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煜 《编辑之友》2023,(11):83-89
作为媒介实践的跨媒介叙事在文本阐释传统之下已难以延展出新的知识增量,而来自媒介的物质性研究则凭借着对媒介的再发现以及其所串接起的众多理论资源,为走向媒介中心的跨媒介叙事研究制定了新的解读框架与核心议题:作为文本行动、社会行动以及感知行动的跨媒介叙事。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跨媒介叙事不只是满足特定需要的内容产出模式,还包括与技术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文化生产范式,其应拥有更为完整且开放的知识体系,同时涵盖深刻的社会意涵。  相似文献   

2.
郑钲 《传媒观察》2022,(2):75-80
以媒介为主导,观照"文化、技术和传播"的学术研究在西方学界和中国学界已然蔚为大观,且目前正进一步从传播学领域辐射到更广阔的其他学科领域。依托于麦克卢汉的研究,当代剧场作品《理解媒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剧场视角,观众与演员共同在历时性的演出中动态生成了一次理解媒介的尝试。本文主要分析了以剧场的方式"理解媒介"与麦克卢汉原著的关联所在,描述与分析剧场作品的实际呈现,最后阐明上演本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红梅 《今传媒》2020,(4):78-80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问世的媒介延伸理论专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不仅奠定了媒介在理论上的全新定位,还极其富有预见性地以超现代化的视野重构了媒介的属性和类型。在新媒体时代,麦克卢汉理论的重要性尤为凸显,转变媒介认识、重新理解媒介是做好传媒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技术的使用在美国媒体的发展历程中对媒体内容的重要影响,并将这种影响归结为媒介的四次革命。  相似文献   

5.
杨艳 《声屏世界》2021,(4):81-82
丹麦学者克劳斯·布鲁恩·延森所著的《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一书从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三个维度对媒介融合及其社会意义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思想史中的传播与实用主义、媒介物质、媒介意涵、媒介制度与媒介的框架分析了媒介融合的历史与未来.不同于当下的有关媒介融合的传统路径分析传播与媒介,延森为传播...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快速流变的数字化和媒介化社会中,“媒介”逐渐成为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媒介理论研究也成为了传播研究这10年最重要的领域之一。10年来,围绕媒介本体的重新定义、物质性研究、媒介化理论、媒介与身体以及媒介理论的其他分支方向,学者们展开了富有想象力但缺少共识的讨论。尽管新理论、新概念和新方法不断涌现,传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但媒介理论仍然需要更多经典的研究和深入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刘志杰 《中国编辑》2023,(Z1):37-41
智媒环境下,用户在线时长成为衡量媒介产业价值的重要指标,时间竞争在推动媒介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媒介内容的生产和传播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媒介产业对用户时间的“虚耗”和“霸占”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编辑要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把关人的作用,担负起媒介内容时间优化的新使命,做好媒介内容与用户时间的适配优化,构建媒介内容的时间评价指标,平衡改进算法的传播分配机制,扭转媒介内容收割用户时间的错误发展倾向,推动媒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增强现实媒介在出版应用中的逐步深入,它对传统出版的颠覆性影响已初显端倪.本文以媒介进化理论为基础,全面考证增强现实媒介的历史进化过程,提出增强现实媒介对出版内容实现了共同创造、融媒体表达和跨空间呈现的表现方式,这种改变必然赋予出版新的内涵和生命.  相似文献   

9.
徐皞亮 《新闻界》2023,(3):86-96
对于现代人而言,媒介不仅介入和影响了时间的感知和使用经验,也在建构日常生活的意义上改变了时间的性质。伊尼斯作为较早关注到传播媒介本身的西方学者,也率先从媒介的物质性视角看待时间问题。他的时空偏向理论从宏观的、知识运输的层面为我们把握媒介、人与时间的关系提供了路径。如果说伊尼斯开创了“媒介-时间”研究的结构主义先河,那么在他之后的基特勒,则打开了这一研究的后结构主义大门。他以数据处理的可能性重新阐释媒介与时间的关系,并突破性地提出了“时间轴操纵”理论,由此“媒介-时间”研究进入微观层面。本文在比较视野的观照下,探究了伊尼斯与基特勒“媒介-时间”观的异同性,并表明二者为推进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所做出的理论贡献,为数字时代人们正确处理媒介与时间的关系提供思想参考。  相似文献   

10.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麦克卢汉最重要的著作,传播学界将之作为经典理论反复评读,其主要观点在互联网时代更是深入人心.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阅读该书.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9,(1):71-78
传播的非物质性是传播学研究的主导性本体论基础,即认为传播是建立在人类认知、思想、语言和象征等基础上的文本性的、精神性的、非物质性的活动。近年来,随着数字时代技术、空间、身体等问题不断受到传播学界的重视,传播的物质性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其中,媒介理论以一种区别于主流传播学研究的视角审视和讨论传播的物质性问题,试图扭转传播学的文本中心主义倾向。在媒介理论的视野中,媒介并非只是指向内容、机构以及形塑这些的社会力量,而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中介物,在技术条件上提供了跨越时空的联结性,开启了人类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意识,建构了人的主体性意识,并成为形塑日常生活场景与文化实践形式的物质性动力源。  相似文献   

12.
孙高洁 《东南传播》2021,(12):74-76
以德布雷的媒介学理论对当代美国女权运动和#Metoo运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前者的主导媒介为印刷媒介,出版社、女权组织与印刷技术配合,为运动前的女权思想扩散奠定基础,并在运动中为参与者建构起精神交往的空间;后者的主导媒介是数字媒介,个体用户与新媒介技术的互动形塑了运动的开端,并成为运动行进的基本方式.媒介的演进为女权运动带来如下变化:技术从辅助工具成为基础设施,组织机构式微的同时个体的行动力在不断提升,运动整体的媒介化程度加深.这些变化为当代的#Metoo运动带来机遇,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求助既是常态化的社会行为,也是非常态化的个体行动,呈现了弱势一方的他者与外界的多重联系,而在这一交往情境中,媒介形塑力与主体性之间呈现着怎样的互动?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并借助Nvivo12工具进行编码与词频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求助媒介的演化与新生既是技术自主性的体现,又是外界行动者经协商互动后保护他者以维系整体生存与发展态势的客观结果。一方面,求助行为因媒介而变,经历了“在世存有”“乱象割裂”与“整合再生”的三重变迁。另一方面,求助媒介也因求助实践而延展,一是存在着反向进化的趋势,二是物质性层面的“创造-召唤-生成”过程,三是从媒介应用的“最初理解”出现了反思性修正。  相似文献   

14.
孙萍 《国际新闻界》2020,(11):39-53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传播研究过于关注虚拟层面的媒介传输,却忽视了背后物理性的基础设施和政治经济景观。文章试图跳出传播功能主义视角,来论证媒介在何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一种研究方法并展现传播的物质性特征。本文以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送餐员及其电动车的使用为例,通过田野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电动车作为一种媒介如何展现物质的传输与交换、社会权力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以及政治话语的抗争与赋权。送餐员与电动车所建构的"人""物"关系凸显了中国数字劳动的形貌与内里,并影响着数字经济下的劳动政治和中国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5.
比较RDA与ISBD的内容和媒介类型,指出两者的内容类型/限定均在很大程度上源自《RDA/ONIX资源类型框架》,而《RDA中的内容与载体术语》中的"宽泛内容"构成了RDA内容类型的骨架;两者的媒介类型均依据《RDA/ONIX资源类型框架》的中介工具属性。后组式的ISBD内容形式/内容限定优于先组式的RDA内容类型。在内容部分还需要增加连续性资源的属性。对我国未来编目标准中的内容和媒介类型制订提出四点建议:选用通用术语,内容类型采用后组方式,增加"延伸"属性容纳连续性资源,出版界沟通协调。表4。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6.
陈华明  孙艺嘉 《现代传播》2022,(7):28-34+53
在我国现代考古学发展百年之际,考古遗存挖掘与保护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诸多突破,其价值利用与活化传播成为具有文化战略意义的重要命题。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考古遗存是特定社会历史情境下集文化内核于一体的物质性产物,是具有媒介属性的物。从本源、实体到互动,考古遗存的媒介存在形式分为自然性的、技术性的、关系性的三层。“物性本体”和“时空延续”是其核心功能,具体呈现为古时社会的基础设施、现代社会的文化结构和未来社会的映射与延伸。这种媒介力量的赋能源自人与物二元主体的互动交流及相互依存,通过“物的想象”完成文化基因的更新与活跃。  相似文献   

17.
曾伟坚 《今传媒》2012,(6):25-26
媒介公共关系对物质资源的管理体现在通过整合,实现物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提升媒介的竞争力。当前媒介公共关系资源整合主要体现在媒介报道资源整合、媒介集团化资源整合、新旧媒体资源整合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孙婧 《新闻界》2022,(12):75-90
本文对“媒介化”研究的基本共识——媒介的“去本质化”进行探讨,并以此为起点,对三种研究视角的分野——制度主义视角、社会建构视角、技术/物质视角进行梳理与分析。三者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对“媒介是什么”的不同解答。制度主义视角下,媒介被视为独立或半独立的社会制度,媒介化即媒介制度性地“他律”着其他社会机构或系统的过程;社会建构视角下,媒介是一种能够改变交流模式的情境,媒介化即人类通过媒介嵌入日常生活世界与建构现实的过程;在技术/物质视角下,媒介是一种基础设施,媒介化可以被视为一场运动,通过这场运动,媒介技术及相关技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实践与空间都变成要在物理/物质层面去适应媒介的存在。本文认为,中国语境下的媒介化研究可遵循两条主要路径:一是围绕三种视角的交叉融合本土化研究;二是围绕媒介化的研究困境与学术启发进行辩证性的考察,以期寻找我国传播学研究的主体性,积极回应传播学中的“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以何为王"的讨论趋于热烈,"内容为王"这一主流观点日益受到挑战,本文运用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理论,探讨媒介与内容的关系,指出争论的缺陷与局限,展望未来媒介与内容之间的新关系。  相似文献   

20.
媒介时间论——针对媒介时间观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关于时间的认知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媒介的过往研究中,时间也作为变量多次出现.随着人类社会从自然时间到钟表时间,再到媒介时间概念的提出,媒介时间的研究逐渐展开,它包括了电子媒介经营管理的时间研究和媒介时间之于社会影响研究两个主要方面.而在信息时代和消费时代的条件下,随着新兴媒介的涌现和媒介理论的深入.媒介时间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