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教师的培育不仅要关注其专业技能的成长,更要关注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内在诉求,积极探索青年教师“全人成长”思路,实施“三步四策”,以三维度厚植情怀、三层级同研共享、三工程引领需求、三项目优化机制,全方位多角度助推青年教师快速寻找适合自己的成长渠道,使其在自然、自觉的状态下激发潜在能量,提升专业素养,实现“全人成长”。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主体自觉是人作为主体的内在规定性,乡村青年教师的主体自觉是认同自觉、信仰自觉、实践自觉三种层次结构的辩证统一。当前乡村青年教师主体自觉缺失现象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认同自觉偏差、信仰自觉失落、实践自觉不足等方面分析乡村青年教师主体自觉的缺失机理。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乡村青年教师主体自觉的建构路径包括:引领成长动机,培育认知自觉根源;厚植教育情怀,夯实信仰自觉基础;完善各方条件,加强实践自觉保障。  相似文献   

3.
随着青年教师队伍的壮大,对其培养已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个现实课题,成为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决定学校内涵,关系学校兴衰的理念,把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作为学校每一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分析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状况,确定其成长奋斗目标,激励青年教师自我发展、自觉成长。还要认真规划,确定了实现成长目标的步骤和路线,把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速度。其次要做到制度规范,措施得力,确保规划落实到位,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再次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真正强有力的、持续不断的、有针对性的"引领",促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4.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当前教师个人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思考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合理规划专业发展,找准发力点,内外力相结合,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5.
青年教师职业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借助教育博客,可以优化成长方式,助推青年教师职业成长。文章从由“传帮带”的“单一式”向“开放式”优化、职业成长由“注入式”向“互动式”优化、教学反思由“零碎式”向“常态化”优化、教学资源由“零乱式”向“条块化”优化等四个优化阐述教育博客的助推作用。让教育博客成为博取众长的学习空间、开放交流的互动平台、教学反思的最佳阵地、知识积淀的管理仓库。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江苏教育》(教师发展)是一本助推教师成长的专业期刊,2016年12月《江苏教育》(教师发展)上,诸向阳老师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些书——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关键"》一文揭示了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规律:离不开教育教学中"关键事件"的助推与锤炼,离不开专业成长中贵人的提携与指点,离不开脉脉书香的滋养与充盈,当然也离不开教师自身基于教育情怀的专业成长的勤勉和自觉追求。"事"让教师  相似文献   

7.
乡村青年教师是乡村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乡村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整个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我国乡村教育正面临着青年教师流失、师资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对一位卓越乡村青年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与观察,阐释该教师成长为一名卓越乡村教师的过程,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原因分析,发现卓越乡村青年教师的成长是教师本身的职业韧性发展和外部生态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厚植教师自身教育情怀,基于学校环境创设实践共同体,基于区域生态构建教师发展平台,以促进乡村青年教师高质量发展,推动落实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李守辉 《湖北教育》2022,(12):21-22
<正>近几年,光谷二十五小为适应教学需求,引进了大量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的加入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青年教师也存在缺乏成长积淀、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为助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引导青年教师做好个人规划,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学校从课程化、专题化、多元化三个维度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9.
<正>本着“青年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青年教师兴则教育兴,青年教师强则教育强”的认识,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担了浙江省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该项目以入职三年内的新教师为服务对象,聚焦职初三年规培,在新时代基层真实场景中思考并研究中小学新教师成长成才的特点规律,构建了以“三阶·五路·九初·四进”为标识度的区域职初教师培训新样态,努力形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成果。一、多维思辨的整体架构中心将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与愿景导向,自觉运用社会学习、群体动力等理论,研究新时代中小学新教师成长成才的特点规律,务实扬弃、锐意拓创,以对区域教育质量及教师职业生涯双重负责的人文情怀,不拘一格、别具一格地助力新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10.
青年教师对于高等学校来的未来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对于青年教师成长的关心以及探求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方法、手段就一直成为高等学校领导以及高校管理部门思考和研究的核心课题,本文试就青年教师成长途径的相关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一、青年教师的自觉成长是青年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 我们知道,人的工作主动性取决于其自身自觉的能动性,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最关键的就是要形成青  相似文献   

11.
<正>立德树人,教师为本。近年来,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不断有新生力量注入,青年教师所占比例直线上升,成为了园所党建、团建工作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如何让“党建+团建”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导师”,锻造教师队伍,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是幼儿园党组织必须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寿阳县滨河幼儿园将党建工作与青年教师培养有机结合,多途径开展特色鲜明的“党建带团建”工作,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乡村青年教师是建设高质量乡村教育的根本保障。新时代背景下,乡村青年教师被赋予了乡村振兴的推进者、乡村文化的弘扬者、乡村儿童的引路人等时代使命,乡村青年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与地方知识兼具、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结合、教育信仰与乡土情怀共存的特质。乡村青年教师的培育可依托职前培养为乡村青年教师应有特质的生成蓄能积势,关注其职后成长,实现乡村青年教师应有特质的场域升华,同时多措并举构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的多元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3.
如何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在实践中,我们着重抓好三个结合,有效助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完整成长”是人素养全面谐和发展的身心状态,需相应的信念指引,以激发生命自觉,展开完整实践。“天人合一”传统文化蕴含完整、向善精神,可为生命自觉实践提供信念,通过精神与行为相互激发,情意知融通发展和生命自觉全面发展实现“完整成长”。但是,理智主义主导下,职前教师生命完整性常遭到割裂,表征为扬心抑身的学习惯习、有知无情的教育场域和情怀失落的文化资本。故此,培育完整生命需重新认识身体,践履具身学习;显现教育初心,融入情意教育;领悟师德情怀,培育谐和生命,以回应高质量教师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青年教师师德内化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青年教师师德内化机制建立的建设性意见,例如营造尊师重道的校园氛围,关心教师成长,加强师德理论与实践教育等,通过制度建设和载体运用,增强青年教师从业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幸福感,从而自觉将师德师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6.
徐栋 《河北教育》2009,(4):28-28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着学校的发展,每所学校都应格外重视。作为学校要了解每一位青年教师的特点,积极创设有利条件,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激励他们快速成长。当然,学校的氛围只是外因,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把青年教师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再加上学校良好的环境,青年教师的成长才能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要求逐渐提高,幼儿园要为青年教师创设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乐土,助推青年教师尽快实现专业成长:帮助青年教师调整心态,实现从学生到合格教师的角色转换;尊重青年教师不同个性,认同因人而异以人为本的共发展理念;建立青年教师组织群体,鼓励教师畅所欲言、相互促进、共同学习发展;为青年教师牵线搭桥,签订"青蓝合同",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教育要发展,教师的素质是关键,而青年教师又是整个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的接收能力、先进的时代意识、学习能力等都比较强,工作热情高,成长快。通过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青年教师的成才意识,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引导青年教师献身教育领域是当代教育发展趋势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正>为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2018年9月,高浪小学成立了青年教师发展中心。青年教师发展中心倡导"捧着一颗心来"的职业情怀,围绕"青春"主题,组织开展"青春·情怀""青春·引领""青春·历炼""青春·求索"等系列主题活动。从一手好字、一篇好文、一堂好课、一副好口才、一项特长等多方面入手,全员化、多元化、系统化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20.
朱正湖 《文教资料》2006,(35):60-61
青年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在他们不断成长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其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表现,即:重文凭职称,轻真才实学;重一官半衔,轻一线锻炼;重个人利益,轻奉献精神。必须通过“导”、“压”、“树”的方法,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态度,自觉投身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教书育人两付重担一肩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