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人类对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寄予厚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抓紧新冠疫苗的研制.本文概述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核酸疫苗5种主要新冠疫苗的研发策略、优缺点及其最新进展.在已有新冠疫苗面市的当下,做好个人防护、切断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仍然是自我保护和防止疫情扩散的最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2019年新冠肺炎(COVID-19)出现以来,疫情已波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截至2020年5月8日,全球范围内已有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 767 744例,累计死亡病例259 593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最有效的方式是快速检测、隔离、治疗,可见新冠病毒的快速、准确检测是遏制疫情蔓延的关键技术手段。首先介绍了新冠病毒SARS-CoV-2结构及与生物体的作用机理,之后详细总结了目前新冠病毒SARS-CoV-2检测方法进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对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可能改进之处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对比+渲染,冰火两重天 病毒的威力那么大,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实在是太了不起了!那么,如果让你去写医护人员抗击新冠疫情的文章,你会怎么写呢?我们不妨以《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例,学学其中的对比和渲染手法,看看如何在"冰火两重天"的对比和渲染中,表现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一往无前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开始在全国肆虐,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1年来,在国家防疫部门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虽已持续向好,但境外输入和病毒变异压力仍然使得全国多地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弹,“新冠疫情常态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实验室作为高院校学习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如何在常态化疫情的基础上保证学生在实验室内高效、有序地开展科研、学习工作,成为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化学实验室为例,介绍其在“新冠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如何有效降低一线核酸采集医护人员感染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和心理压力,成为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核酸采样工作流程进行研究,梳理了咽拭子核酸采样的关键环节。我们设计了可大规模机动部署的移动式无人值守核酸采集站,可实现安全高效的自助咽拭子核酸采样。移动式无人值守核酸采集站的设计研究实现了自助核酸检测,安全性、便利性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感染风险,大幅度提升疫情防控成效。  相似文献   

6.
2020年至今,"家"和"园"被新冠肺炎疫情"隔离",曾经的"面对面交流"转换成了"线上云连线".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们尝试寻求家园沟通的新模式.我们在思考:如何增加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家园沟通频率,让家长和幼儿园走得更近?如何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孩子的在园一日生活,以消除因不了解情况而带来的焦虑?  相似文献   

7.
所谓忧患意识,就是居安思危、居危思亡的意识。忧患意识意义重大,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所不可缺少的品质与智慧。改革开放40年成绩辉煌,如何面对成绩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辉煌成就很容易让我们失去忧患意识。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忧患意识不足的恶果。社会上的忧患意识减弱也体现在教育之中,导致教育中讲成绩多、讲问题与挑战少。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再次提醒我们忧患意识培育的重要性,成年人与未成年人都需要忧患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8.
正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加快了世界格局的改变,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我国第一季度国民经济呈现负增长,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在经济领域的直接反映。从全世界范围看,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时间内还不会消失,其负面影响将继续显现。但无论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发展,中国需要稳住"三农",特别是保障粮食安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对中国乃至世界意义重大。2020年  相似文献   

9.
<正>主持人:在2020年修订的高中生物学新课标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内容被纳入课程体系,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安排的意义?李亦舒(河南大学卓越教师班):新冠肺炎相关内容纳入高中生物学课标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这体现了新冠疫情本身富含的教育价值及其与生物学科的契合性。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给世界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育部及时作出"停课不停学"的部署,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骤然爆发,病毒肆虐,中华儿女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疫情中,有两个城市令我感受最深。一个是疫情发现最早、受病毒侵害最严重的武汉,全国人民驰援武汉。  相似文献   

11.
市面上有专门给球鞋做清洗消毒的机器,不过,我经过调查发现,这些球鞋清洁机多利用紫外线或臭氧进行消毒,且大部分带有烘干功能,价格较为昂贵,性价比不高。另一方面,新冠疫情下,人们回家会洗手消毒,但一般不会对球鞋进行清理和消毒,这也是一个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从COVID-19疫情暴发到现在,全球确诊病例已超过1亿,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遏制COVID-19全球大流行,研究人员正在加速研发疫苗,研发时间由传统的15年周期缩短至10?18个月.疫苗是指接种后能使机体对特定疾病产生免疫力的生物制品的统称,COVID-19疫苗可以使人体对新冠病毒产生抵抗力.目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扩散,人类文明面临疫情的严酷拷问。对教育而言,其在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肩负什么样的使命与责任?学校课堂将向何处去?这些在常态社会中很少有人思考的大问题,在本次疫情中现实而尖锐地呈现在教育工作者面前。对这些难题的深度反思,有助于教育在返璞归真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艺 《小学生导读》2023,(Z2):48-49
<正>今年,我有幸读了《永远跟党走奋斗新征程》一书。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球暴发,一场全人类的抗“疫”战争打响了。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疫情传播速度更迅速,病毒更隐蔽,世界上一些国家先后“躺平”,任病毒猖獗。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伊始,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重大疫情席卷而来。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从这场疫情中能反思什么?由此能改变什么?下面结合几道原创试题,谈谈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一、坚定信心,增强政治认同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国内外出现了经济增速骤降论、通货膨胀失控论、中小企业破产论等论调。为降低疫情  相似文献   

16.
曾先林  陈霞 《四川教育》2020,(12):19-19
新冠肺炎疫情,成了阻挡师生重返校园的障碍。“学”不能停,“课”怎么上?学习内容(课程)如何安排?教学评价如何实施?有人迷茫失措,有人焦躁不安。在任何灾难与困境中,我们都能看到教育应有的状态——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下来读书,静下来思考,静下来面对,静下来担当,静下来勇敢前行。  相似文献   

17.
本节课以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开发为任务驱动,运用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解析新冠病毒自测试剂盒的基本原理,同时将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三者进行比较;同时以抗体偶联药物T-DM1治疗乳腺癌为例,展示了单克隆抗体的广阔应用前景,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数九寒天,一场由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引发的天津本土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阻断疫情蔓延,天津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决战决胜的号令,天津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迅速行动,协调联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与疫情搏击,用责任坚守护佑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年末始于武汉并不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自疫情发生以来,通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抗击疫情已取得明显成效,湖北省外新增感染数量连续下降,病毒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此次疫情来得很突然,可以看作对国家治理能力尤其是应急管理能力的一次突击检查。在应对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但也不能忽略其中存在的许多  相似文献   

20.
自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继续在全球蔓延,对世界卫生保健系统构成严峻挑战,造成严重破坏,并通过人类接触迅速传播。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烧、疲劳和持续的干咳,它威胁到我们全球社会健康系统的平衡。快速准确诊断新冠肺炎是掌握全球或地区确诊病例数量的前提,也是疫情评估和制定控制措施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也确保患者获得合理治疗,为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方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是目前检测病毒核酸最成熟的方法,但它存在很多缺点。与此同时,分子生物学诊断、免疫诊断、影像学、人工智能等多种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方法已经开发并应用于临床,适应不同场景和需求。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COVID-19患者。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常用于新冠肺炎诊断的多种最新检测方法,为新冠肺炎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