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学既要服务于学生知识拓展与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又要服务于提高"升学率"的功利目标,作为新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的推动因素与实际载体,同时也是学生理论学习与价值认同的"诠释范本"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要素与有力推动。必须用体制来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用学术来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用实践来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学,从而为保障校本课程研发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体制前提、理性支撑和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的具体体现。本文中笔者对我校的"中华神韵"校本课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各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的关键是教学改革,路径是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开发符合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统筹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的关键是强化三个综合课程:一是文史哲与国际理解整合的PHIL课程;二是数学与科技整合的STEM课程;三是游戏与体美劳整合的GLAS课程。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利用区域资源,体现学校特色;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促进了教育的不均衡。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课程公平在教育公平中的价值,使课程公平逐步成为教育公平的关注重点,要加强地方课程建设,建立优质校本课程交流共享的机制,注重学校的课程统筹能力培养,加强课程微观制度设计研究,推进区域内的课程合作开发,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和必要的支撑系统,加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研发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所带来的风险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校本课程研发的风险主要源自研发主体课程素养的参差不齐、研发内容选择处理的主观率性、研发过程组织实施的缺标失范、研发质量评估保障的机制缺失。校本课程研发风险的防范应从组建有资质的专业团队、选编基于课标的学科资源、遵循项目化的标准管理以及建立全周期的保障体系入手。防范并化解校本课程研发所带来的各类风险,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课程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6.
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高中课改转型期的一个课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为学校和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面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撑和实验的平台。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宝珍 《天津教育》2014,(23):12-14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现有课程的一次重大改革,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校本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研发与利用又是校本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课程资源整合的必然性、课程资源开发的愿景、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的成效四个方面,谈一谈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当前,西方国家校本课程决策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在理念上,以学习为中心,强调个性化学习,强调知识学习与整体生活经验融通,关注校本课程决策的文化视角;在机制上,课程决策机制的整体框架和校本课程决策的内在机制都有变化;在方式上,注重课程统筹性的决策,注重课程补充上的决策,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上的决策。  相似文献   

9.
王刚 《考试周刊》2013,(2):99-100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此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平台。目前国内外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理论指导很多,但实践经验却很少。本文通过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进行讨论和反思,旨在发现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与不足,为高中英语教学及我校将来的英语校本课程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的开设与研发在课程改革之后成为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的热点。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校本课程研发尤其需要防微杜渐,有效规避课程研发风险。通过对浙江省内100所小学的校本课程现状调研可知,小学校本课程研发的风险问题归因于研发内容缺乏科学性、研发过程缺乏规范性、研发效果缺乏保障性三方面。规避校本课程研发风险的改进措施可以从基于课标选择课程内容、遵循项目化管理规范研发过程以及将CIPP评价方式融入课程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考虑,为校本课程研发提供价值参考,推动课程内容合理化、方向平衡化、结果有效化。  相似文献   

11.
瞿林 《教师》2020,(4):7-8
“三点半”课后服务在我国中小学的普遍开展,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了时间保障、经费支撑和师资队伍等资源的优化。“三点半”课后服务中,校本课程的发展面临着规划目标不明确、教师积极性不高、课程连贯性系统性有待提高等难题。“三点半”课后服务进一步促进校本课程发展需注重三点:学校课后管理需更为规范;教师开发课程需更为主动;校本课程开发设计需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12.
何栋 《天津教育》2020,(4):103-104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概念,是由师生根据学校"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共同参与研发的课程体系,具备自主性、适用性、地域性、特色性、实践性等特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推进教学改革、实现教学创新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针对小学数学校本课程的研发策略与实施途径展开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农村小学科学开发校本课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确保校本课程的实践价值是实现校本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可以有效凸显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特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大幅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削弱了校本课程的价值,磨灭了校本教材的研发功能。本文主要结合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价值,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希望可以加快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进度,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条件下,陕西省大多数小学均有不同程度的校本课程开发.相应的,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系统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机制;已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内容涉及面较窄、课程较少、类型单一,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主义;忽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多项能够促进陕西省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具体有:各校应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减少校本课程开发的盲目性,逐渐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发展多类型的丰富的拓展性课程,重视探究性课程的开发;在校际之间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共同体,在相对分工的基础上,合作研发校本课程;通过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技能与课程开发意识.  相似文献   

15.
课程是丰富学生生命体验、建构道德与审美、完善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建构校本德育课程是落实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文中通过以成语文化为题眼,打开校本德育课程的新视角;以学科统整为主线,探索校本德育课程的新模式;以人文环境为核心,打造校本德育课程的新空间;以创意活动为路径,推动校本德育课程的新体验;以家校协同为支撑,释放校本德育课程的新能量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以传统文化与国学为背景的校本德育课程学校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2):121-122
校本课程研发是当前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的主流趋势,是突出体育课程独有优势的主要路径所在。为此,全面培养小学体育教师校本课程研发能力就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为此,文章就在深入分析当前全面培养小学体育教师校本课程研发能力的缘由,以及小学体育教师校本课程研发能力培养的重点与难点的基础上,立足强调学校政策培训力度,力求广大教师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发挥校外团体与个人的辅助力量,培育教师资源利用与开发的能力;积极组织经验分享活动,全面促进教师课程建构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将实操性极强的培养方案做出明确论述。  相似文献   

17.
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不仅适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需要,也符合我们对学校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教育假定。校本化课程实施是课程实施本性上的二元特征决定的,也是新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校本化课程实施可以化解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推广"模式自身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为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校本化课程实施需要的条件包括:在国家层面上,国家课程要给校本化课程实施留下空间和余地;地方政府需要为学校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提供政策、资源和科研等的支持、扶持和协助;学校需要具备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蒋玉华 《化学教与学》2014,(1):53-54,6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文章结合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实例,从课程目标的合理性、课程资源的自觉性、研究过程的教育性和课程评价的发展性四个方面探讨了深化教师课程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如何放大校本课程效应的研究,提出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的效应扩大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技术运用能够推进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发与实施;二是信息技术可以支撑校本课程效应放大的细节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信息技术运用策略有运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平台,优化校本课程的展示形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图文制作软件,优化校本课程的核心环节的呈现方式,拓宽学生接受校本课程内容的通道,同时吸引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来.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材施教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课程开发、自主选课、评价、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是中小学校面临的新课题。我校采取在校园网中搭建“校本课程主题平台”的方法,为学校开展校本课程提供了一个网络支撑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