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林宁 《视听》2023,(4):13-17
《银翼杀手》独特的视听语言诠释了未来人类与机器之间关于“主体性”的挣扎与思考,以人类“他者化”倾向为基础,以机器“主体化”趋势为载体,透过拥有“记忆”的复制人与人类之间的互动,让观众感知到人机之间的微妙关系。思考未来人机关系,通过后人类视域去理解未来“人类”的主体性缺失,将为我们重新思考未来人机关系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同时提示着我们需要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并以此探讨人与造物主、人与动物、人与机器关系的深刻话题。  相似文献   

2.
元宇宙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算法则是架构元宇宙最底层的技术逻辑。在元宇宙中,算法的主体性不断增强,人与算法技术的互动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以往人在与外部世界的相处中,总是会陷入一种“二元对立”的泥潭,而这种思考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人机关系。打破二元对立,反思工具性,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探究元宇宙中人与算法的主体类型、关系变化,有助于我们在元宇宙这样一个全新的维度中理解技术。同时,思考人机关系“和而不同”的未来走向,也是我们应对技术时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人类重新审视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对哲学探究、艺术创作和社会人类学分析,结合作者的实践,从后现象学论点和技术和社会技术的人类学历史这两个角度分别探讨人类和技术的关系。【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和思考,笔者认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产生了依赖性和替代性,为人类进化的动态和持续叙事做出了贡献。人类与技术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揭示了一种复杂而相互依存的共同进化,这种进化塑造了人类的经验和技术进步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梁爽 《青年记者》2021,(4):27-28
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今天,移动应用的人机交互由最初的简单“刺激-反馈”阶段逐渐演变到今天的“情感交流”阶段,对用户工作、生活乃至社交方式正在产生前所未有的改变。本文从移动应用之情感角色的角度出发,就移动应用人机交互的模式演变、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对未来移动应用人机交互的发展进路进行探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余霞  程珊 《东南传播》2011,(12):62-64
媒介环境随着科学技术、媒介制度等的发展已发生了剧变,媒介与人的关系也相应发生改变。媒体内容极为丰富、媒介形式日益多样化,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本质上代表何种媒体现象.全媒体将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本文以全媒体环境为背景,通过探讨全媒体的真正内涵,揭示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进而对全媒体时代媒介与人的关系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算法作为连接技术与社会的物质性中介,重构了人、机器和环境三者的关系:由物理关系转变为万物互联的数字关系。在算法重构的数字关系中交织着复杂的权力关系和资本利益,这导致了人与技术、平台之间的权力不对等,引发了个体、技术和社会三个层面的算法伦理风险,即有的将正确的价值理念嵌入算法、要求全方位的算法信息公开等措施无疑是必要的,但还不足以应对实践过程中的算法伦理风险。算法伦理的建构还要以公正的眼光看待算法,努力摆脱用户对算法伦理的“无意识”状态,将选择权归还给个人,并与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相协同。  相似文献   

7.
李赫  黄振 《今传媒》2023,(4):19-21
本文以智能时代为背景,探讨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人机之间产生的相应问题和解决对策。文章简要阐述了智能时代的定义,重点讨论智能时代下赛博人的伦理思考与人机传播关系,认为在后人类主义视角下,人机合一并非一片光明,人机冲突等现象屡见不鲜,提出在智能时代下,赛博人与机器应当相互协作,发挥各自所长,以人机协同、人机合一的方式共同促进人与机器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东伟 《青年记者》2023,(24):49-51
如今,聊天机器人在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虽然机器人不具有自我意识,但其在人机关系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颠覆了传统以人为中心的传播观念。人类需要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机器人在交流中的主体地位。人机共生和同构为我们理解人机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人类与机器人之间不一定是完全对立的权力争夺,还可能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猛烈冲击下,应合理处理情报检索过程中人与技术的关系。情报检索是一个人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和技术承担着不同的任务,现代技术只能提高人的效率,而不能完全代替人,因此必须避免盲目的技术崇拜,同时充分利用技术来增强和放大人的既存价值、能力和特长。  相似文献   

10.
“非典”来临,规模化的社会交往大大减少,而人际交往以各种特殊的方式频繁起来,见面少了,但是电话、手机和手机短信、网上聊天和E-mail联络,甚至传统的信件交流一下子多起来,多年没有联系的亲朋之间,通过这些通信手段又拉近了距离。从功利的市场经济氛围中暂时摆脱出来以后,人们感受到一种人际交流的温馨。 这是怎么了?人需要理解自身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学科建制和一种研究范式,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和中西跨文明对话一直缺乏相应的理论地基。当代法国哲学家、汉学家朱利安为此所做出的努力,一是探索了一种绕道中国而思的方法论策略,二是提出了一种居间哲学。“之间”不是实体,不是对象,它比实体和对象更本源。因此,居间哲学的确超越了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但是,在“之间”之中、之前、之上、之外,还有一个更本源性的层面,那就是“关系”。居间哲学如要获得彻底的本源性,就必然要演化为关系本体论。关系本体论发现了“关系的同一性”,从而超越了“同一/差异”“内部/外部”的逻辑悖论,为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和中西跨文明对话提供了真正的合法性理据。  相似文献   

12.
算法作为被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成为贯穿新闻实践流程的新变量,全面参与到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倒逼“人”适应其参与形成的智能新闻生产格局。本文以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从广义的“新闻生产”概念出发来构建新闻生产流程模型,并从实践层面揭示人和算法在智能新闻生产中的互动过程,探讨了人与算法技术的关系本质。研究发现,人与算法重塑了新闻生产流程,两者的合作、冲突和彼此规训成为理解智能新闻生产实践和当代新闻价值的出发点,并在互动的过程中彰显出了网络关系本体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禹卫华 《中国出版》2023,(24):25-33
传播理论学科技术基础从“老三论”发展到“复杂系统理论”阶段。经典传播理论框架内有四个要素更新,即用户、在线社交网络、平台、算法。在边界延展上,社交媒体传播的类别可以分为人类参与和机器参与两层。基于传播要素更新与理论边界延展,从学科理论交叉切入,探讨社交媒体传播模式包含的要素、结构与交互,提出社交媒体传播的总模式,包括“在线社交网络传播模式”“平台算法传播模式”两个基本模式框架,并体现出双控制、双闭环、混合共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文章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探讨新媒体的整体结构和发展方向,从而推动新媒体技术在技术哲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以“技术哲学”为纽带,把技术哲学中一些较为完善的理论,运用到新媒体技术的研究之中,即从技术的哲学视角来探讨新媒体的整体结构和发展方向。【结果】新媒体技术具有检索方便、融合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结论】针对新媒体技术出现的问题,需完善法制建设,完善信息审核制度,加强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教育,建立全方位的防护体系等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鑫  高源 《传媒观察》2023,(6):89-96
考察当下人的生存方式以及文化形态的变化,算法成为问题研究的背景、参照甚至是结构性力量。而人类在与算法博弈、共生过程中的“退守”与“坚持”,也表现出情感以及情感解放带来的“变革型创新”对于保留人类主体性的作用。探讨算法社会中人与技术的关系构成,需要深描两者之间内在的张力关系,同时要揭示人在算法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并在批判性的审视中,廓清人在被计算中越来越丧失自主性的问题,也能据此探寻未来理想人机关系的可能性通路。  相似文献   

16.
闻名遐迩的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也更为长久: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和持续力都相对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有招致怨恨。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使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事实.一点益处也没有。  相似文献   

17.
唐文翰 《大观周刊》2012,(28):11-11,13
人与哲学之间关系密切,自古希腊人开始了思辨之路,哲学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前进至今。我们可以通过人去了解哲学,也可以通过哲学去把握人,这样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哲学的本质,也可以把握住人的真正本性。究竟何为“人”?何为“哲学”?人是万物之灵,哲学是万学之学,本文将尝试着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赛博朋克”作为科技高度发达图景下对人类未来生存的一种预想,它以创造性破坏的影像形式出现,用肉身的残缺来质疑主体的存在;而以元宇宙概念为代表的身体以“数字孪生”的拟像形态出现,虽然回避了肉身问题,但元宇宙中的主体皆面临着来自“虚体”的威胁。总之,从“赛博朋克”到“元宇宙”呈现出的新变表明殖民的焦虑从领土不断向肉体转移。从“影像”到“拟像”时代,规训像幽灵一样无处不在,列斐伏尔用差异打败同质的呼吁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9.
沈鲁  乔羽 《中国编辑》2023,(4):92-96
“智能+社交”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形态,以泛在化的态势浸入大众现实生活,凸显出多元化的媒介景观特质。人们利用智能技术制作影像争夺流量,关注自我形象的视觉呈现,同时也沉浸在由平台制造的虚幻景观中。随着技术的演变升级,沉浸式虚拟社交体验将进一步模糊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建构出更为深度化的景观世界。然而,隐藏其中的传播范式偏向与媒介伦理风险,正在逐步导致社交生态环境出现失衡的危机。面对智能技术隐性力量的冲击,我们应在警惕反思后积极建构出以人为本、技术向善的治理体系与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20.
李子甜 《新闻大学》2022,(11):29-42+117
AI新闻技术使新闻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如何在新技术情境中自处成为新闻从业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20名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受访者倾向于从新闻实践活动中感知AI技术的收益,从更广的社会系统中感知技术的风险。同时,受访者认为AI能够强化从业者角色身份中的专业性与公共性,故AI被定义为辅助工具。本研究认为,新闻从业者在技术认知上的复杂性需成为新技术决策沟通的重要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