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藏传统歌舞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顺应西藏歌舞本身时代发展性要求,是时代赋予我们保护传承创新西藏传统歌舞的责任,也是落实国家三级课程建设政策的需要,是以不同的视野内容和形式统一于国家的教育目的,统一于党的教育方针。西藏传统歌舞校本课程开发以传承本土文化、发展本土文化、传播本土文化为原则,积极利用本土资源开发特色课程,激发教师主体作用,保持课程开放性、灵活性与适应性。西藏传统歌舞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流程为调查评估、申报、审核、培训、实施、评价等环节。  相似文献   

2.
邹燕 《江苏教育》2022,(63):61-63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该基于学生劳动素养提升的目标,设计指向五育融合的班本课程。班主任通过“劳动+育人”课程的设计,形成课程定位与原则,明确目标与内容;抓住时事热点,开发主题课程;汇入多方资源,推广榜样学习;定制幸福班级岗位,建设班级制度;通过班内两级评价,班外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方文化是国家课程实施的重要补充资源,也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然而我国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并不乐观。本文在调查中西部某省语文教师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要深化教师的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形成开发序列,利用多种渠道来提高教师地方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有效整合国家课程与地方文化课程资源,依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来增强教师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对课程的多样化需求以及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基础。推进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努力寻求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合理利用传统优势资源,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奠定国民精神的“根底”;开发形式多样的语文校本课程,满足学习个体的不同发展需要;努力创设和谐发展的空间,提供必要的时间与制度保障,让课程充满生命的张力。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表现出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不熟悉、课程资源意识不强及开发能力弱、主要以艺术类课程资源开发为主、各方的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转变这一局面需要教师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提高课程开发能力,拓宽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渠道,寻求政府、学校和家长的广泛支持等.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在课程构建过程中,开始重视本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章试从生活教育理念出发,联系"布艺"园本课程的构建实践,尝试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阐述如何在园本课程构建过程中厘清核心价值取向、厘清资源与幼儿学习的契合点、厘清行动推进的实施路径、厘清评价载体的操作,从而为教师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地域文化资源课程化对于新时代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审美视角看,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地域文化资源课程化还存在着课程审美价值不突出、审美内涵不丰富、审美形式不契合等问题。为此,要注重对地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审美建构,凸显审美价值,提升审美内涵,完善审美评价等,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8.
将传统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并建构起幼儿园传统游戏课程是当前幼儿园课程编制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思路。在传统游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同时,幼儿园传统游戏课程在实践中仍存在教育性超载、遭遇现代文明冲击、缺乏资源开发与文化价值挖掘等困境。以后现代课程观为理论视角进行审视,传统游戏具有还原游戏本体功能、促进幼儿能力的自我建构、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等多重价值。基于后现代课程观,幼儿园传统游戏课程的建构应在价值观上避免教育功利思想,在内容上注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开发游戏资源,在课程实施上应更多地关注课程的回归性,发掘游戏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邓华  杨璐 《教育与职业》2023,(14):103-107
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是其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丰富德育内容、增强文化自信,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回归教育本真、倡导“全人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定位不明、育人目标不精、教学方法不新、教学资源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其课程建设应明确课程定位,跨越学科藩篱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精准育人目标,明晰基于学段进阶式教育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成长的生态文明教育手段;优化课程资源,构建基于视点的分层递进教育模式;创新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形成的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基地课程开发是在对学校、基地、社区等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科学的评估的基础上,将课程开发活动置于基地所能凭借的课程资源上,从而突破单一狭隘的传统教学模式.农村中小学进行劳动教育基地的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既能够提高基地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又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蕴藏在基地、社会和自然中的课程资源,以基地特色产品、产业、文化等为依托,多维度进行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把基地内外各种环境资源整合起来,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开发小学排球校本课程要明确排球校本课程开发理念;丰富校本课程排球文化内容;普及排球运动技术;设计各年级段内容;设计排球校本课程评价内容,不断创新排球教育理念,在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运用过程中彰显排球运动魅力。本文从理念到实践,对开发小学排球校本课程的措施与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幼儿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传承弘扬与创新民族民间文化和构建特色园本课程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等多种价值。但其本体价值只能是幼儿当下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要充分实现幼儿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本体价值,就必须在幼儿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的确立、内容的筛选,开发利用方法策略的选择及评价等诸方面予以体现。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的今天,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班级文化是一种有待进一步发掘的隐性课程资源,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其在德、智、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优化并建设班级文化,切实发挥这一隐性课程资源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程资源既是科学课程体系的载体.也是科学课程实施的媒介.新课程教育理念下,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服务于科学课程目标的实施.有效开发与利用初中科学课程资源的探索内容包括:实验室资源的再开发与利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师生人力资源建设;学校、家庭、社区资源结合;运用网络资源,服务科学教学等.  相似文献   

15.
核心素养规约着学校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法,也为馆校合作的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视角。核心素养和馆校合作的适切性缘于对"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诉求的共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领域准确地表征了馆校合作课程资源的内涵,并从工具性价值、个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三个维度,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向度。首先,利用叙事、体验和空间开发课程的"文化基础"资源;其次,利用展品的"留白"、数字化资源和场馆的生命关怀开发课程的"自主发展"资源;最后,利用主题展览与社会服务的结合、纵横双维的多元文化比较与理解以及场馆开展的创客教育开发课程的"社会参与"资源。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要“分学科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国家课程教材实施细则”,可见,分学科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条路径,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或学校已经或准备开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因而有必要研制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它不仅有助于框定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结构、完善有关课程体系,还有助于该课程的实施及其效果的评价。其研制策略包括:明确理念与目标,设计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遵循逻辑体系,以及从内容与能力两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了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进行课程信息化的教学设计与开发工作,从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等方面探讨该课程信息化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8.
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实现学科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语文学科的课程教学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但由于传统语文课程忽视了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致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不应该有的呆板、尴尬局面。要还语文教育生动、鲜活、实用的本来面目,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就必须注重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在品德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受到越来越多品德教师的热爱与关注。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我们重点应该关注:一、资源开发框架构思是否科学合理;二、资源选择与运用是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效性;三、资源开发内容是否具有可拓展性。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品德课程的资源开发,评价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当然是应该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乡土课程,是以具有“乡土特征”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建构的地方性质的课程,是对青少年进行乡土教育的重要载体。乡土课程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地方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动力支持,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课程基地,是“五育”融合育人的重要课程行动。本研究以山东省P市乡土课程的调研为行动始点,在组建课程开发团队与乡土课程资源的收集、筛选、整理的过程中,以乡土课程标准制定、特色乡土教材的开发以及配套资源库建设为重点,进行了乡土课程开发的实践行动。并对当下课程实施、课程协调、课程评价、课程指向和乡土教育价值等乡土课程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