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中科学解释类试题常具有“测量目标清晰、情境材料真实、设问逻辑明显”等特点,教师通过有意识训练学生的图文阅读和问题表征能力,帮助其突破审题障碍,同时引导学生尝试构建结构化、体系化的知识网络,突破分析表达障碍,解决初中学生解答科学解释类试题存在的“提取信息能力弱、证据意识不强、科学推理逻辑不严密、表达生物学观点完整准确性差”等问题,从而提升初中生科学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2.
统计分析2023年高考理综卷物理情境化试题,发现新课标卷全面考查了两类情境的六小类内容,这些情境化试题(问题)源于自然现象、生活生产、科技发展、科学探究等真实材料,能有效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落实教考衔接,对以“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为主题的教材情境化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情境认知理论对生活实际问题的关注与高考试题体现实践应用性要求具有内在契合性。基于情境认知理论,从应用性情境“物质资源”“空间尺度”“任务类型”和“水平层次”四个维度对2021—2022年广东卷地理应用性试题情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考地理应用性试题情境以国家与社会发展层面的生产类情境为主;聚焦于中小尺度区域的现实问题;重点考查区域特征描述与原因分析;综合情境占比最多。  相似文献   

4.
贾妮  孟宏哲 《教学考试》2024,(15):61-65
<正>情境是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考查的载体。《高考评价体系》中的情境可以分为两类: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其中,学习探索情境往往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的探索过程,试题能够涵盖学习探索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后简称为“科学探究情境”)是学习探索情境重要来源。基于这类情境命制的试题,信息载体丰富,彰显学科特质,以信息处理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为考查点,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考试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文章对高考数学“学习探索情境”试题进行深入剖析,揭示新高考“问题探究”类试题的基本特征,给出关于“问题探究”类试题价值取向的教学启式.  相似文献   

6.
张明林 《教学考试》2024,(16):34-37
<正>在新的高考评价体系下,“无情境,不命题”情境化试题就是以材料情境为载体编制的试题。这类试题情境以引出学科任务问题、刺激考生作答反应和完成特定学科任务作为依托,是测试考生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高考情境化试题对关键能力的考查是通过材料情境与学科任务的内在链接,把学科必备知识与“生活实践情境”“学习探索情境”衔接起来,着重考查考生迁移运用学科必备知识的认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情境化试题已成为国际科学测评的主流导向,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转变评价体系的大势所趋,培育核心素养的必然之举,实现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从结构组成来看,情境化试题应包括“背景”“任务”“问题”三大显性要素;从价值追求来看,情境化试题应内含“学科知识”“学科素养”“学科能力”三大隐性要素。情境化试题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境素材的选择,还要注意命题各要素之间的高度融合,并规避试题命制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8.
高考对于教学具有反拨作用.通过分析2023年六套高考数学试卷中的现实问题情境发现:2023年高考数学试题兼顾五类情境的设置,展示了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中多方面的联系;高考试题愈发重视现实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以及用数学结果解释现实世界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增强意识,重视情境类型价值与情境在问题解决中的两个作用;优选资源,注意不同类型情境资源与高水平情境资源的选取;改进教学,引导学生亲自经历“现实”与“数学”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运用PISA 2015科学素养评估框架中的“问题情境”分类指标对新加坡2006—2015年O-level生物学试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情境”试题比例最大;“个体的”情境试题比例其次;“全球的”“国家的”情境试题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实验的”情境试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些特征可对我国生物学试题情境的命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的高考命题指向的是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对试题的命制提出了8个要求,其中第6个要求是“试题的情境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性、真实性、探究性或开放性”,第7个要求是“试题的编制要科学、规范。”不过,对于高中生来说,有些问题也没法真的完全基于真实情境命制。通常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正>情境是链接试题的切入点,是实现高考评价体系考查的载体。而情境“指的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情境活动’是指人们在情境中所进行的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活动”[1]。据此推知,高考试题情境包含了“情境”和“情境活动”两类,但他们的前提都是真实的,因为只有真实情境的试题,才能够考查出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核心素养水平。近年来,真实情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热点,并普遍应用于素养导向的高考试题中。  相似文献   

12.
<正>一、问题提出化学原因分析类问题指的是以试题中的信息(文字、图表)和已有的中学化学知识为基础,运用概括归纳、逻辑演绎、比较分析等科学思维方法,经过逻辑推理后,用文字解释真实实验研究情境中产生各种结果的原因。解决原因分析类试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更需要较高的化学学科素养,还应具备一定的阅读和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新高考评价体系明确规定,高考试题应以情境为载体,实行情境化命题.所谓的“情境”其实就是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某种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为充分发挥高考试题的育人功能和引导教学作用,促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高考命题会逐渐扩大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度,情境化试题必然会大量出现在高考试卷中.由于情境化试题具有“情境设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信息呈现的多样性和关联性、试题条件的相关性和隐蔽性、问题解决的迁移性和拓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1 试题 特点方案设计型问题是近年中考数学试卷中的热点和亮点,此类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以及解决问题方案的设计和选择,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通过对此类问题的解答能使学生感受“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试题的情境会影响学生解决或解释问题的策略,国际大型教育测评都有很强的情境意识。学术情境以真实科学情境为背景,按照学术研究一般路径呈现信息,学生需通过理解情境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储备建构解决问题的路径,并且加以应用。学术情境试题的目标定位瞄准测评学生的科学素养,引领学生建构及应用知识。学术情境试题的编制策略可归纳为:(1)以隐含的方式创设科学问题;(2)融入真实的科学情境、梯度合理,并且遵循学术逻辑的问题链;(3)配置紧扣问题、跨学科、适度超前的新知识;(4)呈现支持建构、供给及时、多元互补的信息库。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是一种意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结合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的情景性、知识性以及应用性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教师要严格把控评价内容的设置,问题情境的设置,要坚持以生活实践为导向,重视问题情境与学生认知的联系,进而提高小学科学情境性试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春桂 《化学教学》2009,(10):65-69
1新情境试题的特点 新情境试题往往是以自然界、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热点,或以科学领域的某一最新科技成果,或以工农业生产中的某一原理,也可能是高中化学知识为“生长点”将触角引伸到未曾深入学习过的某一领域。以全新的知识为切入点把考生导向新情境之中,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作答,旨在启发学生用化学视角去关注社会生产、生活。关注科学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以人体生理与健康相关试题为例,阐述生物学中考试题在功能方面由“知识立意”到“素养立意”变化,在结构方面由“有什么”到“能怎么”“知识回忆”到“科学思维”“定量测量”到“定性评价”“简单呈现”到“情境化”等变化,体现中考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及创新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实验设计类试题是考查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的良好载体,在历年高考试题中从不缺席。学生对此类试题望而却步,主要原因是这类试题开放度高,学生短时间内难以找准作答思路,同时这类试题作答时要求语言逻辑严密、用词规范、叙述简洁。纵观近几年此类试题,都考查了学生运用教材实验的实验思路、方法或技术解决新情境下问题的迁移能力。本文分析2023年高考实验设计类试题,并提出专题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20.
胡桂琼 《教学考试》2023,(10):40-44
<正>自从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后,2020—2022年的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逐渐呈现出试题选材“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的特点以及试题设置“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的特征。下面,笔者主要针对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创新类试题的试题设置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这里所说的创新类试题,指2020—2022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中用新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