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浮力的理解──与“正确领会阿基米德原理”一文商榷四川省青神县709子弟校崔泽宾贵刊1996年第5期所刊“正确领会阿基米德原理”一文,其中第二条结论说:“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浮力作用,但浮力不一定满足阿基米德原理”,并以例3和图2用压力差法计算出浮力不...  相似文献   

2.
1N的水最多能产生多大的浮力呢?有人这样认为: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而浸在1N的水中的物体最多能排开重为1N的水,所以1N的水能产生的浮力最大为1N.  相似文献   

3.
“浮力”教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力”是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第十二章的内容。教学大纲要求 :知道什么是浮力 ;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能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和解决简单的问题。在学习“浮力”时 ,要特别注意对浮力本质的理解 ,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浮力习题的分析和总结归纳 ,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 ,就学习“浮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形成正确的浮力概念教材中对浮力是这样定义的 :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 ,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对于这一概念 ,绝不能只是简单的条文背诵 ,重要的是对概念的理解 ,不但要知道浮力概…  相似文献   

4.
"浮力"知识复习梳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我们在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理解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侵入液体里的物体的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其大小由公式F浮 =G排=ρ液 gV排,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 ,而且也适用于气体。 (2 )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  相似文献   

5.
浮力     
考测点导航浮力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难点,把浮力与压强、密度、二力平衡、三力平衡综合起来,又成为初中物理力学中重点综合题,在中考压轴题中会频频出现。学习浮力时,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①掌握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及公式; ②会利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进一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浮力综合计算。 教具:弹簧秤、阿基米德原理试验仪。  相似文献   

7.
阿基米德原理是解决浮力问题的基本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等都以它为基础,所以对浮力的概念要有很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徐进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1(6):107-107,114
从疑难解析的角度,针对浮力教学的难点,通过举例分析,达到准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目的,促使学生在浮力的学习中认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阶段,“浮力”这部分内容是重点,是学生力学部分一个比较大的坎儿,而“浮力”这一章的核心内容是“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浮力问题的解决中,由于缺乏对“浮力的形成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两个问题透彻的理解,导致认知模糊,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和错误:有部分学生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体积大小直接相关,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有部分学生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密度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有部分学生认为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一定相等。这些认知上的误区都是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认识不够深刻导致的,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这些问题搞清楚,那么如何深化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呢?就该话题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教学.  相似文献   

10.
对新教材第一册(人教版)第十二、十三、十四章的几点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常林第十二章浮力教学大纲对这一章内容的教学要求是: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对浮力积...  相似文献   

11.
廖东明 《物理教师》2002,23(8):22-23
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在初中力学中 ,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 .如果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就易出错 .为使学生理解透彻 ,本文对浮力难点的突破作些探索 .1 从实验上突破首先依照教材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即F浮 =G排=ρ液 gV排 .然后讨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由阿基米德原理数学表达式知 ,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而与其它因素 (如构成物体的物质、空心与实心、形状、放置方式、浸没时的深度 )无关 .认识这些“无关…  相似文献   

12.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的改进黄梅实验中学张流柱(436500)新编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十二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采用烧杯代替溢水杯,研究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能较直观地导出阿基米德原理,但也很容易地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为:浸入液体...  相似文献   

13.
陈永强 《西北职教》2009,(10):46-46
物质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在《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物理》物质密度的测量一节中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为探究实验原理,如结合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原理等力学知识可以为测量物质密度提供多种方法。用多种方法测量物质密度既能加深学生对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原理等力学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现将结合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力学知识对密度的测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在初二物理教学中,“浮力”一章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阿基米德原理又是全章的一个核心,它贯穿全章的各个部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阿基米德原理存在着许多误解,以至使教学工作受到影响.现在我们着重从浮力的定义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影响的角度来说明阿基米德原理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一些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中的“浸在”和“被物体排开”悟不透.笔者在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特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一、把塑料矿泉水瓶从中间(高度)截成圆图1柱体和带有  相似文献   

16.
浮力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要准确理解浮力的概念,并且能够利用所学的浮力认识通过实验来验证影响浮力的因素以及学会在实践中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分析如何结合浮力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考物理计算题中,在解决有关浮力的计算时,许多学生感到困惑,也是学生最易失分的地方。其实掌握好浮力的几个计算公式,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熟练掌握体积单位换算,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灵活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是解决有关浮力计算问题的关键。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误区一:物体排开了多重的液体,它就一定受到多大的浮力. 出现这一误区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突破方法:(1)必须向学生说明.原理中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只是指“浮力”与  相似文献   

19.
高延平 《考试》2009,(6):73-73,112
初学浮力,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不能深刻理解,因此,在具体问题中利用联想法简化问题,分步、分问题解决,无疑对学生的认识理解有帮助作用。本文借助一道典型的物理题,联想简化模型,层层深入,从理论推导和理论分析两方面对比印证,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金海 《考试》2002,(Z1)
有的同学在学习浮力时,由于对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理解上的不正确,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1.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小于液体的总重量分析:如果有这样一个问题:容器中有100N的水,能否对某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