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兖州兴隆寺、塔建置沿革及名称演变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兖州兴隆寺之名最早见于隋代仁寿二年(602),名为“普乐寺”,是隋文帝诏令第二批在全国建塔安置佛舍利的五十三(一说“五十一”)个州寺之一。该寺院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二月改名为“中兴寺”。于神龙三年(707)二月复改名为“龙兴寺”,是该寺院沿用时间最长的寺名。自此,该寺与全国八十一州所置“龙兴寺”一道,成为该州地方官府于国忌日举行行道散斋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该寺院在元代初年曾经因兵乱被焚毁。明代初年该寺院重建之时,因政治原因改名为“兴隆寺”。在明代,该寺院仍然是当地寺院和僧侣管理机构“僧纲司”所在的重要寺院。该寺寺塔首度修建于隋代仁寿二年,以安置朝廷颁送的佛舍利。现存之塔基与唐代成通十一年(870)十月所造立之“朱常庆等《陀罗尼经》幢”之间有一定关系,故其基座甚至基座之上的若干层塔身,也可能是唐代甚至更早的遗物。现仍保存在兖州市博物馆的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2)正月龙兴寺残碑中亦提及寺塔,故可以推断,唐至五代时期,该寺院始终存在着寺塔。宋代嘉祜八年(1063)再次建塔。该寺塔于清康熙年间因地震被毁,在对基本保持完好的下部七层稍作修整后,再于其上修建石栏和六层子塔,形成现在所见寺塔之形制。  相似文献   

2.
杜甫《兵车行》赏论李炎唐代社会至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达到了繁荣的高潮,堪称封建社会的盛世,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可以媲美。这与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尚能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但是,及至天宝年间(742—755),他作了三十年的太平皇帝,眼看社会富...  相似文献   

3.
公元321年3月7日(相当于我国东晋元帝大兴年间),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宣布采用“星期制”,并规定当天为星期一.  相似文献   

4.
七宝教寺     
《上海教育》2009,(3):42
七宝教寺,始名陆宝院,创于西晋,距今近1700余年。五代时改名七宝寺。宋代,宋真宗皇帝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敕赐“七宝教寺”匾额,遂为正宗禅林。1862年不幸被毁,2000年重建,现寺院面积7700平方米。七宝教寺的特点是融合了汉唐以来早期古寺建筑的特色,建筑群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殿、讲经堂、法堂、藏经楼等,配以七层宝塔,庄严雄伟。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一般把祭视神灵的场所统称为庙。佛教的庙宇,统称为寺院,(道教的庙宇统称为官观)一寺之中可以有若干院,其后建筑规模较小的寺便叫作“院”。比丘尼住的寺院多称作“庵”。唐朝规定,创建寺院要向政府申请,得到许可,方准兴建;寺院的名称也由政府颁发。此外,当时也还有许多人私造佛堂,这一类就是所谓的招提、兰若。各地有多少招提、兰若,那是根本无法弄清楚的问题,就索性不去管它。本文所称寺院是指前者。(旧唐书·职官志)说:‘“天下寺有定数。”那么,这个“定数”究竟是多少?史籍中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数字,唐太宗…  相似文献   

6.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佛教至梁武帝而达到全盛,在皇帝萧衍大力倡导下,当时仅京师建康(今南京)就有寺刹700余座,僧尼10万余人,全国大小寺院更多达二三千处,何止“四百八十寺”!除大建庙宇外,萧衍还组织编译佛经,建造佛像,他本人写了许多佛教著作,并撰《断酒肉文》,提出佛教徒不吃酒肉的戒律。他本人身体力行,每天只吃一顿饭,并且都是些豆羹粗粮之类的素食,穿布衣,一顶帽子要戴三年,一床被子要用两年。因大力弘扬佛法,“以佛化治国”,人们称他为“皇帝菩萨”。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曾多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同泰寺规…  相似文献   

7.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地域在鸭绿江、浑江流域。汉孝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出走夫余来到这里,借助当地居民的支持,建立了高句丽政权,至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传二十八代王,七百零五年。吉林省集安市是高句丽故都,从公元3年至公元427年的425年间,这里一直是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的  相似文献   

8.
10世纪敦煌寺历所记三窟活动马德敦煌文献中,有一批9、10世纪时敦煌寺院的“入破历”类文书(本文简称寺历)。文书所记,为寺院各项活动中有关食品、纺织品、纸品等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在石窟上的活动,是寺院僧徒活动的内容之一,也是这些寺历所记支出项目之一。寺...  相似文献   

9.
广安冲相寺现存有大量珍贵的古代石刻,其中一幅石刻因被认定为“唐代石刻导游图”而流播深远.但根据地方志的记载,该石刻实际上是冲相寺的“田业界址图”,凿刻时间也并非唐代,而是五代前蜀乾德元年(公元919年).  相似文献   

10.
一、高车国建立经过高车族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之一。历史文献上最早出现“高车”是东晋哀帝隆和二年,即拓跋代国昭成皇帝二十六年(363年)。其族源则可追溯到公元前的丁零。在公元以后的数百年间,活动踪迹不绝于史乘,并与同时期的汉、鲜卑、柔然及西域各族人民发生了密切关系。据《魏书·高车传》说:“高车,盖  相似文献   

11.
归义军时期莫高窟与敦煌寺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归义军时期莫高窟有寺院,称“大圣仙岩寺”,此寺院是僧官“勾当三窟”的治所,负责管理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三窟的日常事务工作;此寺为中等寺院,常住约为二十人。在莫高窟常住的除本寺僧人外,尚有敦煌其它寺院派住莫高窟的僧人,即所谓“住窟禅师”,负责管理各自寺院在莫高窟开凿的洞窟。此寺有固定的寺产和收入,其来源除了寺院正常的收入外,还有敦煌其它寺院在固定时间给莫高窟上缴的有一定数额的财物,各寺院要进行“纳官”。该机构组织各寺院在三窟进行如印沙、燃灯、转经等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一) 关于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的年代,很早以来就众说纷云,至今尚无定论。兹归纳几种主要说法如下: 苏逢吉、贾纬《汉高祖实录》:“僖、昭之际,其王邪(耶)律阿保机怙强恃勇,距诸族不受代,自号天皇王。”唐僖宗死于公元888年三月六日,两天后唐昭宗即位。所谓“僖、昭之际”,是指公元888年。此外,《唐余录》也沿用这种说法。据《辽史》,耶律阿保机在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一月即皇帝位。当时,“群臣上尊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喜爱古文和历史,在学术上则偏向于理学。自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进京散馆,至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充江西乡试正考官出京,在京十三年,主要以理学为己任。31岁(公元1841年)师从唐鉴,32岁(公元1842年)与倭仁“以实学相砥砺”,34岁(公元1844年)作《五箴》以自警。  相似文献   

14.
北魏政权的覆亡,是朝廷中政治共识瓦解所致。公元6世纪20年代至公元530年间,北魏政权所面临的军事不利局面,使得政局愈加恶化,加速了朝中政治分裂。通过对北魏朝的政治史进行了大致回溯。文章着重关注了孝文帝改制,并聚焦公元500年至公元530年间(公元499年至515年,世宗在位;公元515年至528年,肃宗在位),前期的这一系列制度革新对催生朝中派系政治行为新模式的影响。由于种种派系政治行为新模式的出现,北魏皇权与诸多拓跋及鲜卑贵族间,围绕各自朝中政治角色与职能的矛盾,日益趋向暴力化。自公元520年元叉暴力政变始,北魏朝派系斗争暴力程度加剧。而公元528年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血案,派系暴力至此可谓登峰造极。  相似文献   

15.
论唐太宗     
有唐一代,自李渊承隋(公元618年)至昭宣帝亡于朱全忠(公元907年),凡二十主,共历二百八十九年。 高祖李渊本出鲜卑拓拔氏,后来宋太宗改称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北)人。当隋末,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渊以太原留守起兵,入长安称帝。建元武德,在位九年,传帝位于太宗。 太宗,名世民,系高祖第二子,生于隋开皇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元598年1月28日),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二十岁任尚书令,被封为秦王。于武德九年(626年)八月继位为太宗,次年改元贞观,他在位二十三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病死,享年五十一岁,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西安昭陵。  相似文献   

16.
<正>(一)人名与书名问题《敦煌研究》第25页“宫治照”(宫治昭)(1);第65、69页“陶毂”(陶榖);第98页“《吐鲁番出土文书》(二)”(“二”当作“贰”,《吐鲁番出土文书》有两种,一种是录文本,32开,编号一至十册;一种是图文本,8开,编号壹至肆册)。(二)引用文献的时间问题《敦煌研究》第20页“公元131年西秦灭亡  相似文献   

17.
黄牧航 《中学历史教学》2007,(12):56-56,F0003
图1:屋大维头像。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自公元前27年起独揽国家各项大权,直到公元14年去世。统治罗马长达43年。他被元老院奉以奥古斯都的称号(拉丁文意为“神圣者”、“至尊者”),“奥古斯都”后来成为罗马及西方帝王习用的称号。  相似文献   

18.
西汉初期,皇帝宗庙制度因不循古礼而为后世所讥讽。随着儒家礼治思想渐趋浓厚,汉元帝永光、建昭年间,依据礼典规范皇帝宗庙典制。其主要内容就是罢弃西汉初、中期建立的西汉“祖”、“宗”郡国庙,定皇帝宗庙迭毁之制。  相似文献   

19.
杜甫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人送外号“诗圣”,那可是诗中圣贤(xián)哟。不过,这个圣贤的一生并不幸福,他饱经战乱之苦,生活颠沛(diānpèi)流离。他又是一个非常非常爱国的大诗人,在国家发生内乱即安史之乱的时候,他追随(suí)当时的皇帝唐肃(sù)宗南征(zhēng)北战,很是卖力,可到头来还是被这个狗皇帝给抛弃了。∨-∨杜甫出生在巩(gǒng)县(今河南巩义)。唐肃宗乾(qián)元二年即公元759年,他拖(tuō)家带口从秦州(今甘肃天水)流浪到四川成都。在成都,他依靠做小官的表弟王十五的大力帮助,在城西的浣…  相似文献   

20.
杜牧是晚唐时期一位十分重要的诗人,大和二年十月(公元828)至开成三年(公元838)冬是他十年幕府吏的时期,这十年的幕僚生活中,他在宣州生活的时间最长,曾经两次到达宣州。大和四年,杜牧在宣州所作的诗歌中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在描写宣州的美景中,时而表达出舒适、安逸的生活态度;开成二年,杜牧再次来到宣州,此时所作的诗歌则与前期迥然不同:其中流露出作者惧祸;苦闷抑郁之情;物是人非、时光易逝之感;远离尘世向往寺院的宁静;闲适、隐逸生活的思想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