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提起汉光武帝刘秀,大家知道他是东汉王朝的建立者。《辞海》中介绍:刘秀是“西汉皇族”,“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中国历代帝王录》中介绍:刘秀是汉“高祖九世孙”。近读《汉书》和《后汉书》,发现刘秀的祖父出生在湖南;刘秀的曾祖父则出生在湖南宁远并且终生在湖南活动;刘秀的高祖出生在湖南长沙而安葬在湖南宁远,其墓地至今犹存;刘秀的太祖也是终生活动在湖南的。正因为刘秀的祖父以上四代人在湖南生活100多年,所以,刘秀的祖籍是湖南。现将这些史料整理出来,以飨读者。为了说清刘秀是“西汉皇族”、“高祖九世孙”,特别是为了说清刘秀的祖籍是湖南,我们得从刘邦开始讲起。  相似文献   

2.
关于西汉衡山太子刘爽获罪原因,《史记》与《汉书》记载不同。研究这一问题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亲亲相隐”制度,认识汉代“不道”与“不孝”的关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楚越文化的一个分支——梅山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说的梅山文化,是指湖南省古代“梅山峒蛮”的文化。被史学家称之为“梅山峒蛮”的这一支古代民族,大致生活在洞庭湖南岸的湘中地区,地域大致包括了今日湖南的益阳、宁乡、湘乡、双峰、安化、新化、娄底、隆回、洞口等县。 “梅山峒蛮”的主体民族是古代的越族,据明人区大任《百越先贤志》载:“越王无疆为楚所败,其子孙遁江南、海上。周赧王时,有自立为王者”,文中所谓“江南”,在当时一般  相似文献   

4.
南岳史略     
南岳衡山,是我国古代五岳之一。我国最早记载南岳的专志,即六朝刘宋徐灵期编著的《南岳记》说:“(南岳)山有七十二峰,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这就是说,南岳南起衡阳市南的回雁峰,北至长沙市西的岳麓山。横衡在湖南中部的这座名山,它的奇伟风光是举世共知的。但是它所蕴藉的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学遗产、盛极一时的学术与宗教,长期以来却湮没不彰。本文拟对此作些考察,以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5.
哭笑在古代和现代都应该是常用字,奇怪的是,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中都没有“哭”与“笑”。许慎《说文解字》9353个篆字中,没有“笑”,但是有“哭”的小篆,并且还是部首。《说文》的解释是:“哭(本为小篆),哀声也。从(?)(xuan),狱省声。”《说文》的“从”是形旁,表义的;“声”是声旁,表音的。省声  相似文献   

6.
“象”,作为中国古代先哲整体地、形象地把握和反映世界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我国古代艺术论的基因。《周易》“立象尽意”说关于“象”的独特性质和功能的见解,无论是从易文化对于我们民族审美心理的孕育,还是对古代抒情艺术的发育成长,其意义都不能低估。因而,今天我们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论时,它理所当然地引超人们重视。但是,易象是什么?它和艺术形象之间关系如何?目前看法不一,意见还有分歧,这会造成艺术理论上的混乱。为了清楚地说明它们的关系和影响,只有回到问题本身:易象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学习的索取—建构性行为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论学习观研究学习是动物和人生活中大量实现着的行为;从古至今,思想家们对学习都有程度不同的研究。我国古代典籍从学习的经验出发,对之有直观的描述。《广雅·释诂三》:“学,效也。”《玉篇·子部》:“学,受教也。”《字汇·子部》:“学,受教传业也。”对于学的同义词“效”,古代典籍也有经验的解释。《说文·部》:“效,象也。”段玉裁注:“象当作像,(人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常这样说:“在我国古代文史不分家”。其实在古代文与史还是分家的,只是没有象现在这样严格罢了。如《诗经》、《楚辞》是文,《左传》、《史记》属史。所谓不分家,是指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往往是文中有史,史中涵文。《诗经》是我国古代第  相似文献   

9.
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古代的管理实践和思想,源头在中国。日本研究人事管理的铃木博教授说,“现代管理科学中人事管理的许多原理,几乎都可以从中国历史上找到根据。”日本的另一学者村山孚认为,“提高日本管理水平的支柱有二,一是美国的科学管理,二是中国的古代管理”,“人的管理是最难的,而对人的管理最有研究的要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正因为如此,日本把中国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西游记》列为日本企业家的“三必读”。美国著名管理学者乔治也提出,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专家,不读《孙子兵法》是不成的。而对于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来说,对此不是了解得太多,而是研究得太少。认真发掘中国古代人事管理这份遗产,对于提高民族自信心,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事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贝”是《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下称《说文》)第六卷下篇的一个部首.《说文》对“贝”字的说解是:“海介虫也.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这段话除了说明“贝”字的意义和造字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概述了在我国“贝”用作古代货币的兴衰历史,是考察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的珍贵资料之一.对于“海介虫”,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介虫之生于海者.”贝是生活于江河湖海并长有坚硬甲壳的软体动物之总称,如蛤、螺、蚌之类.贝在《尚书·禹贡》、《尔雅·释鱼》等上古典籍中屡见记载.  相似文献   

11.
高四册《左忠毅公逸事》一文中有“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一句,教参译为“我的同族的老前辈字涂山的,是左公的外甥”。查《辞海》“甥馆”条,先引《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接着写:“古代称妻父为外舅,称婿为甥。”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对“舜尚(“尚”,(?)伯峻注:同“上”。以匹夫而晋谒天子,古文云“上”。)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一句的翻译是:  相似文献   

12.
在文艺欣赏活动中,一般来说,了解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要真正地品其味,就不那么容易了。吴桥在《围炉诗话》中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古代文论家常常说,明诗义易,辩诗味难。也就是说,优秀  相似文献   

13.
一些老师集体评卷时,对“刑”是否为形声字颇有争议。其实,刑跟形、邢、研一样,都是形声字,声旁是“开”,形旁是余下的另一部分,这是不应该有什么异议的。《说文解字》对它们的解析就分别是:“从刀,(?)声”;从彡,(?)声”;“从邑,(?)声”;“从石,(?)声”,它们原来的字形也就分别是(?),(?),(?),(?)。只是一当“(?)”演化成“开”,误会也便产生了。  相似文献   

14.
《诗》在孔子之前已经结集成书,广为流传于春秋前中期的上层社会.而对于它的品评——《诗》说,也陆续相续问世.考察古代典籍得出,先孔时代已经出现了“献诗”说、“记物”说、“义府”说、“言志”说、“断章”说、“合意”说、“观乐”说等七种《诗》说.这些品评概有所主,各有所因,其立说角度不一,旨趣归属不同,而于中国古代诗学之意义则大致相伦.它们客观上揭示了《诗》之来源渠道、伦理内蕴、社会效用、缘作本意、歌乐关系等诸多重要问题,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先孔时代人们对于《诗》的认识、理解、鉴赏与运用,对于其后诞生的大思想家孔子的诗歌见解以及汉代儒生之《诗》论等,都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它们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研究及其体系建构的一项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莫虎 《神州学人》2002,(11):30-31
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衡阳,湘江中游西南岸。南岳衡山层峦迭嶂,气势磅礴,以优美的景色和历史悠久的佛道教文化著称于世,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岳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宋徽  相似文献   

16.
“吻”是一个多音多义字,义与呼吸有关时,历代注家都认为是“呼气”义,比如:《玉篇》:“(?),嘘,吹之也。”《汉书·王褒传》:“(?)嘘呼吸如侨松。”注:颜师古曰,(?)嘘,皆张口出气也。”《辞源》:“(?),吐出。”《中文大辞典》:“张口出气也。”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六国论》中“六国互丧”一句,课本注释为:“彼此(都)灭亡。”这样解释,容易使人误解,六国不是为秦远交近攻,各个击破,而是自相攻伐,同归于尽。这显然与历史事实和作者原意大相径庭。按“互”亦作“(?)”,《说文通训定声》:“(?)”,所以纤绳也,从竹,象形。中象人手所推握,或省竹。”《广雅·释器》:“(?),谓之(?)。”王念孙《疏证》:“说文,(?)可以收绳也。(?),纺车也。纺  相似文献   

18.
对于我国古代诗家词人在追求意境这一审美目标中注重“炼字”的问題,历来论述不少,且有很多高论。尽管如此,也还想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古人常把“吟安一字”当作诗词“工拙”的关鍵。《苕溪渔隐丛话》说得很有趣:“诗句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这个点铁成金的灵丹,自然是指点睛之笔,也就是在意境之“眼”上炼字。《诗人玉屑》说:“古人炼字,只于眼上炼”,《诗法家数》也说:“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正是此谓也。  相似文献   

19.
“州”,是中国古代的民户编制。《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记:一百家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一州计二千五百家,也有一万家为州说。“州”,还是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辖境大小随时代而不同。西汉三  相似文献   

20.
人们一般认为“字典”之名是《康熙字典》首次使用的。刘叶秋在《中国字典史略》中说:“以‘字典’为书名的,《康熙字典》是第一个”。钱剑夫在《中国古代字典辞典概论》中开卷第一句就说:“字典这个名称是清代《康熙字典》最初使用的”。赵振铎在《古代辞书史话》中说:辞书命名为‘字典’的,就现有的材料看,当推《康熙字典》。”戴镏龄在《字典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