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巧静 《成才之路》2022,(2):127-129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的主要渠道,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红色文化,可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丰富教学载体.在具体教学...  相似文献   

2.
“红色资源”是党和国家的珍贵财富,它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所形成的革命遗迹、文物、制度、精神、信念、品质等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形态总和。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让红色文化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与目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并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丰富教学内涵,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传承红色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红色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还可以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及共产主义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此,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红色文化的意义和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可以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行动依据和指南针,实现课程育人神圣使命,需要教师自觉践行新课标。道德与法治主题情境探究教学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优化教学过程,凸显素养导向,保证育人方向;凸显主题呈现,优化育人内容;凸显情境创设,创新育人载体;凸显学科实践,拓展育人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教学目标和内容上相融通、相契合,是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资源的重要源泉。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需在人生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五个环节中,以讲故事、述历史、展历程等方式,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和时代风貌,凸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践履,彰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品格。  相似文献   

6.
李如雪 《江苏教育》2022,(81):64-65+67
<正>地理主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主题之一。那么,如何把握地理主题教学的目标定位呢?首先,从课程目标来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政治认同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其内涵包括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家国情怀。家国情怀部分要求学生“对家庭有浓厚的情感,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自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鲁洁教授指出“德育课程的魅力在于引领学生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地理空间是客观存在的,其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引导学生建构与地理空间的情感联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涵养情感、培育德性。  相似文献   

7.
革命文化教育是指以革命资源为载体的一种教育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家国情怀,有效传播先进文化,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发掘革命文化教育资源、创设革命文化教育情境、组织革命文化课程实践、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冯专 《西藏教育》2022,(11):20-22
<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程。长期以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育青少年道德情操、法治意识和家国情怀上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为增强青少年民族团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的发布,明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明确了本学科必须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核心素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建议和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教学、议题式教学、体验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育人质量。体验式学习是获得知识和构建逻辑体系的重要途径,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升华学生情感,优化学生人格。体验式学习通过引入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设置认知冲突、营造情感共鸣、转换身份角色、落实体验活动及引导全程参与等路径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必备品格,发展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莉 《江苏教育》2023,(17):75-78
从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来看,小学主题班会课和道德与法治课具有融合的可行性,学科课程资源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德育效率、促进教师发展,并为立德树人提供借鉴。在“同伴交往”主题的班会课融合道德与法治课的设计中,对交叉主题、教学素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知”迁移到主题班会课中的“行”,从而更好地达成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最重要的素材,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发挥好“关键课程”作用,思考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习有机融合的路径。在“把握要义、融会贯通、守正创新”上下功夫,追求“原味”“真味”“深味”,切实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小学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主题教育成为爱家、爱国、爱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体现出我国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尤其是针对乡村学校的教育,更是融入了“新农村元素”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家乡主题教学课程的一部分。为满足小学道德与法治家乡主题课程教学的需要,真正培养出具有爱国情怀的未来人才,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小学道德与法治家乡主题教学中“新农村元素”运用的重要意义,客观剖析在现阶段主题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措施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帮助学生建立归属感,产生对家乡的依恋和热爱之情,厚植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3.
<正>【教材分析】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旨在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使学生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自觉尊法、守法。第五课内容对应的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课程内容部分第四学段(7~9年级)法治教育学习主题“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4.
任春阳 《考试周刊》2023,(32):137-14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但目前关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与生活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等问题。因此,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行与思的相关研究,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将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融入课堂中,能够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重点提及“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主要包括学生道德修养、健全人格、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及政治认同等”。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核心,而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根基,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重视,从不同途径入手,增强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6.
人有德方立,国有德方兴。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以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为核心,规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创新课堂教学范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道德与法治课堂“一四一”教学范式根据学科特点,科学安排教学活动,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相似文献   

17.
侯永武 《天津教育》2023,(32):92-94
<正>“读思达”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人成长的教学方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读思达”教学法能够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事件,总结生活经验,思考其中的问题和困惑,并通过实际行动了解深层原因和具体内涵。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教学建议”提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架构体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读思达”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能力,有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如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让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进学生头脑,是广大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挑战。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指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道法课标”)中也明确提出道德与法治课要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教学水平和要求也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也不断提升,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高的文化素养。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本文主要以“政治认同”核心素养为主题进行活动设计,旨在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政治性作为首要的课程特性,必将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产生深远影响。把政治性作为首要课程特性,是社会主义性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决定的,也是学科功能、学科任务、教学原则和教学内容决定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牢牢把握政治性,坚持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方向、政治方向和理论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