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正>2023年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又快、又准、又广泛、又好看地报道我国这一重大科技突破?新华社派出“融媒别动队”,前后统筹联动,记者蹲守四夜,实现报道全球首发、传播刷屏破圈、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2.
大科学装置在取得重大创新性科学成果、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因此,根据大科学装置本身及其科研活动创造性、复杂性、开放性、依赖性的特点,国家科学图书馆作为大科学装置创新性研究的文献支撑部门能否提供针对性、前瞻性服务已成为国家科学图书馆探索、研究的焦点。国家科学图书馆以"大科学装置"创新性研究的意义出发,努力实施图书馆业务流程的再造,逐步建立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灵活多变的学科化服务团队,深化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3.
经贸信息     
经贸信息我国拟建十大科学工程预计建设总投资14.26亿元据悉,中国科学院正酝酿在天文、高能物理、核物理、生命科学、资源环境、受控核聚变的同变辐射等7个领域建设10个科学工程项目,预计建设总投资14.26亿元。这10项工程包括受控热核聚变研究装置、大型...  相似文献   

4.
ITER计划,即"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实验堆",这一当今世界上最昂贵的大科学工程又被称为"人造太阳"。作为这一计划的七个成员之一,中国刚刚成立了新一届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一个针对未来20年中国核聚变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也正在着手制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意义]提出一套分析框架,可用于为大科学装置集群规划时装置的关联性论证提供参考等,有助于为大科学装置规划布局提供前瞻性的定量化参考,作为以需求驱动规划的补充。[方法 /过程]从科研成果入手,应用科学计量学方法,提出基于科研产出关联的大科学装置集群规划布局分析框架,包含确认分析对象、获取装置数据、装置知识分布描述、装置关联分析等流程与方法。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例,收集已布局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与同步辐射光源)与规划布局的大装置X在国际上同类型装置的论文数据,从多个层次分析其学科层面的内在关联。[结果 /结论 ]依托大科学装置发表论文数量持续上升;三类大科学装置均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不同装置的交叉学科存在差异;三类装置关联性不一,已有装置(散裂中子源与同步辐射光源)关联度高,存在可能的互补关系,大装置X与已有装置关联度则较低,如要布局建议还需要进一步专家论证。提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大科学装置规划布局提供前瞻性的定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6.
档案广角     
《湖北档案》2010,(6):1-1
人造太阳计划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是人类受控核聚变研究走向实用的关键一步,因此备受各国政府与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该计划涉及到全球60%的人口和80%的GDP,其预算总经费是100亿欧元,其中欧盟承担40%,其余6方(中、印、日、韩、俄、美)各承担9%。中国在2003年2月宣布作为全权独立成员加入该计划,这意味着中国承诺承担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工程总造价100亿欧元的10%,并享受全部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7.
研发工作是打造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制胜根本.从市场需求出发,研究频道定位;从传播规律出发,研发频道产品;从商业规律出发,研发频道运营策略是研发电视频道的三个出发点.只有借助科学的研发工具,制订详细可控的实践方案,电视频道的发展才能沿着科学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8.
近来,我国核物理界喜事频传:先是中科院合肥等离 于体物理研究所在国际合作上建成的HT—7大型超导热核聚变装置联合调试一举成功;随后是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国环流器新一号通过国家验收。中外核专家认为:这些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已走向世界前沿。 人类未来能源的主导 受控核聚变研究,是当代世界科技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而开展的主攻课题之一。它是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按人类意愿有控制地释放出来,用以发电。受控热核聚变将是人类下个世纪的换代能源,也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主导。 据科学家推算,目前作为人类主要能源的煤、石油、天燃气以及用于核裂变能源的铀,将在数十年至一、二百年内枯竭。同时,上述化石能源也是非常宝贵的化工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行波信号提取、高速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等相关技术的逐步成熟,多种行波故障测距装置先后被成功研发,国内外已有多种现代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投入实际运行。针对现有的测距装置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高压脉,中远,传感器以及信号采集的新的行波测距装置。  相似文献   

10.
封面反馈     
正@Heart灵犀:可控核聚变技术应该可以突破吧,据说可以永远解决能源问题。@老妖司令:一百年后的科技自然能让更多的东西转化成能源。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技馆在展示内容上往往以传播科学原理及结论为主,而忽略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深层次内涵,从而容易使展览虽然充斥着展品和知识,却难以支撑和诠释展览主题。如何挖掘展品的深层次内涵以更好地表达主题,进而提升科技馆的展教功能并深化科学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引入和展示科学史内容是一种有效途径。科学史内容将科学与人文联系起来,增强了科技馆展览的故事性、思想性和人文性,对深化展览主题和创新展示内容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礼赞共和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是中国科技馆2019年精心策划打造的一个主题展览,是利用科技馆独特的科普展教形式和手段进行科技成就展示宣传的成功尝试。本文通梳理展览策展思路,剖析了该展览在选题、展览目标、内容规划、布展和展品设计等方面收获的经验,希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国家战略背景下,为今后拓展科技馆展示科技成就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改变“自上而下”的传统模式,形成“以观众为中心”的展览设计机制,是当前许多科技馆感到困惑、正在探索的命题。厦门科技馆在“问问大海”展览的设计过程中,调研观众所关心的海洋问题,从“观众问题”中提炼展览主题、延伸展览内容、指导展览设计,并采用“基于展品的问题制学习”来设计观众的展览参观过程及教育活动,借助问题引导观众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探索知识、科学思考,发挥展览的科普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拉开了我国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孕育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重大科技事件、科学纪念日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当下,本文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科学家精神展”为例,探讨在科技馆中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的策展机制、展览策划与布展创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科技馆开馆30余载以来,科学与艺术在科普展览中从相互碰撞、两两融合到彼此借力、强强联合,最终珠联璧合、彼此成就的渐进过程,从教育学、传播学视角出发,提出了在展示内容和展示形式上加强科学与艺术结合广度和深度之思考,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更多合作途径、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理念融入展览全流程等对策,以期为促进科学与艺术在科技馆中的融合,达到科技馆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艺术修养的创新型人才之教育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优质教育资源是实现STEM教育全面整合、纵深发展的重要前提,是21世纪国际科学教育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外大科学装置机构积极挖掘自身教育价值,广泛开发STEM教育资源,具有以下特点:重视基础教育科学探究型资源的开发;以科学家为核心落实多主体合作开发模式;以课程标准为理论指导。与之相比,我国大科学装置教育资源开发存在以下问题:政策环境不充分;资助体系不健全;开发者意识淡薄;受众素养不高。未来科技资源教育转化应注重完善科技资源教育转化的政策制度;提升开发者与受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加强社会各界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鲍里斯·帕夫洛维奇·雅科夫列夫是俄国鸟类学家,曾在黑龙江的东省文物研究会所属陈列馆及天津北疆博物院从事自然史研究及博物馆管理等工作。他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为后世科学家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成果,更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雅科夫列夫在中国早期两座博物馆中的工作成就及研究成果,使科学与文化研究跨越了国界,得以更长久地发展。本文分别以雅科夫列夫在东省文物研究会所属陈列馆和北疆博物院工作的情形,阐释这位科学家为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为回顾百年党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中国科技馆自主开发策划了“赤子丹心——与党同龄的科学家”主题展览。该展览以1921年出生的各领域著名科学家为切入点,以科学家精神为主线,展示科学家们在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探索历程,展现其感人至深的爱国爱党情怀,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科学精神的传承。本文从主题展览策划的各环节出发,探讨总结了对于科普场馆人物展策划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归纳出儿童展览阐释的四种表达方式,即用于参与的体验设计、用于参与的探索设计、用于感知的符号设计和用于观察的视觉设计,尔后挖掘影响表达方式选取的儿童认知特征,并试图深入解读认知特征背后的教育动机,即0~3岁儿童重感官教育,3~6、7岁儿童重感性教育,6、7~11、12岁儿童重具象逻辑教育,11、12岁儿童重抽象逻辑教育,通过反逻辑过程推演出不同年龄段教育动机指导下适用的表达方式,以提升儿童展览的专业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加强国家能源科普能力建设,继续深化科普效果,助力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科技馆策展团队结合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新型展示技术,研发“同构能源格局”常设展览。本文从展览目标确定、技术路线设计、展览框架搭建、展品内容规划、展示形式设计和布展环境设计等方面探讨在科普展览中构建叙事知识链的方法,阐述能源展览在开发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以期对同类展览研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