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教学亦是如此。“我”“真”“美”是本人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中总结出的三字“经”。“我”字体现的是以我为主体的写作理念;“真”的情感是写作的动力;“美”的语言则彰显出个性。  相似文献   

2.
储成俊 《学语文》2002,(3):54-54
一、情感要真。情感要真,指的是作者要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真情实感。这是从“真”的角度对情感提出的要求。作文是情感支配下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感情。“为情而造文”,这是古人总结的写作经验,“为文而造情”这是现在中学生的通病。  相似文献   

3.
以文字形式表现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感情,只有同时做到两点,才是真切的、活生生的:一、作者的写作活动,首先是真实的心理活动;二、描写他人,刻画他人,首先应该体察该人的真实思想、真实行为。有一个常用词,叫作“真实”。以此要求作者,就是要忠于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要求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表现、描绘,就是要写得真实。有人问,在写作中什么最难?回答是:写像了最难,写真实了最难。“真”与“实”不是同一个概念。写“真”了,难;写“实”了,尤其难。“真”是指外观上的“大概”准确;“实”则是指内在的、精微的准确。对所爱的人和事,自以为爱得很“…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作文“语言痛苦”的现状、原因及克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写作文,最令他们高兴的是写出了一篇赏心悦目的佳作,得到同学的认可、老师的赞扬;最使他们痛苦的莫过于拿到作文题后,一堂课写不出几句话。后一种情形,说明了中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是“有话说不出”。怎样帮助他们超越“语言痛苦”,走入写作的“自觉”境界,这无疑是广大语文教师应该加以研究的。本文拟从学生的写作现状出发,剖析产生“语言痛苦”的原因,提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5.
赵小莉 《作文》2023,(16):51-52
<正>作文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更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作文质量不仅取决于学生基础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夯实程度,更取决于学生对事物的众多看法。为此,中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需要重视强调作文的“实”与“活”,引导学生将个人对事物的真实想法融入作文写作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热情,助力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高效培养与锻炼,最终在作文教学中有效体现“实”与“活”的教育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文字形式表现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感情 ,只有同时做到两点 ,文章才是真切的、活生生的 :一 ,作者的写作活动 ,首先是作者的真实心理活动 ;二 ,描写他人 ,刻画他人 ,首先是体察该人的真实思想、真实行为。有一个常用词 ,叫作“真实”。以此要求作者 ,就是要忠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以此要求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表现、描绘 ,就是要写得真实。有人问 :在写作上什么最难 ?回答是 :写像了最难 ,写真实了最难。“真”与“实”不是同一个概念。写“真”了 ,难 ;写“实”了 ,尤其难。“真”是指外观上的大概上准确 ;“实”则是指内在的、精微的准确。作者提…  相似文献   

7.
“话题作文”是中学生经常遇到的作文形式.它广阔的写作范围,自由的写作空间,更有利于学生感受生活、张扬个性、抒发情感并可选择自己能驾驭的表达方式行文.使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文写我心.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和才能。但要写好“话题作文”也并非一件易事。由于“话题”只提供了一个写作的范围,而材料的遴选、题目的拟定、写作方法的运用,文章主题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8.
<正>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结合小学习作教学实际提出了“真我写作”教学观,并与语文同仁共同开发了“真我写作”课程。经过较大范围的推广和验证,“真我写作”教学观指导下的写作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开发写作课程,写出“真实生活”“真我写作”的“真”聚焦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就是要求学生努力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接。要让写作与生活深度融合,凭借空洞的理论是很难取得效果的,而开发以真实生活、个性特征为基础的“真我写作”课程无疑是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刊登了孙如明老师的文章《高考作文评价应淡化或删改“有文采”》。孙老师指出,语文教师和学生对“有文采”趋之若鹜,追求“有文采”成为写作的时尚,并认为“在如今中学生的写作实践中,重视文采却成了忽视思想和情感的借口,并导致了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练习作文的目的是为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需要。但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作文的这种功能 ,单纯从考试的需要出发开展作文教学 ,使学生作文陷入“概念化”的泥淖 ,挫伤了学生作文的信心和兴趣。其实 ,学生的任何一种创造性活动都是内在需要的集中体现 ,写作亦是如此。因此 ,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从体会写作需要入手 ,使作文练习成为实现学生自身需要的有机载体。一、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需要“言为心声” ,作文应是学生表情达意的一种工具 ,它与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最真实、最朴素的联系。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走入学生…  相似文献   

11.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断言:“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这句话,我想每个中学生都能理解。那么何为“童心”呢?它是小孩子的幼稚想法,还是人类贪玩的个性?它对我们如今的写作又有什么帮助呢?初次的悸动李贽认为,童心需要百分之百“真”,杜绝一丝一毫“假”,是“最初一念之本心”。我们从幼儿起始,一天天长大,心也从童心一天天扩展。成熟是守住本真而变得更好,并非舍弃本真而顾此失彼。如果丢失童心,便会丢失真心;丢失真心,便不再是一个真人。  相似文献   

12.
林仁杰 《新教师》2022,(9):89-90
<正>一、日记画教学中“话”“画”交融的意义绘画与写作都是情感表达及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小学阶段,以日记画为载体,将绘画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话”“画”交融,其意义主要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与美术学习兴趣;有助于打破学科边界,促进课程的综合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绘画”与“写话”相结合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叙写“我”的经历,描画“我”的个性,阐发“我”的议论,倾诉“我”的情感,这是我们每个中学生在写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可以这么说,以“我”为写作对象和内容,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永恒主题。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明显加强了叙写“自我”的比重。按理说,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坚决反对千文一腔、没有真实情感、胡编乱造的“八股作文”。中学生作文,应回归写作的本质,返璞归真,紧密联系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原汁原味地写出中学生的“生活状貌和感受”,从而写出个性和新意。那么,我们如何再现“生活的状貌与感受”呢?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呈现复杂性。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工作,应该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吸取《中庸》核心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庸》中"诚"的思想不仅推动着当代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从偶然走向选择、从实然走向应然、从外化走向内化,而且诠释着它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写作,最能体现语文综合素质。生活经验和人生信念,调查和采集,立意和构思,字词句和篇章结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等等,均可在写作实践中得到检验与显示。当前,我们正在强调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抓好写作教学乃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读与写,灵犀互启,密切相关。实实在在地、意荡神驰地阅读一些名篇名著,可以使中学生拓展胸襟,开阔眼界。审美眼界高了,自然会带动写作实践,把文章写得更新、更美、更有内涵。世界上没有什么“眼低手高”,时常见到的倒是“眼高手低”。“眼高手低”是好事,只要付之于“勤”,那“手低”终会变成“手高”,与“眼高”相适…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刊登了孙如明老师的文章《高考作文评价应淡化或删改“有文采”》。孙老师指出,语文教师和学生对“有文采”趋之若鹜,追求“有文采”成为写作的时尚,并认为“在如今中学生的写作实践中,重视文采却成了忽视思想和情感的借口,并导致了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下降”,还从提倡“有文采”不切合中学作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本文中,笔者从自身对儿童写作的理解和实践,尝试对儿童“前写作”“写作”“后写作”这三大状态的“共时性内在机制”进行具体探讨,力求对儿童写作的微观结构有一个具体明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作文评语中的情感渗透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体现出‘诚’、‘真’” ;“体现在与学生同喜乐、共哀怒” ;“谈心是情感渗透的一种最佳方式” ;“体现在评语用词委婉、态度平和”上。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写作不同,跨学科写作重视创设真情境,触发真情感,写作真生活,使学生乐于交流、善于交流。支架搭建是实施教学的关键,多元评价是有效教学的杠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