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振波  陈接新 《地理教育》2024,(1):26-29+33
如何保障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议题,本文基于美国课程与教学专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提出的逆向教学设计理论,选择“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例”,按照“目标—评价—教学”的步骤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以期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探索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成为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关注的焦点。如何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终生发展,是一线地理教师必须重新审视的问题。逆向教学设计“以终为始”,将教学评价前置,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追求理解的逆向设计呈现出“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的设计逻辑。问题式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文章分析了基于逆向设计的问题式教学的实施优势,并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从确定预期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设计学习体验三个环节入手,依托学习情境设计地理问题,细化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与迁移,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逆向教学设计模式具有“以终为始,评价先行”的特征,对于培育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起着积极的作用。文章以“水循环”为例,结合逆向教学设计的教育价值,阐述逆向教学设计的活动要求与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逆向教学设计等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理念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评价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是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一课为例,尝试将表现性评价引入到逆向教学设计中,通过分析表现性评价运用于逆向教学设计中的可行性,着重探讨逆向教学设计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是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而大单元教学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逆向教学的价值探索、原则建立和体系建构,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结合大单元教学和逆向设计挖掘出促进核心素养的生成、强化知识理解与迁移、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三方面价值。为更好把握教学设计路径,建立以目标为导向、评价设计先行、培养高阶思维三大基本原则。依据逆向设计原理阐明设计逻辑,确定学习目标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设计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创建学习活动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此满足大单元逆向教学培育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终为始”的逆向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设计的逻辑顺序,生本理念、评价优先、“评-学-教”一体化是逆向教学设计模式突出的特点。评价标准先行的教学设计模式切实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活动,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单元教学方案为例,围绕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进行实践,结果表明,“以学为中心”的逆向教学设计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程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逆向教学设计是将评价前置,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需要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设计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逆向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与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同向同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充分发挥高中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文章认为,SOLO分类理论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是新课程标准下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地理教学实践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作者以中国地理"华北平原"的复习教学实践为例,对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SOLO分类理论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设计有针对性的校本作业等进行浅析。此外,作者还在不断实践和探究中,尝试利用SOLO分类理论帮助学生发展地理思维和完善思维结构,形成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25):144-146
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它指引地理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本文从地理核心素养内涵出发,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如何融入。  相似文献   

11.
逆向教学设计以核心素养为指向选择教学目标,采用合适的评价标准,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本文以《鸿门宴》一课为例,在阐述逆向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上,探索了逆向教学设计在课文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核心素养教学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学为例,结合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特征,对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活场景元素引入、任务驱动模式使用、课堂互动交流加强、课外实践作业设计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旨在以此实现学生人地协调观、学科思维能力、区域认知力、地理实践能力等发良好培养,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林子 《辽宁教育》2024,(5):23-27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单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可通过逆向设计的方式,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采用问题导向、评价先行、学科融合等教学策略进行逆向设计,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和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地理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地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遵循地理核心素养导向,以“如何为千年古镇做好小导游”为单元主题,围绕情境创设、达成目标、核心任务与问题链、评价方案等方面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反思,旨在为一线教师开展地理大单元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0位优秀地理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以探求他们眼中地理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通过调查发现,地理教师核心素养由师德素养、地理素养、教学素养和发展素养构成。师德素养包括师德规范和教育情怀;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思想、地理方法和地理情感;教学素养包括教学知识、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发展素养包括学会学习和反思研究。地理教师有必要重视地理教师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中的学科独有成分,发挥地理教师核心素养体系的整体功能并形成合力,发挥地理教师核心素养在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巨文娟  李晓刚 《甘肃教育》2022,(12):119-122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有效推进地理教学改革,在设计教学时从各个方面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为例,将乡土地理资源融入地理教学,探究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案例为依托,以探究为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促进学生的区域认知、地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东北地区湿地可持续发展”教学为例,论述从课标解读、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高中区域地理复习课教学设计的方法,以提升问题式教学的成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深度学习指向核心素养的价值内涵,是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融合深度学习路线、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型2.0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了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框架。以“曲线运动”单元为例,对框架进行解释,明确了单元学习目标、单元评价体系和单元学习活动的设计要素及步骤,以期为深度学习视域下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初中音乐学科传统教学设计的方式往往只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浅层认知,长期以往不利于学生学习及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需改变原有教学设计手段,设计需指向深度学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站在大单元的角度,采取逆向思考的方式进行设计。基于逆向设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推进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核心素养的三层四维体系与素养的生成过程,探讨地理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间的关系。结合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层次关系,以“水循环”为例,总结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目标可以从课标要求、三维目标、知识要点和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