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现行统一高中《中国古代史》在《秦朝的统治》一课中这样表述:“……经济方面。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这里提出了秦朝田租的征收标准。按其表述根据史实,我们应怎么理解呢?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 ,将第 12课的课题标为 :“秦始皇统一六国。”一些论著也有这样的提法。我认为这种提法不够确切。秦朝是在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朝未建立前 ,秦国的国君同“战国七雄”的其他六国一样 ,均称王。公元前2 46年 ,秦庄襄王死 ,嬴政即位为秦王。秦国经“商鞅变法”到战国后期 ,其军事和经济力量都超过了其他六国 ,具备了统一中国的条件。嬴政即位后 ,顺应历史发展 ,加紧了兼并六国以实现海内统一。从公元前 2 30年到公元前 2 2 1年 ,经过10年大规模的征战 ,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变局,秦统一向来备受关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叙述了秦统一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课的"历史纵横"栏目在论述"秦朝的政治危机"时,编写者举出了两个例证:一是秦始皇出巡途中险些被铁锤击杀,二是陨石上被刻写"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政治预言。如果注意到这两个事件均发生于统一国家的东方,便可以推知,所谓"秦朝的政治危机",实际上主要来自六国故地。而政治危机的存在表明,六国民众不愿接纳秦的统治,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认真研读了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发现新课标在很多方面是针对200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旧课标)存在的问题和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的,而这些问题也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而感到困惑的。新课标是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学的"指路明灯",笔者将其理念付诸教学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笔者于去年在南京市第一中学面向全市初中历史教师开设的一节市级研讨课《大一统的汉朝》为例,来讲述之。一、教材分析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时代,秦朝为开端,汉朝推向高峰,尤以汉武帝时期的汉朝为代表,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等方面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  相似文献   

5.
如何真正做到历史、逻辑、思想教育的统一,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难点所在。要突破难点,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努力做到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的统一。其中,融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为一体,是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必备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融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为一体是关键;历史知识、思想性、学术性三者是“一体两翼”的关系。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教学与科研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等三个方面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部分提示未“提示”课前设有引导学生学习的“提示” ,体现了现代教学论思想 ,然而有些提示虽然语言颇有特色 ,但提出的问题大而难 ,也就难以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如《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 2课《秦始皇统一六国》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 :长平之战、秦灭六国的时间及意义、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的都城和疆域等。而课前提示是这样写的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你一定很想知道 :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究竟有什么贡献 ?怎样评价他的功过 ?匈奴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作为对中国历史发展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割据的混战局面,变分封制为郡县制,是历史上真正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创制的封建政治体制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和完善,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被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李贽盛赞为“千古英雄”、“千古一帝”。然而,秦始皇功大过亦大,他在位期间穷凶极奢,赋敛无度;严刑酷法,滥杀无辜;焚书坑儒,摧残文化,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也导致秦朝统一后仅仅十几年就迅速败亡。秦朝的兴盛、统一与灭亡,都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启迪。千百年来,研究秦始皇及秦朝政治的文章、专著不胜枚举,多如牛毛,但是,历史学的魅力就在于:不同时代总是能够赋予研究对象以新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高中历史必须《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人教版)一课,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历史Ⅰ》所列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编写的。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历史》必修在第二课“学习延伸”中提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撑柱!”是吟咏长城的秦朝民歌。这首诗是“吟咏长城的秦朝民歌”还是“吟咏秦朝长城的民歌”,我觉得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0.
<正>“据史读图”,即“把教材文字叙述中涉及地理分布的内容落实到地图上,能准确地再认再现其空间位置。”[1]据史读图是历史教学中一种常见的研习方法,在利用方位图明确疆域四至、行政区划及辖区范围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材中,除文本叙述外,有众多的形势图、示意图、分布图等,这就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据史读图”提供了大量的实用素材。在部编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上第9课《秦统一六国》中有一幅图片《秦朝形势图》,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分析“东汉的兴衰”一课属于主题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三单元,上承本单元“秦朝与西汉大一统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二课,下启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处于关键地位。因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立为:将东汉的兴衰置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发展历程中重新审视,同时通过对光武中兴的表现及东汉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豪强士族与君主关系演变的梳理,引导学生思考东汉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221年,秦工赢政最后灭掉齐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政治大统一。然而由于相对落后的秦文化不能满足新建统一王朝的需求,由于历史修久、内涵存厚的齐文化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极大的适应性,所以 文化并未伴随齐国有的来灭亡而消弭,相反,却在尚未实行文化专帛珠前期秦朝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阴阳五行学说、封禅说、稷下学等对秦朝的影响文化。秦朝后期发生的“焚书”“坑儒”两大事件  相似文献   

13.
初中历史教科书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中这样讲秦朝的疆域 :“东到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 ,南到南海。”同时 ,课本所配《秦朝疆域图》两处提及南海地名 :一是秦朝设立的南海郡 ;一是中国南部海域南海。那么课文中涉及疆域的南海是何指呢 ?查《辞海·历史地理分册》[南海 ]条 :“秦置南海郡 ,海疆实临南海 ;西汉后东海方位既别有定域 ,南海名称才用以专指今南海。”由此可知 ,教材中提及的秦南端疆域之南海当为南海郡。加之 ,远古时代人们没有“海权”概念 ,很少把海域纳入自己的版图范围 ,因而教材中的“南海”当为“南海郡”无疑。…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自然第三册第七课,名曰《小车》,实际上只要求学生知道轮子有什么作用,然后自己动手给木块或纸盒安上四个轮子,做一个玩具“小车”。至于了解车是怎样逐渐进步、各种各样的车和它们的用途,是第八课的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内容要掌握有度。 本课教材的编写是从“使用小车有什么好处”引入的,课本上的三幅图对“好处”作了形象的、对比的说明。本课需要指导儿童获得的认识是:小车可以  相似文献   

15.
现行统一高中《中国古代史》在《秦朝的统治》一课中这样表述:“……经济方面。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这里提出了秦朝田租的征收标准。按其表述根据史实,我们应怎么理解呢?春秋战国以来,随着以井田制为中心的土地所有制被废除,封建田赋制度逐渐确立起来。当时田赋征收有“税地”之说。《商君书·垦令》记载,“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以及《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可见当时把粟与土地作为田赋征收依据。高中课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一节也讲到: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是按土地的多少和好坏征  相似文献   

16.
一、案例背景 我曾经面向南京市玄武区全体历史教师开设一节公开课,课题足“伐无道,诛暴秦”。本课内容在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重点课。上承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建立,下启民富国强的西汉王朝,在教学内容中起衔接作用。教材讲述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设计思路统编版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从属于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经济特区建立、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实,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从大单元视角来看,本单元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之路。前一课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对外开放”一课实质上是这一体制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帝以其卓越的才能,顺应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灭六国,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君主专制大帝国.秦朝厉行法治,出现了一个整齐划一的新局面,把我国的封建社会推上更高的阶段,这无疑地是有其重大的历史意义的.但如果因为当时地主阶级是处在上升阶段,就说秦朝只有法治,而彻底“反儒”;只有革新精神,而忽视其保守、落后的一面,我认为这是不确切的.本文拟从当时儒学的地位和统治阶级的保守、落后倾向来论述这些问题.(一)关于儒学的地位问题.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直到秦朝统一中国,以至它的覆亡,都是法家思想占支配地位,不过,儒家思想并没有一概被摈弃.从儒家所处的政治地位来说,在吕不韦执政时期,儒家同其他各家各派一样,受到统治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包括秦、西汉、新、东汉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和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维护国家的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秦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秦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统治,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级中学《中国古代史》地图册第5页,关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货币插图部分的介绍中,秦朝统一货币半两钱印制为;而中学课本《中国古代史》第39页中,秦朝统一货币半两钱插图为,地图册上的图与课本上的不相符。笔者认为,地图册上的图是知识性错误。因为我国古代金属货币中,印制的文字顺序应从右向左识读,所以课本中的图是正确的,地图册上是错误的,建议再版时予以更正。地图册要与课本插图相符$山东省庆云县第一中学@陈吉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