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定教学立意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举措。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合理的教学立意能够帮助师生在繁杂的历史知识中聚焦主题,生成历史核心素养。基于历史学科的思想性与人文性特点,教师确定立意时可突出“人文”特点,并将“人文关怀”作为教学立意。这种立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也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精神提升,有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对此,本文将结合“对外开放”一课探讨“人文关怀”视角下的历史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阐述方案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课程标准的重新编订,要“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可见,发展核心素养是课程标准的核心灵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教育方面的具体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转变,学科核心素养日渐成为教学与评价的导向标准。近年来高考试题从“能力立意”转为“素养立意”,其价值取向逐渐向学科核心素养靠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基于地理学科本质属性凝练出四大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是学生认  相似文献   

4.
<正>以“一核四层四翼”为核心的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构建起了学科素养导向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推动着高考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变革。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体框架发布以来,高考命题便呈现出明显的对学生核心素养考查的趋势。因为思想政治选择题的分值占思想政治学科试题总分值的近二分之一,所以要想在思想政治学科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重视选择题解题能力的培养。从高考“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这四个层面考查要求看,要培养选择题解题能力,就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面理解核心素养以有效设计课堂教学,有助于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锤炼历史思维能力。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使其学会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借鉴历史,笔者试以“两次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为例做一说明。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高中教育正处于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的“三新”时期,评价理念从“知识立意” “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考复习、组织教学时“基于素养,创设真实情境;基于结构,加强关联教学;基于本质,开展深度学习”,以减轻学生“拼题海、拼速度”的负担,真正发展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有效服务于高校选拔人才的需要,切实引导高中教学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正>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教学设计与问题情境引导下,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究参与,获取知识、培养思维、提升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因此,在现行教育领域强调课堂须融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当下,得让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来。本文拟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探寻新航路”一课为例,在实践中探讨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教学设计思考。  相似文献   

8.
以“新冠疫情”主题课为例,从目标重整、情境创设、问题聚焦、活动设计、素养浸润5个方面进行初中生物学主题课的实践研究,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训练学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并达成从知识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转变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刘晶晶 《教师》2022,(25):57-59
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落实是中学历史教育的核心,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项目式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文章以“改革开放续华章 青春奋进正当时”一课为例,通过项目开发背景、项目开发过程、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部分的研究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教材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期为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学背景分析1.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历史学科兼具逻辑性和人文性。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基于历史演进的逻辑,  相似文献   

11.
<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历史课程的目标。高三历史复习课在结构设计、内容选择、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要始终以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任务,这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也是高考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历史命题指导思想先后经历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问题立意,到素养立意的发展。新课程高考实施后,就提出素养立意的口号,考试大纲明确写上“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所谓历史学科素养,是一种比知识掌握、能力培养、问题解决更加宽泛、更高屋次的学科修养。即在教学实施和高考命题上,突破教材观的局限,体现历史课程观或...  相似文献   

13.
初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全动力教育”理念,构建“全动力”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五动”观察评价、教学诊断评价和学习质量评价来评价和引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促进教师发展,培养学生的四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立意统摄下的选材与设问,是“双新”背景下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和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为例,对立意统摄下的选材与设问作了初步探索与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解读课标和教材、关注初高中衔接、化用学术界成果等方式,确定教学立意;基于教学立意进行选材和设问,让学生在围绕核心问题思考和突破的过程中生成对于历史内涵的认识,进而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命题立意要从课程性质、时代要求和学生发展三个主要维度体现考查核心素养。“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思想政治素养立意命题初见端倪。从思政课素养立意命题现状检视入手,深化素养立意命题的价值意蕴,揭示素养立意命题的样态要素,探寻素养立意命题的应然进路。  相似文献   

16.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从五个方面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1]。课标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指出,基于“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要挖掘教学内容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设计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等。化学史承载着化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发展及演变过程,是兼具教学价值与素养价值的真实情境素材[2]。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英语学科提出了明确的育人要求,英语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然而目前,由于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对课标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在落实课标要求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小学英语教材与绘本融合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提出从四个方面改进落实育人目标:重构并整合英语课程内容,优化学科育人资源;明确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凸显学科育人价值;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优化学科育人路径;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确保学科育人目标落地课堂。  相似文献   

18.
王娜娜 《教育》2024,(8):94-96
<正>教育部于2020年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本次课标修订的重点在于“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导向,彰显学科知识的核心素养发展功能”。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五个方面,每个素养对应着学生在完成该阶段该学科的学习后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立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同时,化学课程充分发挥了在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蒋智能 《广西教育》2023,(16):61-64
本文以“认识面积单位”教学为例,论述量感素养的培养需要经由“量”的认知发展最终实现“感”的能力提升,提出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经过初步感知、稳步发展、实践延展三个教学实施步骤,逐渐培养和发展学生量感素养的具体策略,包括:通过课前自主探究,唤醒学生生活经验,聚焦课堂新授内容;通过课中多维认知,拓展学生活动经验,发展学生量感素养;通过课后综合实践,增强量感体验,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接替三维目标成为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指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史料实证作为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其内涵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可见,史料实证素养强调学生通过对史料的辨别和分析,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增强实证意识,最终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本文以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为例,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