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伴随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持续发展,大学生惯于以技术手段为媒介学习知识与获取信息,并在日常人际交往中相对注重自身话语权。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为思政工作精准化改革与创新提供强劲支撑,帮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系统性、全面性分析师生信息,同时精准识别学生需求、评价教育成效、推送课程教学资源,带动思政课教学精准化改革创新。然而,如今高校思政课教学依托大数据技术实施改革创新还处于探索阶段,部分思政课教师数据治理观念淡薄、大数据供给有所不足等限制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大数据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教学平台融合发展十分必要,适应了信息化教学的时代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同时,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移动平台的方便快捷、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回应大数据时代挑战、契合师生互动的需求,这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行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才能更加积极探索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二者融合发展,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各个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高校思政课教学也不例外。本文以大数据内涵、特征为导向,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资源整合功能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重构的设想,并给予具体重构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思政教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4.
课程论等学说为思政课实践课程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家相关文件为思政课实践课程建构提供政策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是思政课实践课程建构的现实依据。建构并实践以教学管理课程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模块运行项目化、重大项目竞赛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为问题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AI技术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引擎,将其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构建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互相融通的创新课堂形式。本研究分析了新时代高校AI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实践路径与面临的挑战,重点论述了高校AI思政课教学管理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及评价机制,以期为高校推进AI技术在思政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工学结合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叠加式实践教学提供了机会。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专业实训教学,需要教学管理、实践环境、教学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机制的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推动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发展。针对线上教学评价缺乏智能化平台支撑、动态特征不明显、思政元素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研究构建“云时代”在线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完善追踪线上学情变化的动态评价指标,融入课程思政线上评价元素。建立了与学校内部教学管理系统对接,且能够实现数据共享的在线课程评价平台。提出了教学质量行政管理队伍和教学督导数字素养提升机制,以及评价结果应用反馈机制,为在线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互动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方法。人数众多的大班教学给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管理和交流带来诸多问题。在大班额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结合教学过程,适时运用合作学习方法化解思政课大班教学给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带来的问题,以谋求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大思政课”围绕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展开,有必要置于教学论视域进行考察。“大思政课”的教学内涵包含了校社结合的教学场域,综合的教学视野,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大思政课”的建构逻辑是指既在学校课堂上开展理论教学,也在社会生活中开展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之间既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又主次有别、先后有序。理论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始终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实践教学却处于薄弱的环节。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学改革联动、教学技术赋能、教学体制机制创新等具体举措改变实践教学的滞后状态,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肩前进,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及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0.
郑佳文 《科教导刊》2022,(27):122-124
开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深化理论认识、增强历史责任、培养实践能力,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学管理不规范、运行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提高思想认识、健全领导机构、强化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归置,以期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和实践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既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动力因子,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有助于重构以往教学叙事体系,为教学叙事的转型升级和优化调整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搭建多种“技术场”,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在叙事结构、叙事形式、叙事空间和叙事方法上实现多维数字化转型,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绘就出新的图景。要理性看待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叙事中的角色作用,深入挖掘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叙事融合创新的有效实施路径,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叙事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混合式教学是融合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两者一个引领思想,一个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工程力学课程思政设计具体教学实践措施包括:通过“线上+课前”的案例故事唤醒学生、“线下+课中”的情境案例打动学生、“线下+课后+课中”的实践活动激活学生,并将课程思政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善用“大思政课”做好思政教育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思考,寻求对策。故首先介绍“大思政课”格局的概念和对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思政课教学的具体方法。旨在通过探讨“大思政课”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之道,为高职教育思政课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进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高职毕业生。  相似文献   

14.
VR技术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支撑,在服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VR技术在应用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作用范围狭窄、使用效率不高、内容生产艰难、迭代费用较大等现实问题。为此,需要加强全校性的宏观调控,凝聚全体思政课教师的合力,创新思路,优化设置,整合资源,加强规划,实现"VR+高职思政课教学"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课程思政”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共识的背景下,作为主导课程的高职思政课更应该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强化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和核心地位,助推“课程思政”实施。为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掌握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做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实施条件,课题组以重庆市5所高职院校为样本,对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进行调研,为课题研究提供现实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大数据评估监测是顺应大数据时代要求,运用大数据理论技术动态监测、科学评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及效能,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正确方向。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大数据评估监测,需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评估监测契合理论与技术,夯实理论基石;需重点构建包括指标体系、流程方式、负反馈机制在内的评估监测运行模式,提升科学性、有效性、系统性,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为思政课提升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系列发展机遇。但当前环境下,高校思政课落实“互联网+”时代发展机遇、提升教学效果受到部分阻碍因素的影响,如教师教学理念尚未更新、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思政教学话语权受冲击及教学考评机制不健全等。故高校及思政课教师应共同努力,从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重构思政教学话语权及完善教学考评机制等角度着力,为思政课教学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机遇提供支撑,确保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变革提供技术支撑,为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手段。大数据时代高校实施精准思政,既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根本遵循,更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内在需要。然而,大数据支撑下高校精准思政面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学生需求匹配度不高、教师队伍缺乏数据治理能力、精准化变革教育存在数据伦理失范等困境。要解决这些困境,克服大数据带来的挑战,需要高校与教师精准供给、精准实施、精准治理,发挥大数据的技术支撑功能,为高校实施精准思政开辟新的进路。  相似文献   

19.
王健崭 《江苏高教》2023,(9):114-120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加速跃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伴随着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全场景的数据采集和智能分析,人工智能从智能化教学场景打造、个性化学习资源供给、智慧化学生测评体系建设三个维度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发展。但是,应系统审视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在"场景-资源-测评"三方面存在的技术风险,比如:智能化教学场景的滥用,对大学生数据隐私权的侵犯以及算法黑箱背后的数据依赖。面对这些问题,要加快人工智能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深度转化,实现智能化教学场景的合理运用、大学生学习数据的合理使用以及透明算法下价值对技术的主导,从而促进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人机协同的思政课教学新生态。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技术日渐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获得了新的技术支撑,教学思路也得到了开拓与创新.如何基于新媒体技术高效落实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已然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介绍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论述新媒体应用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