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家国情怀”列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历史学科达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很多时候,“家国情怀”教育主要由老师说教式完成,学生参与度较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流于形式,学生无法产生共情和共鸣。笔者认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学习理论可以较好地完成历史学科“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在众多体验式学习方法中情思造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历史体验,在情境中感悟历史,并在感悟中涵育家国情怀,实效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教师研修网主办的“走向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教学变革”系列论坛暨课例展示活动中,浙江省戴加平名师网络工作室承担了其中主题为“‘家国情怀’素养涵育路径探索”的历史学科论坛,并为此提供了项目化学习课例“‘平湖抗战1937’纪录片制作”。不难理解,项目化学习和适切的选题只是为家国情怀素养的涵育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如何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效果,则有赖于正确的实施策略。在“‘平湖抗战1937’纪录片制作”这一课例中,笔者围绕涵育“家国情怀”素养的项目化学习策略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家国情怀既是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高中历史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教育教学核心内容之一。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既具备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思想道德,也能真正担当起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积极运用本地域的乡土历史资源不断丰富家国情怀教育内容,还要借此充分体现历史教育的内涵与价值,使学生能够在更多的乡土历史资源学习中形成浓郁的家国情怀,并实现精神层面的升华,为进一步发展历史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健 《江苏教育》2022,(27):60-62
“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最高层次的学科核心素养,一般蕴含在史料和历史事件之中。在高中历史统编教材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需要在教学立意、情境营造及课堂延伸等多方面下功夫:以“课魂”统筹,引领家国情怀素养“落地”的方向;以“情境”渲染,营造家国情怀素养“落地”的氛围;以“课程”延伸,拓展家国情怀素养“落地”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正>“家国情怀”是人民对祖国、家乡、民族、家庭的一种综合性的思想情感。《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家国情怀”列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强调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重要价值。初中历史教学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的教学素材有很多,笔者试以初中历史“明朝对外关系”一课的教学为例,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近些年,教育部全面深化课改,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方向,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这次改革的目的其实就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学校教育不是只有教学应试,还应注重教书育人。这也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最终归宿。在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也是高中教学体现育人的核心目标之一。所谓“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感,是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是对自我认定的价值观。“家国情怀”内涵丰富,并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关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不少历史教师存在困惑和误读。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居于首位,被称为“历史教育的根本归旨”[1]。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家国情怀是个人对国家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体现,更是植根于华夏儿女血脉之中的情感源泉和精神脊梁。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笔者试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复习片段为例,探讨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8.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在对历史的学习和探究中,具备一定的人文追求和社会担当。在当前世界近现代史本科教学改革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对世界近现代史本科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家国情怀”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具有价值关怀,还要关注现实生活问题,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使命。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及其养成,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师教育教学的新目标,以及衡量自己教学成果的新标尺。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都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家国情怀则是核心价值观在历史学科中的集中体现。本文将结合统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科书中的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探索家国情怀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强调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促进 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家国情怀存在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 传统文化之中,七年级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 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落实家 国情怀教育,进而形成强烈深厚的民族国家情感。  相似文献   

11.
<正>把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要目标已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五大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其中“家国情怀”素养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是历史课程育人功能的关键表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将学科实践类活动作为学习历史的载体,让学生学以致用,激发探究意识,也是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旨在通过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在涵养“家国情怀”方面的做法,谈一谈浅薄之见。  相似文献   

12.
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中的核心价值观。历史学科是家国情怀教育的主战场,因此每位历史教师必须肩负着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重任。本文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实施家国情怀教育,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11):15-16
伴随着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入开展,我国加大了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来看,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内,家国情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属于历史学习和认识等方面的思想、理念以及情感体现,可以将历史教育育人功能有效地体现出来。在新课标中,对于家国情怀的定义是增强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以及责任意识,尊重和了解各个区域的文化传统,而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既是社会的基本目标,更是满足国家需求的关键。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当代语境中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内涵。  相似文献   

14.
王倩倩 《天津教育》2023,(30):155-157
<正>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既揭示了历史教育和历史学科的本质,也是当前教师有效推进课堂教学的方向指南。如何在教学实践层面真正落实学科素养成为广大教师的追求。根据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的概念可知,开展项目化学习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合适的学习主题,这也是学习能否贯穿始终,取得预期成果的关键。为此,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文从三个角度探讨初中历史学科项目化学习主题选择策略。初中历史项目化学习是指教师选择具有真实性、探索性、驱动性的项目主题,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生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浸润,可以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的知识架构,培养关键能力。如何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渗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笔者试以“人民的解放战争”一课为例做一说明。  相似文献   

16.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并指出“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家国情怀直指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是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历史教科书是教师讲授、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家国情怀作为最高层次的核心素养,“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情感基础和理想目标”。因此,初中历史教学落实家国情怀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结合统编版教科书“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的教学实践,从“凝练教学立意”“凸显情境教学”和“关注现实问题”三个方面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要素,其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在教学实践中要打造基于核心素养的灵动历史课堂,超越"三维目标",确定旨在提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寻找教学主题和"课魂",培养科学的"历史价值观",运用情境体验法,打造高效灵动的历史课堂,要避免多元发散"历史解释",忽视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意义,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是对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回应。要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历史课堂须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发现,家国情怀的培育可以从三个方面寻找突破口:厘清家国情怀的内涵,完成培育目标由模糊到清晰的转变;建设主题学习模块,实现历史课堂与跨学科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融合;探索涵养家国情怀的有效路径,推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诸要素的融合与进阶。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14):129-130
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素养,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并且随着高中教育不断受到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者逐渐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家国情怀的研究策略,意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