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一块重要革命根据地。湘鄂赣边区人民英勇奋斗十年,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树了不朽的业绩。建国以来,史学界对这块根据地的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过去人们对这块根据地历史的研究,也同其它根据地历史的研究一样,往往偏重于政治、军事斗争等方面,都没有认真地研究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刘仁荣等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科研所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在搜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编成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摘编》一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一块重要革命根据地。湘鄂赣边区人民英勇奋斗十年,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树了不朽的业绩。建国以来,史学界对这块根据地的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过去人们对这块根据地历史的研究,也同其它根据地历史的研究一样,往往偏重于政治、军事斗争等方面,都没有认真地研究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工作。刘仁荣等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科研所的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宜春苏区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宜春苏区为湘鄂赣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宜春苏区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宜春苏区是湘鄂赣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第四宜春苏区是开创和保卫湘鄂赣根据地的重要战场;第五,宜春苏区是连接湘鄂赣根据地与湘赣根据地乃至中央根据地的战略通道.  相似文献   

4.
1934年6、7月间,中共湘鄂赣省级机关及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在奉新龙门山区,因陷国民党军重围而遭受惨痛损失。这就是六.七月事件。它标志着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使湘鄂赣根据地比中央根据地早三个月进入艰苦的游击战争。导致六七月事件的原因,客观上是敌强我弱,敌我双方力量悬殊过大;主观方面则是因为中共湘鄂赣省委在战略、战术、肃反运动和反"罗明路线"等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  相似文献   

5.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财经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一块重要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它“位在江西、湖南、湖北的三个省会和三条铁路”之间二十余县的广大地区,“物产资源相当丰富”,九宫山、幕阜山、大围山等“著名的大山,纵横贯穿着整个湘鄂赣边区”,是一个适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好地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即大革命失败后从秋收起义、平江起义到1929年夏天和秋天湘鄂赣  相似文献   

6.
湖北是中国近现代革命重要发源地之一。在第一次国内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10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人分别建立了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三大革命根据地,它们的存在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尤其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其规模和影响在当时仅次于中央苏区,位居全国第二。本文拟通过对湖北籍将军群体的分析,重点阐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国共10年内战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的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三区革命是新疆革命斗争史上一件重大事件.从1944年8月乌拉斯台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揭开三区革命的序幕到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三区革命汇入人民民主革命的洪流,整整坚持了5个年头,在主要以武装斗争开辟和巩固三区革命根据地的同时,根据地还进行了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翻开三区革命的历史,我们看到根据地教育建设十分突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为此,我们查阅了一定资料,访问了当时教育厅负责人,写出本文对三区革命根据地教育建设进行了探讨,并请专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8.
宜春,又称袁州。位于江西西部,东邻分宜,西界萍乡,南接安福,北连万载,东北与上高为邻,西北和湖南浏阳接壤,面积2250平方公里。自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立州至今,一直为赣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要冲。自古就有"军事要塞,关楚咽喉"和"赣西门户,东南国防要地"之称,历代为统治阶级重兵所固守。土地革命时期,宜春的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是湘鄂赣和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宜春西北的广大地区,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南面的重要门户。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教育正规化政策的纠正,从课时安排、实用性课程设置以及学科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构建起与革命根据地乡村社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形成,不仅有效推动了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普及,也第一次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真正探寻出了乡村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实际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成为革命根据地普及教育、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水平和实施民众动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引兵井冈,从宣传教育的角度来说,是大革命时期党组织领导工农群众进行革命宣传教育和革命斗争的结果;而选定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则是毛泽东在井冈山进行革命宣传获得良好群众基础的结果。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可以看出,教育通过培养的人才直接作用于政治,但是教育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不能以政治代教育。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做好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巩固和发展的群众基础,在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毛泽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在农民中开展教育工作,通过开办夜校、文艺活动和红色标语等教育形式,对农民进行党的性质宗旨、革命任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思想教育,进而打破农民封建残余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激发革命热情。研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对做好新时期农民思想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峰 《甘肃教育》2011,(12):6-9
三、陇东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 陇东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从1934年南梁革命政权建立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不同的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从创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之日起,就着手抓教育工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江西苏区、陕甘宁边区、东北解放区等革命根据地学校历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体现了教育为革命和生产服务的精神,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革命根据地学校历史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编写为新中国普通中学历史课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平江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是在党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方针指引下,在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斗争的鼓舞和影响下,于1928年7月由彭德怀、滕代远和黄公略等同志直接领导举行的.平江起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工农群众的革命斗志,推动了湘鄂赣边界各县革命政权和工农武装的建立和发展,开辟了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壮大了我党领导的  相似文献   

15.
豫皖苏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在华中地区规模较大、建立较早的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在财政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建设和斗争,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为支援抗日革命斗争,打破日军、伪军的经济封锁,活跃革命区经济,稳定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等作出了一系列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艺术是历史的见证,不存在脱离历史的艺术。各个时代的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精神面貌。因为艺术家的兴趣、志向、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革命根据地的美术、音乐等艺术也不例外,它们以各自的独特方式叙述着革命根据地的人和事,强烈地体现了革命根据地的精神风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版画艺术蓬勃发展的摇篮,版画艺术也是宣传和发扬革命精神的武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激起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7.
鄂豫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占据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三大革命根据地的大部分地区.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战斗在这里的新四军第五师全体指战员和广大群众一起,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英勇奋战,先后抗击着15万日军和8万多伪军的进攻,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本文仅就鄂豫边区卓有成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革命根据地是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性质,所以在教育方面也就相应地创立了新民主主义教育.而革命根据地的教材建设正是新民主主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且依据正确的理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经验对我国当代的教材改革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东安根据地研究》一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的生动教材,方便了广大读者对东安根据地的全面认识和了解。该书具有三大特点:东安根据地开展的四大工作,展示了底蕴深厚的红色历史画卷;东安根据地的五大风采,验证了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验田;东安根据地丰厚的革命历史,体现了三种红色基因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0.
三、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扫盲教育和农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特别是劳苦大众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人民革命战争。这一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革命根据地过去主要是在农村,教育的对象、内容和方法,首要的是满足农村的需要,适合农村的环境和特点,毛泽东从中国农村教育,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