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篇小说“哦,香雪”是铁凝的一篇力作,写于八十年代。作者以一个与现代生活完全脱节的封闭而又贫穷的小山村——“台儿沟”为蓝本,以一条铁路线的贯通为契机,写出这些贫穷落后角落冲破了时代的樊篱,触动了现代意识的神经。小说集中描写了一群山村姑娘的“觉醒”,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主人公香雪。  相似文献   

2.
青春意味着成长,同时也意味着对自我的认知。这种自我认知是复杂的,既包含对自己内心的认识和体验,更是以多种外在关系为坐标,对自己存在的定位与评价,并由此确定自我的人生方向。在台儿沟的姑娘中,香雪无疑是自我意识最为明显的一个,也是对自我的定位和处境最为敏感、认识最为清楚的一个。火车来了,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但是,当姑娘们向火车涌去时,"只有香雪躲在后边,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喷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棵没根的小草。"人与机器是一个隐喻,在其背后有着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你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同十几户乡亲,掩藏在大山皱褶里。绿色的长龙擦着它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一分钟短暂的停留,搅乱了台儿沟的宁静。从前吃过晚饭就钻被窝的姑娘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晚饭后就梳妆打扮,然后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风  相似文献   

4.
<正>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被收录于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一单元,写的是名为“台儿沟”的村落在遭遇现代化启蒙之际发生的趣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作为中学生的必读书目,虽然写于民国时期,但所反映的乡村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却跟改革开放之初的“台儿沟”有极大的同构性。因此,运用《乡土中国》中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属性分析《哦,香雪》,一方面利用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对学术著作中核心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傍晚七点才过,小姑娘香雪被列车捎到了陌生的西山口。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小树林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小说《哦,香雪》的高潮部分,就将主人公置于这样可怕的环境中。香雪是否又耍急得哭起来了呢?作者铁凝以她富有感情的笔触,从容展开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香雪没有哭,她要一步一步走回去。须知这位“台儿沟惟一考上初中的人”,每天上学都要走到十五里路以外的公社去啊!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现在她的心里,除了害怕,还有满足。“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  相似文献   

6.
铁凝在《哦,香雪》中,以对大山、乡村,对明天生活的挚爱,用简捷清新而极富情韵的笔活生生水彩画般地描摹大山的轮廓,展现鲜为人知的台儿沟。几个女孩子每天晚上认真而欢悦地梳妆打扮之后,专为出门看火车的情景让我一次次以散文的眼光而不是以小说的心境读它。铁凝在叙述小说发展时,不是企图用这种语言去推动情节,而是在语言的背后蕴藉一种亲切的感受,为着这种叙述如水流露石般闪现自己的内心体验。更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在叙述香雪被火车带走那段经历时所用的语言。作者在叙述里面融入个人丰厚的情感,将掩藏在大山深处的人们古朴的情…  相似文献   

7.
<正>《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是当代作家铁凝的代表作,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小说通过对香雪等乡村少女的生动描摹,表现了山里姑娘淳朴、善良和美好的心灵,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铁凝的小说《哦,香雪》如阵阵清风,拂去我内心的风尘。香雪,我真想与你促膝长谈。你的目光,带着台儿沟特有的淳朴,那纯净而没有杂质的眼神,让我沉醉,仿佛一块强大的吸铁石将我吸引。你单纯地认为只要拥有那些文具就可以与同学们为伍了,他们就不会再挑剔你来自贫穷的台儿沟。其实这点并不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铁凝的《哦,香雪》发表于37年前,那时铁凝25岁,正"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初读到《哦,香雪》则是30年前,还是一个做着"文学梦"的高中生。如今,以及五之年,重读铁凝的这篇"少作",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给《哦,香雪》这篇小说另起一个名字,那么,叫什么好呢?莫如就叫《一只铅笔盒的重量》。可以自动关闭的自动铅笔盒是这篇小说的核心"物象"。在台儿沟一起去看火车的一群乡村少女中,香雪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10.
1982年,铁凝发表了成名作《哦,香雪》,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篇小说被收入粤教版选修5中学语文读本的“中国现当代短篇小说”单元,配套的教参将解读要点设定为“鉴赏文中抒情诗的意境,并从香雪等山里少女的心理律动中发掘时代思潮的波澜……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迫切心情,还有姑娘们的自爱自尊”。这种说法沿用了一直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解读,也符合作者的本意。然而三十年后的今天,这种几近固化的解读却遭受了中学生的质疑,质疑的焦点集中在小说的中心意象“自动铅笔盒”,它能如作者的意图那样代表现代知识文明吗?如果能,“现代知识文明”该如何界定?如果不能,内中的文本裂隙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哦,香雪》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的成名作,是一首多情的诗。小说的人物纯净、美好。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充满了和人性美、人情美。“香雪”们的梦想,再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对文明的追求,给人以生命美的启迪。作品有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铁凝用诗一样的语言创造出童话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痛失田园——读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寻找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心情就和“田园”无关。什么是“田园”?汉语字面的意思是田地和园圃,但不是泛指农村,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诗意的表达。如果田园寓意农村,就是从城市生活的角度———尤其是从对城市充满无奈和失望的角度———所表达的诗意的农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很诗意?但谁都知道,这是对另一种生活方式失意和逃遁的归隐。然而霍华德并不是想表达诗意或者失意。我想,这是语言,尤其是语言背后的文化造成的误会。因为霍华德最初的设想就是非常“入世”的。1898年10月,霍华德出版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在他勾绘的三磁铁图中,他非常明确城市与乡村(农村)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城市———乡村磁铁”。城市—乡村(town-country)并不是城市和农村的简单组合,而是“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别看这段描述有些诗意,他对实现城市—乡村的途径能一下抓住要害:“城乡之间的最显著差别可能莫过于使用土地所支付的租金”。因为...  相似文献   

13.
方培 《文学教育(上)》2009,(10):126-128
文学即入学。文学归根到底是对人这个客观世界个体存在的终极追问,人性异变更是“人”学的核心命题。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涌现出展示人性在两极世界——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中的生存境遇的作品,前者如老舍的《骆驼祥子》已成经典,后者如余华、莫言等早已声名在外。而作为当代文学中的一员,阎连科更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一种越轨的叙述风格和笔调展示了人性在乡土世界中的残酷异变。在他的文本中,乡土世界是被剥去了诗意外衣的赤裸存在,  相似文献   

14.
“诗意”是读者对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的一条公认评价,其由“情”发而全方位体现在文本所涉及的环境、人物和情节中,呈现出“美”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使本“无情”的山水万物变得“有情”而蕴含诗意,将本被认为是“伪情”的人物情感转为“性情”而饱含诗意,将情节本只含有的“小情”扩展为“大情”而满含诗意。最终构成文本诗意“一泻千里”的状貌、促成文本洗涤人灵魂世界的高度效能。  相似文献   

15.
甘地主义与印度乡土文学之问关系复杂。甘地主义不是文化学说,而是切合于印度社会实际的政治学说。其将乡村与城市对立起来,乡村代表着印度的真理和尊严,城市则是殖民主义的产物,是城市破坏了印度社会的基础。印度乡土文学作家并没有盲从于甘地主义,其作品主要表现的是农民的现实生活、处境和命运,关注的是乡村世界在城市文明的侵袭下所发生的变化。乡村是文化乡村,被赋予了“精神家园”的色彩,这是同时期印度乡土文学创作中的普遍现象。是作家们的一种自觉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是工业化、城市化高速推进中出现的“一城两制”的城市社区。“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本质上是以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为主要脉络、从利益再分配和体制转换关系中折射出来的产权与市场、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过程。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对城市土地配置效率是不同的 ,城市土地的优化配置依赖于有效的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对“城中村”的改造是在现代城市管理体制主导下城市体制覆盖乡村管理体制、城市生活替代乡村生活的过程。对“城中村”的改造使农民失去土地 ,从而失去了与城市谈判的筹码 ,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被动和被分化的状态 ,农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过程更被动、进程更缓慢。  相似文献   

17.
《九月寓言》是带有时代特征的寓言。地上地下一明一暗两个村庄的此衰彼兴,构成了小说一显一隐的复调结构。对于“小村”而言,“大地”是诗意的栖居地,是安抚灵魂之所。然而工业文明的进程一步步侵入这一块“世袭领地”,小村人生存的“伊甸园”一日日被损毁、被掏空,最后在一场大火中化成废墟,小村人重新踏上了流浪之途,溯着祖先的足迹回到源头——这是人类命运轮回的象征。工业文明的进步必然以牺牲土地亲情和本真诗意的田园生活为代价,这一历史进程中永恒的二律背反构成了人类的宿命。《九月寓言》的主题指向和审美观照即在于呈现给读者一个人类生存走向与精神家园追寻的问题:日暮乡关何处是?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人们不堪重负,在对待事物时越来越囿于求生意志的目的,注目焦点的功利性也越来越强。渐渐地,我们丧失了对事物本质和世界本源的认识。面对着城市这样一个巨大的文本,我们迷惑了。然而王芸却是少有的清醒者,她以诗意的眼光和情怀,挖掘城市、城市人和沉潜于城市民间的精彩段落背后的内涵,对城市匠心独运地进行了诗意解读。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浙江题(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作文),堪称佳作,理由如下:一、扬长与避短。去年浙江作文考题“大气”,但难有大气之作,且不利于教育公平,因为它相对有利于大城市考生;今年的作文考题对于城乡学生来说都是合适的,同时力避其大,试图让学生从细处去把握客体,写出真情实感。二、诗意与理趣。从命题看,引用唐宋诗句,诗意浓厚,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既有诗意,又有理趣。从预设指向来看,引导考生去发现生活中的“一枝一叶”背后所隐伏着的世界,将独到的生命体验、感悟融入文章中,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化隐为显,大题小做,触摸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20.
一、音乐欣赏教学与“乡村维纳斯效应”1.“乡村维纳斯效应”英国心理学家德·波诺在其《实用思维》一书中饶有兴味地描述了一种极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在偏僻的乡村,村里最漂亮的姑娘被村民们当做世界上最美的人(维纳斯),在看到更漂亮的姑娘之前,村里的人再也想象不出还有比维纳斯更漂亮的人。”“乡村维纳斯效应”比喻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一旦接受了一个与事实相符的解释,由于受到自我满足思维和定向思维的约束,往往无法想象出还会有其他更好的解释[1]。2.音乐欣赏教学中应防止“乡村维纳斯效应”的影响作曲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包括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