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新教材《中国历史》第二册的内容,包括自581年隋朝建立到1644年明朝灭亡的历史。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特征来看,这1000多年的历史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隋唐时期、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朝时期。这三个阶段最重要的历史特点分别如下;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盛世”。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封建经济和文化持续向前发展;从政治格局看,由辽宋金的并立和对峙,走向元朝的大统一;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民族的融合得到  相似文献   

2.
申超 《贵州教育》2023,(1):29-31
“三新”背景下,历史学科培养学生时空观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通过整理国内外关于培养学生时空观的研究现状,结合部编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希望能通过课堂教学,以点带面,组织引导学生构建科学的时空框架,逐步提升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策略实践,培养学生时空观。  相似文献   

3.
2019年10月23日,在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办的统编教材教学展示系列活动中,笔者执教了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本课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四目。前三目讲述经济(第三目涉及文化),后一目讲社会变化,内容较为庞杂,且经济与社会两部分又相对独立,凝练一个统摄整节课的教学立意就成为了教学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更好地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价值观,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整合教科书素材,确定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沉浸式引导学生体悟历史,探究历史,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扎实探索、设计、落实、完善“大单元”情境下的教学设计,就成为教学的基石。笔者以《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为例,尝试探索历史学科情境教学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统编教材的编纂特点决定了一线教师必须整合思考一个单元甚至多个单元内容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单课教学有设计思路。[1]笔者依据实践和思考,对“辽夏金元的统治”的历史教学的设计,有一定的心得,希冀抛砖引玉。[2]一、单元历史大线索和多视角思考基于历史逻辑和教学逻辑,为厘清本单元的大线索,我主要是以天、地、人三大篇幅来理解本单元的辽宋夏金元历史,并从多视角切入认识历史和思考教学。  相似文献   

6.
<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历史上比较特别的时期,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社会习俗方面,都在静悄悄的进行蜕变。众所周知,当中华民族多元汇聚为一体之时,它强大的内驱力会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狂风暴雨般的巨变。下面就以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谈谈当时的“变”。  相似文献   

7.
<正>高中历史统编版教科书中出现两处关于南北分卷考试的表述,第一处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所描述“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第二处为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历史纵横”所描述“明朝为了保证科举能选拔出不同地域的优秀人才,从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卷”。本文通过对宋明两朝南北卷制度形成的梳理,以理解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推广使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规定,高中历史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以下简称《纲要<上>》)中蕴含较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能有效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本文以《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课为例,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策略,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蔡秀花 《辅导员》2015,(9):35-36
案例描述:《叶的组成》是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第三册《植物的叶和茎》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共有四课,分别是《叶的组成》《各种各样的叶》《茎的组成》和《各种各样的茎》。从教学内容的顺序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想通过先学习“叶”,来为学习“茎”奠定基础。但是,这样的教学顺序真的合适吗?当第一次接触第三册这一单元时,我当时也是理所当然地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安排,先讲“叶”,之后讲“茎”。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当我以菊花为范例让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学设计思路“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第四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教科书内容分为“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四个子目,基本涉及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各方面成就。从大的时间段来说,这节课主要分成两大阶段,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是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11.
王建云 《天津教育》2023,(35):59-61
<正>任务驱动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是驱动历史教学走向深处的必然选择。围绕具体任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逐一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本文围绕部编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属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即“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通过对北宋政治、两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对峙,学生对两宋的整体印象可以概括为“积贫积弱”。但是,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设计思路统编版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从属于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经济特区建立、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史实,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对世界的重要影响”。从大单元视角来看,本单元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之路。前一课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对外开放”一课实质上是这一体制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现行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五册选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 ,文章在描绘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时写道 :“衔远山 ,吞长江。”对此句中的“长江”一词 ,课文未注释 ,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亦未解释。很显然 ,其均将“长江”理解为一专有名词 ,即今天的“长江”。这样理解其实不妥。其一 ,《中国历史地图集·辽宋夏金元册》(地图出版社 ,谭其骧主编 )上标明宋时的“长江”为“大江”。又《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在“北宋政区形势图”上只标出“大江”。这表明 ,北宋时期尚未专称“大江”为“长江” ,古今地理概念不尽相同 ,不能等同。其二 ,从句…  相似文献   

14.
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社会》第3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我国的地形》中,介绍了祖国地形的三个主要特征。其中在讲我国地形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这一特征时,教科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数法,与我们平时数台阶的习惯有什么不同?”编者的意图不言而喻,当然是为了帮助学生记忆。但我在教学中发现,这样的提示不仅没有帮助学生搞清三级阶梯的正确顺序,而且混淆了“三级阶梯”与楼梯台阶的数法。经过仔细琢磨,我感到“三级阶梯示意图”(见下图)  相似文献   

15.
儒学的发展具有开放性,从产生到今天,先后经历了先秦、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宋夏金元、五四前后等四次比较大的变革,导致了中国范围内、亚洲范围内、世界范围内三次比较大的融合。儒学发展到今天,进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但它融合的历史并没有结束,仍然在创新中发展,发展中创新。  相似文献   

16.
1858年,清朝与沙皇俄国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沙俄通过此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个条约为中俄《ài珲条约》。关于“ài”的写法,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三册上写作“爱”,如第55页...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彩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有三幅敦煌莫高窟塑像图片:一是封面的背景图(图1),二是第一单元彩页的“敦煌莫高窟内的彩塑”图片(图2),三是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导入框(第38页)中的“莫高窟唐代塑像”图片(图3)。  相似文献   

18.
《三顾茅庐》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讲刘备三次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上课伊始,学生就对课题质疑:“三顾茅庐”的“三”是“第三次”,还是“三次”的意思?  相似文献   

19.
一、设计思路统编版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是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第三课,教学内容有"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四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探究总是以问题开始,而又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得以延续。问题链就是将教材上的知识转换成具有逻辑性的一系列问题,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从而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和社会”为例,探讨问题链的设计思路、主要类型以及课堂实施,以期为问题链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提供实践参考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