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芳 《教育艺术》2024,(5):79-80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的“新”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优化和“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两个关键概念的提出。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将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道德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涵盖历史、经济、人文、自然、生命健康。新课标中跨学科的提出,打破了单一学科的局限性,能够引导学生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系统学习。本论文结合人教八年级“宪法至上”单元教学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切实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升道德法治课堂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2.
法律、法理其本身内在就包涵了道德内涵 ,如果说在严格依照法律规则进行裁判的时候觉得在情理上还“心有余悸”而法外施恩 ,不仅违反了法治的理性精神 ,而且也不符合司法人员在诉讼中的角色定位 ,其最终有可能导致法治温情主义与道德主义的弊端 ,导致刑事司法不公。  相似文献   

3.
招敏 《天津教育》2023,(2):171-173
<正>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化的今天,小学道德与法治在德育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也愈来愈突出。因此,为在新课标背景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在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功能,新时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立足于教学实际,积极探寻更具创新性、更具实效性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鉴于此,本文将从深度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出发,对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探究思考,并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例,对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鲁蒙娜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86+190-186,190
本文依据美国法学哲学家朗.富勒在其着作《法律的道德性》中论及的法与道德的关系,论述了法律的内在道德以及法律与道德的密不可分性,并依据富勒的自然法理论所定位的八项"法治原则",阐述了正义是法律的道德追求,证据与证据规则在司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司法活动中程序制度的目标应是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自教材改版后,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在生活中对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使学生养成守法意识,明晰行为规则,自觉遵法、守法。其中,规则作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要求。如何能够更好地树立低段学生的规则意识,为今后的学习铺平道路,通过研究教材、课堂实践、反思总结,让学生去感知规则、反思规则、践行规则。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增加了劳动教育有关内容,对新课标增加的劳动教育内容进行解读,有助于找准“德”和“劳”的契合点,依托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等,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发挥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动指南,遵循了大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理念,凝练出五大核心素养,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在核心素养引领下,凸显课程目标设计的层次性和阶段性,课程内容设计的整体性和渐进性,评价体系的一致性和动态化。新课标的一体化设计为多学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为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8.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历经长期的实行,在各个层面都获得了很可观的成效,但是在新课标实行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慢慢发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着实有一些问题存在。文章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对探索有效提升课堂效益的方式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作为引领学科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本学科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素养目标和基本要求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全面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引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方向。结合“双减”政策要求,立足“新课标”修订的变化,围绕发展学生素养目标,从加强政治引导、重视道德与法治一体化建设及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探寻建立与“新课标”相适应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路径,以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0.
孟凡昌 《家长》2023,(31):79-81
<正>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实践的深入分析越来越重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本文聚焦于德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关系,探讨德育在增强学生道德认知、法治意识、情感共鸣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分析了新课标下德育实践的具体路径,旨在发挥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的青少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法治观念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素养要落地,课堂是主阵地。因此,教学设计要有高度,聚焦主题,素养引领;课堂教学要有深度,情境体验,任务多元。通过激情,培养法治兴趣,是培育法治观念的起点;通过明理,学习法律知识,是培育法治观念的基础;通过增信,涵养法治思维,是培育法治观念的核心;通过导行,明确行为方式,是培育法治观念的归宿。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为教师更新课程理念、改进评价机制、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指导方案。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以新课标为基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充分发挥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功能。创新任务设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理念,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大单元教学实践也在不断推进和发展。基于新课标,立足大单元教学,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因、特征和路径展开研究,是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育人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作为教与学的首要环节,是具体教学活动的“方向标”和“指南针”,具有导教、导学、导评的重要功能。随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分析新旧课标对教学目标设计的不同要求,探索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主题”和“议题”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喻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议题式教学新走向——主题内容的议题式建构。这一新走向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积极寻找主题与议题的融合之道,厘清主题内容议题式建构的认知进路。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标"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要想做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至关重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认真加以改进。本文就如何做好"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进行了研究,不仅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而且也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了“八个相统一”的课程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总目标。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通过创设不同教学情境,依托议题式教学和辨析式学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以致道”到“行义达道”。  相似文献   

18.
图门苏和 《成长》2020,(4):93-93
在现代社会中,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道德与法治社会是现在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是着重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构建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小学教师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符合学生认知的前提下,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本文就对如何创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朱荣峰 《考试周刊》2024,(13):127-130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此原则下应及时转换教育思想,明确课程的设计应顺应教育发展、时代发展,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视为教学的重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在良好的法治道德氛围中茁壮成长。文章立足于对新课标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分析,探寻资源整合、平等对话、情境激趣、拓展教学、深度实践等教学方法,致力于搭建高效课堂,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行动依据和指南针,实现课程育人神圣使命,需要教师自觉践行新课标。道德与法治主题情境探究教学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优化教学过程,凸显素养导向,保证育人方向;凸显主题呈现,优化育人内容;凸显情境创设,创新育人载体;凸显学科实践,拓展育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