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构建基于LDA的企业竞争对手识别模型,在海量同领域企业中精准识别竞争对手,剖析其技术发展领域,为企业制定竞争策略提供情报支撑。[方法/过程]首先,根据技术领域与目标企业下载专利数据;其次,将目标企业与相同技术领域企业专利数据合并,对专利摘要进行主题建模并借助LDAvis可视化工具与相对接近度计算识别潜在竞争对手;最后,借助LDA模型、困惑度与主题相似度计算潜在竞争对手技术多样化指数(TD)与技术专业化指数(TS),通过竞争力气泡图识别竞争对手类型,从而完成竞争对手识别模型的构建。[结果/结论]构建的企业竞争对手识别模型可以较好地识别出目标企业的竞争对手,并建议目标企业应积极对标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域,制定相应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中国已成为海外跨国公司人工智能专利布局的重要目标市场,探究海外跨国公司在华人工智能专利布局及竞争态势,有助于防止其在华进行垄断式专利布局,为中国企业和政府机构在长期性科技竞争中制定和调整专利战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从IPC专利分类视角出发,利用马尔可夫链和显性技术比较优势指数,识别海外跨国公司在华人工智能专利布局的演进特征和演变结果,运用结构相似度和结构调整度指数,衡量中国市场人工智能专利竞争态势。[研究结论]海外跨国公司采取了积极扩张的专利策略,不断扩大人工智能专利布局范围;布局重心由基础算法向基础硬件和垂直应用领域转移,形成了25个新兴领域和17个重点领域,部分领域持续发展成为较稳定的优势领域;中国同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人工智能跨国公司技术互补性降低、竞争程度增加,特别是与美国跨国公司的技术竞争最为激烈。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帮助企业明晰当前技术竞争态势,为其制定研发战略,实现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提出一种企业技术竞争画像构建方法。首先,从专利法律状态视角计算技术发展态势;其次,结合LDA和word2vec进行技术相似度计算用于挖掘潜在竞争对手;再次,构建“竞争对手—技术主题”二模网络识别竞争对手研发动向;最后,综合上述内容构建企业技术竞争画像。[结果/结论]以“云计算”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能够从技术发展态势、潜在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动向3个维度对企业技术竞争画像进行全景化描述,为其他企业进行技术竞争分析提供了普适性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4.
专利竞赛中的策略性技术溢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技术溢出作为一个策略性变量,研究它在专利竞赛中的应用和影响,讨论了企业主动技术溢出的策略选择,提出了企业在专利竞赛中的地位,由专利技术本身的搭便车和商业失窃效应所决定的竞争与合作偏好,是影响企业策略性技术溢出选择的主要因素.企业进行策略性技术溢出的战略目的,在于保护核心专利、破坏对手的专利地位、诱导相关企业的投资或误导竞争对手的投资.  相似文献   

5.
运用专利分析进行竞争对手跟踪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许玲玲 《情报科学》2005,23(8):1271-1276
专利是企业开展竞争情报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将专利分析方法应用到企业竞争情报实践中,可以帮助企业识别竞争对手、掌握竞争对手的技术特点及实力,还可以帮助企业推断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网上专利数据库方便了专利信息的检索,而相应专利分析软件的出现又使得专利分析更加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6.
利用Aureka分析软件的专利引证树和专利地图对国外薄膜太阳能领域的专利进行分析,并对日本半导体能源实验室的高被引证专利进行专利引证树分析,得到了被引专利的技术总体分布、技术发展历程、目标公司及竞争对手布局分析。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薄膜太阳能领域相关企业制定研发策略、寻求技术发展方向和规避专利侵权风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企业竞争与反竞争情报中的专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邵波 《情报科学》2006,24(3):361-364,372
对专利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策略、竞争对手评估、反竞争情报对策等,是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的角度,充分论述了专利分析的技术与方法,并对专利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企业竞争与反竞争情报中的专利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波 《情报科学》2006,24(2):235-238
对专利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策略、竞争对手评估、反竞争情报对策等,是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竞争情报和反竞争情报的角度,充分论述了专利分析的技术与方法,并对专利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文章以专利文献数据为基础,构建一套科学的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专利质量评价提供新的评价模型,解决专利质量分类预测问题,为我国创新主体提升专利质量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首先构建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基于Stacking思想的集成学习专利质量分类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基分类器以及元分类器两层结构,最后对人脸识别产业的专利进行质量分类并与其他专利质量分类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论]本文构建的最优集成学习分类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宏平均F1值达到了0.9942,整体上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此外,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先进性、技术稳定性以及保护范围对专利质量影响较大,在高质量专利筛选过程中应加大对这3个指标的评价权重。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在激烈的企业专利竞争中,率先在指定技术领域进行有效的专利组合布局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专利组合价值的准确评价对现有专利组合布局的有效性判断及未来技术战略的正确制定尤为重要。[研究方法]基于防御战略的视角,在专利组合理论和专利组合布局原理的指导下,对企业的专利实现专利组合划分,从核心技术实力和战略价值两个维度对专利组合价值进行评价,并使用BP神经网络得到最终的评价模型。[研究结论]以寒武纪专利数据为实例的分析表明:由该方案设计得到的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说明基于防御战略的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方案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周志刚  窦路遥  李毅 《情报杂志》2023,(12):144-152
[研究目的]融合协同过滤与链路预测对“企业—专利”关系进行系统而细致的逻辑表达,继而精准有效地识别企业潜在合作关系,有助于企业聚合技术资源并推动产业创新化进程。[研究方法]基于非晶合金专利数据构建合作网络,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专利文本的内容相似性,利用SM算法计算IPC号的类别相似度,使用SimRank指标和RA指标计算链路预测的路径相似度,随后借助权重预测算法构建以三者为基础的融合加权指标。将融合指标作为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输入,进而预测企业潜在合作伙伴。[研究结论]研究表明,融合协同过滤和链路预测的“链路推荐”算法预测平均准确率达到93.21%,较之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提升了2.42%左右。在非晶合金领域企业潜在合作关系预测过程中,由“链路推荐”算法得出的推荐结果能够为企业合作提供决策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基于专利技术—应用二维网络框架开展研究,有助于企业全面识别竞争对手,为战略制定提供情报支撑。[方法/过程]从专利技术文本和应用文本相结合的视角,提出基于文本信息分析的竞争对手识别框架。搜集和预处理专利数据,构建技术和应用的词汇文档矩阵,采用t-SNE方法开展降维和主题识别,构建专利技术—应用二维热图,结合焦点企业技术布局,识别直接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间接竞争对手。[结果/结论]以DHA技术领域为例,全面识别了雅培公司的多种竞争对手,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以2010—2020年我国1 516家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竞争的“意识-动机-能力”框架,将专利战略分为专有专利战略、防御专利战略和杠杆专利战略3种,探讨不同专利战略所导致的专利诉讼风险差异,同时考察焦点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强度、地方司法保护及政治联系3种外部因素如何通过影响竞争对手的意识、动机和能力调节其专利诉讼行为。结果表明:相比于防御和杠杆专利战略,实施专有专利战略的企业会面临更高的专利诉讼风险;市场竞争强度加强了焦点企业专有专利战略与其面临的专利诉讼风险之间的关系,而焦点企业所处的地区地方司法保护及其政治联系则会削弱上述关系;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够增强竞争对手对焦点企业专有专利战略带来的竞争与威胁的意识,促使竞争对手针对竞争信号发起专利诉讼。因此,企业要灵活选择专利战略以降低所面临的专利诉讼风险,特别是实施专有专利战略时需要提前做好应对专利诉讼的预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基于专利数据系统、客观地识别关键核心技术,有助于丰富关键核心技术的识别方法,帮助中国更加科学的实施战略布局。[研究方法]在界定关键核心技术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专利共类的关键核心技术识别方法。首先依据技术的共现度大小,筛选热点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技术相似度、技术影响力和技术增长潜力率识别核心技术和潜力技术,在此基础上,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以核心技术和潜力技术为节点,共现强度为边,计算结构洞并排序,选取排名前20位作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结论]以光刻技术为例进行案例研究,结果显示微生物或酶、光学元件、对表面涂布流体的一般工艺等技术是光刻技术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有助于中国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合理配置资源、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郭剑明  王婧怡  周云峰  袁润 《情报杂志》2023,(5):162-168+191
[研究目的]综合考虑专利节点度数及其邻域专利节点对(node pair)间的相似程度,定义并计算专利节点在网络中的结构重要性,从网络科学视角完善专利价值评价与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研究方法]基于专利四种基本引用关系构建专利综合引用网络;利用网络节点度数及其邻域节点对的相似度量化表征其局部网络结构重要程度,以此为依据提出专利节点重要性评价指标PNII,进行核心专利识别;从复杂网络视角,利用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SIR)计算专利节点的实际传播影响力,以此为判据比较PNII和其他网络中心性指标在不同传播概率和不同节点比例下的识别效果。[研究结论]结果表明,基于专利网络节点重要性的PNII指标相较一般的网络中心性指标更加科学,核心专利识别结果更加准确;基于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核心专利识别结果评价难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构建企业专利威胁预警的概念模型,完善专利威胁预警理论,为专利威胁预警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以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理论框架为基础,从产业环境角度辨识出能够影响企业专利威胁形成的关键因素,构建企业专利威胁预警的概念模型,分析其预警机理,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企业专利威胁预警的“E-L”模型可以从产业环境角度对企业所面临的专利威胁进行评估,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专利威胁进行识别和预警。  相似文献   

17.
廖成赟 《情报杂志》2021,40(1):71-78
[目的/意义]创新性是创业板企业的根本属性之一,专利能够较好地向外界传递企业创新情报信号。研究上市前发行人专利申请行为对提升专利质量和完善创业板专利披露制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使用合享价值度作为专利质量的代理变量,运用OLS回归方法,以我国创业板2009-2018年间上市公司专利数据为样本,对创业板上市前的专利质量进行分组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创业板企业上市前专利质量明显下降,在没有产业政策支持、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及同年上市公司数量较少情况下,专利质量降低幅度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企业竞争情报中的专利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分析专利信息已成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专利文献中的具体内容,阐述了企业进行专利分析的作用,研究了建立专利预警机制的方法,制定了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具体措施,最后给出了利用专利信息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时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识别潜在技术关系对企业寻找竞合对象、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提出一种融合专利类别与语义信息的企业潜在技术关系测算方法,有助于判断企业之间的技术重叠、补充和匹配程度。[方法/过程]首先,建立企业—IPC—专利文本三层映射矩阵,统计企业之间的IPC交集、补集等数据;其次,基于IPC和专利文本分别计算企业在类别和语义维度上的指标,实现在相同层级上计算企业的技术相似度和互补度;最后,计算技术匹配度,建立企业技术匹配度矩阵,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对24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单一维度的测算方法,可用于判断企业之间的技术匹配情况。后续将纳入科研院校等机构类型,深入挖掘机构之间的技术相似点、互补点,利用复杂网络等工具展示互补的方向性,并考虑扩展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该方法的情报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智能照明四大关键技术,编制技术分解表,制定检索策略,利用ISPatent专利检索分析平台从申请趋势、申请人、技术路线和竞争对手视角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控制技术和调光技术是智能照明产业专利布局热点;国外龙头照明企业引领创新,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全球智能照明产业关键技术走向成熟,专利申请进入平台调整期;中国智能照明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迎来新的机遇。最后,从产业转型升级、海外专利布局、专利与标准融合、跨界合作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