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超重和失重”教学设计为例,展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多种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超重与失重,以及如何落实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颁布以来,高考物理情境化试题明显增多,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有效情境创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以“超重和失重”为例,对新课标颁布后2018—2022年间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以情境化教学设计和情境化实验创新为主要关注点,分三个部分进行综述,并对超重和失重的情境化教学提出一些想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情境化试题的命制和实施有助于突破“应试”评价思维困境,发挥语文学科“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语文学科为例,深入研究高考评价体系中的“情境”概念,结合情境参数理论,厘清高考评价体系中的情境类别,包含个人体验类、社会生活类和学科认知类等三种单一型情境,以及由同类单一型情境或异类单一型情境组成的综合型情境族。探析情境化试题之于高考评价乃至生命化自由学习的价值和启示,即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表现,从“见题”到“见人”的理念升华,以及从应试到育人的导向转变。  相似文献   

4.
徐鹏 《物理教师》2023,(8):61-63
常规的超重失重演示实验存在实验现象观察困难且只能定性探究.基于此,笔者用蓝牙力学传感器和智能手机在现有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既克服了观察困难的缺点,又能定量探究,让物理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体验.  相似文献   

5.
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是基于具体语言情境的.情境是语文学习和测评的重要载体.情境在测评任务设计中表现出单一情境和综合情境,要求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从而真正地体现出考生的语文素养.拟结合高考评价体系,探讨情境化测试题的试题方式以及具体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学生的实验和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分析现象,得出超重和失重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成因,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聚焦高中物理科学思维的培养,基于PBL教学模式设计“起锚—支持—隐退—组织”的教学环节,并以“超重失重”教学为例,阐述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8.
以“超重与失重”教学为例,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体验探究型教学,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借助身边器材,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物理场景,观察物理现象,引导学生从实验探究到理论分析,提高其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高考中多次出现与磁悬浮相关的试题。那么磁悬浮的基本原理是怎样的?它是靠什么悬浮的轨道上?既是悬浮在轨道上。又靠什么驱动的呢?高考试题怎么考查的呢?  相似文献   

10.
11.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超重和失重”为例,从“问题”“活动”“生成”3个维度构建物理高阶思维课堂。课前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利用手机、体重秤、便携式手提秤等家用设备探究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课上通过问题驱动呈现超重和失重的认识过程,区分超重和失重的方法,运用Phyphox软件测量手机对手掌压力的极值,推理压力为零条件下的手机受力特点并建立完全失重概念,并通过有关太空生活的问题深化对完全失重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以“超重和失重”教学为例,采用具体事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创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相似文献   

13.
“超重和失重”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也是教学研究的热点。从物理概念的特点出发,在“概念教学应首先回溯物理概念建构过程”的理念指导下,对“超重和失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供一线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教学课堂关注物理观念仅从物理本体观的角度出发,忽略了物理方法观、物理价值观和物理认知观.本文从广义物理观念的角度出发设计了新课教学模式,包括情境创设、问题驱动、线索提示、自主构建、交流合作、内化反思、迁移提升7个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物理观念,以“失重和超重”一课为例进行阐述,为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高中阶段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然后列举存在争议的两种特殊情况,最后分析得出界定高中阶段"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基于智能手机Phyphox软件及它提供的实验编辑器,编写了一个超重和失重实验程序,将作为研究对象的手机受到的拉力及其加速度的数据实时可视化,用图像形式完整保存实验数据,帮助学生理解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利用实时可视化超重和失重实验程序做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实验仪器简单、实验成本低,并且还可以突破实验场地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学生视角对学习路径的设计原则进行阐述,以“超重与失重”一节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经历知识发现的科学探究过程、将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中,为学生提供探索、建构、理解和发展的空间,以期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课堂教学,关注核心素养的发展且以思维进阶为主线的教学设计较为缺乏。依据SOLO分类理论,对学生的思维层级进行划分,借鉴基于心智模型进阶的引导式建模教学模式作为进阶路径,并结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对“超重和失重”的教学进行设计,在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模型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进阶与核心素养的渗透,为优化物理模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主要是通过各个模块不同主题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来体现与实施;粤教版教材在编写"失重和超重"时,考虑到了该内容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与价值;课程标准对"失重和超重"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和获取过程,并由此体现和落实育人功能;从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来体现"失重和超重"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以核心概念“超重和失重”为例,以“情境、问题”为导向,在真实情境和问题中引导学生亲历超重和失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在问题解决中完成对概念的深度探究并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