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多读多写”成为提升语文素养的一大法宝,但是不是只要多读就一定能提升语文素养呢?如果不注重阅读的方式,可能效果不大。只有注重阅读后的积累、运用,最终积淀、内化成自我的“知识建构”,语文素养才能在阅读中提升。对于“以读促写”的“过程”,要成就初中生写作,有效的“阅读”方式离不开“批注式”阅读、“摘抄式”阅读、“复述式”阅读和“仿写式”阅读。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入”,表达是“出”,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目前有的学生阅读量虽不少,但表达能力却没有得到提升。为此,教师要从学生阅读的质量入手,进行深入反思。在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整本书的阅读指导,通过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进行师生共读、引发认知冲突等途径,引导学生对思辨性话题展开深入思考、探究,使学生获得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张欣 《现代语文》2010,(12):47-48
2010年夏,“深阅读”和“浅阅读”的话题因进入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而引起热议。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受到冲击:读屏代替了读书,读博客代替了读经典,读故事代替了读思想……“浅阅读”、“轻阅读”、“快餐式”的阅读成了流行风景。  相似文献   

4.
所谓“评析式阅读”,就是学生根据课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有的放矢的评议、分析和鉴赏。评析式阅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它不仅是理解所读内容的手段,也是训练语言和思维的手段,是由“学习读”通往“学习写”的桥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评析式阅读呢?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利用支架式教学理念,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抓住要点设计问题,搭建“探究式问题支架”;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搭建“兴趣式支架”;选好范例,搭建“示范式支架”;借助多媒体,搭建“影像式支架”;创造实践机会,搭建“实践式支架”;为学生阅读整本书提供方法和途径,使其读有兴趣,读有方法,读有收获。  相似文献   

6.
杜凤飞 《教师》2010,(36):96-96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黾,我们把有创意的阅读,简称为“创读”。“创读”与“实读”是阅读的两种方式。“实读”,即实实在在地读,努力读出文本的本来意思,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这是一种“再现式”的阅读。  相似文献   

7.
“基于心性品德涵养的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研究”,引导被试学生亲近名著,拥抱经典,饶益身心。首先重新认识书本阅读对于人们完善德性、增进福祉所蕴涵的终极关怀要义;据此而实行阳光阅读,规避负面阅读、无谓阅读等可能招致的心灵污染和光阴虚掷;且能高扬信念,端正态度,善施策略,对字纸书本代表的人类文化给予应有尊重,加以高效摄取。从而达成“读好书,好读书;读善书,善读书;精选名著,整本摄取;以读引思,读思济用”的效用预期,促进被试心性品德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阅读的乐趣源自哪里呢?它源自“合作”式教学,我把它命名为“五读法”。即参读、美读、比读、议读、笔读。“五读法”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共享阅读带来的乐趣确实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发展理性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 的基石,高中生物学科教学需要重视阅读教学。本文从个人阅 读基础和阅读成果的评价两个方面提供了“个性化主题阅读资 源库”建设、“问题纲要式预读”及“概念构图”等阅读策略应用、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多元化评价的应用四个角度,探讨将阅 读融合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期教学相长,促进学生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课程意义上的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学生如何读,教师如何导,成为推进整本书阅读的难题。实践证明,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能助力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在阅读整本书的预读、通读、研读、展示的不同阶段,为学生提供支架,助力学生读起来、读进去、读深刻、读出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红岩》为例,分享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具体做法: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产生“读下去”的心理期待;设计活动式的学习任务,明之以法,导之以行,让学生会读,真正潜心“读进去”,发现整本书的奥秘;阶段性交流与展示阅读成果,促使学生能主动“读开去”,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2.
泛读是广泛地阅读,也就是“多读”。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就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也是“会读”。上升到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读好”。三者中“会读”尤其重要,泛读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人生离不开阅读,但贵在把阅读变成“悦读”,让阅读的习惯成为“悦读”的嗜好。阅读,作为一种习惯,“要读书”固然重要;悦读,作为一种嗜好,“会读书”更加重要。读什么好,或者说读什么更有益?我以为,当然是美文,而且是“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在阅读教学中存在浮、浅、散、空等问题,提出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理念。“批注式的阅读”是传统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直接体现,与古之所谓的“评点”一脉相承。根据批注阅读所特有的优势,努力探寻批注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评价、抒情、感想”式等批注方法,将批注式阅读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并且将这种边读边思、边读边注的习惯纳入到日常的生活中,使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阅读指导教学浮于浅表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缘于思维训练的缺乏,要打破这种桎梏,应贯穿阅读思维的培养理念,通过“相持式”品读形成思维张力、“对阵式”比读构建思维格局、“溯流式”辨读进阶思维品质,构设阅读多重样态,形成阅读教学指导思维能力的训练场,丰富学生的阅读方式,发展学生的阅读情思,进而促进其精神成长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一、由“声读”到“默读”  传统阅读过程是“眼睛—文字—声音—大脑”。“声读”借助声音进行思维 ,弊病是 :不少学生看似一字一板 ,念念有词 ,实则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默读省却了“声音”这一环节 ,即“眼睛—文字—大脑” ,变“读”为“看” ,由“看”直接传递给大脑 ,通过内部言语机制读意而不读字 ,缩短了信息传递的路径 ,提高了阅读的速度。  二、由“点读”到“块读”  不少学生阅读时 ,一字一字地读 ,即“点读”。这种读法不但费时 ,而且很不容易把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联系在一起。初、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进行文学教育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了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要解决“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三个问题。在阅读的方式上,要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古典与现代结合和“顺情”与“逆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正>散文有一重要特点:形散神聚。笔者以为,散文教学,也可从"形""神"入手,引导学生出"形"入"神"读散文。这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二是阅读方法上的出"形"入"神"。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阅读理念上的出"形"入"神",是指在阅读散文时要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散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阅读散文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与情感,但阅读不只是为了"吸收"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教材中增加了“整本书阅读”部分,我们运用了织锦式阅读,即“章回联读、多元评价;点面结合、人才引领”的阅读策略,力求解决整本书阅读的瓶颈问题。梳理《红楼梦》情节,把握阅读层次;关注学情,让不同层次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收获;多元评价推进整本书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新教育实验旨在通过构建在线阅读共同体来丰富师范生跨界阅读的路径,加深师范生深度阅读的体验,激发师范生经典阅读的兴趣。新教育在线阅读共同体以强调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三专”理论为基础,以“自主协商、异质群体、在线社群”为组织管理方式,以“经典著作、以写促读、多元评价”为课程体系,形成了以“专家导读、个体自读、集体共读”为主要形式的共同阅读模式。新教育在线阅读共同体的已有实践表明,这一模式产生了教师教育的集聚效应、互惠效应和共生效应,在师范生的经典阅读、专业写作、职业认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