ,要有价值。所以教师在新课改中要给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 ,让学生之间提问或学生向老师提问 ,做到每事多问 ,每题多问 ,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就知道怎样发问了。二、自问所谓“自问”是指学生自己学习或做事时向自己发问。古人曰 :…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学习技巧。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所提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提问就更具艺术性,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让学生很轻松老师所提问题。学生根据老师提的问题思路,去课本中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既轻松,又有很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余映潮老师说:"在阅读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奇妙而又陌生的知识海洋中思索、寻求,从而不断地活跃思维,开拓思维,积极思考。那些肤浅、平庸的提问,零敲碎打、毫无联系的提问,单调、陈旧的提问,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浪费教学时间。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所提的问题,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力度,要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课堂提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而 ,我在质疑教学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到 :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 ,恰恰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师分析学生所提问题并对其做一番切中肯綮、恰到好处的评议 ,是对学生积极思维的最好鼓励 ,也是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的最好体现。因此 ,教师在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 ,还必须做好提问评议。提问评议具有两方面的功能 :第一 ,提问评议能够鼓励学生多问 ,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或直接回答 ,或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