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芳芳 《教师》2023,(24):9-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需要一代代人传承和弘扬下去,如何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近些年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的目标高度耦合。文章主要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必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更有利于优化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该课程教学资源,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唐诗宋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极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将唐诗宋词融入其中,必须坚持继承与扬弃的统一、价值引领、主次分明等原则,通过融入课堂教学、开展第二课堂、拓展实践教学、激活诗词地理游学等路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具有辩证关联性。高校学生群体对新事物的追求、当前物质条件的跃升转变以及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普遍传播,造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代际困境。实现对这一代际困境的消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是实现有效融入的师资保障和重要前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理论教学是实现二者有机融合的关键渠道,积极开展高校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是实现二者高效融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思政课”视域出发,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医药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具有显著价值。具体来讲,就是对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要求,把中医药文化的榜样人物、实践案例、经典故事、传统美德等融入课程教学创新,并从整体性维度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中医药文化的融合,为大学生带来全新的思政大课。  相似文献   

5.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对于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且深远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存在内在思想的契合性,与高校思政课具有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加上我国当前的政策环境呈现积极的支持导向,为二者融入创造了主客观条件。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逐渐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实效。  相似文献   

6.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 法治教学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高道德 与法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是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时代使然。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就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因时而异,考虑学生新特点;甄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做到知行合一,选用适当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理应成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应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逻辑,彰显其铸魂育人的价值功能,不断解决融合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实践机制,应当围绕思政课教师、课堂主阵地、网络新渠道和实践教学推进改革创新,提升立德树人实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育人是推动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育人的融合互补,既是当下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品德素质,厚植其精神力量的主要渠道。文章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育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融入路径,对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以及在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以载道”的育人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不失为教育教学的积极尝试。周红梅同志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凸显政治学科德育价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意义,以建立学科自信、提升教学品位;在变革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校本课程中拓宽融入路径,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丰富教学内容、突破学科壁垒;从因课制宜、连贯性与系统化思维、时代性、创新性原则入手,以细化融入要求,准确把握原则方向。党中央将教育的根本任务设定为立德树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重要时代使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累、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良好道德素养及人格修养的进阶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使传统文化总体特色及地方特色得到体现,并将其优势得以施展,能够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法治素养等方面的强化。基于两者价值契合、目标一致、内容相通等共性,通过推动课程内容有机整合、优化课程实践外部环境、努力弘扬中华精髓文化氛围、寻求高校思政课堂与中华精髓文化统一性与共通性、校内各部门间达到协同育人效果,可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改善后者的实际效用。让核心思想理念、优秀人文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有助于丰富课程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在传统文化上的认同感,促进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为青年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理念之一是立人。人之所以为人,其本质在于具有人性,即道德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性,如自强不息、孝亲敬长、尊重他人等,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文化基因,涉及与自己、他人、社会、国家及人类文明的生命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传承文化精神、立德树人之有效途径,可通过品诗词之韵、悟典故之情、思人物之运等策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实现形神俱佳之韵、内外兼修之美。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与精神命脉,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定位要准确。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存在融入目标淡化、融入评价失当、融入内容不足和融入方式固化等问题。研究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的策略主要有: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目标,改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评价,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内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其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成长中的指导价值,激励大学生完成从“兴趣”到“信念”的过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载体。以淮南地方传统文化为例,分析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融入的路径,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能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发挥地方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何培华 《学苑教育》2023,(5):52-53+56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而怎样在学生的幼小心灵中从小就植入爱国主义的情怀,渗入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充分利用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地域特色文化教育融入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促进青少年更意愿去接受、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的精髓,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章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思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的有效策略,更好地突出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思政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广博精深,其蕴含着“以德为先”“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等丰富的育人元素,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价值,提高教师育人能力,实现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实现高校铸魂育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及现实困境,并提出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是我国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其中,以此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历史的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建立起正确“三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本文主要对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分析和探究,旨在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参考,并助力学生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时代价值,分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现实问题,建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教学支撑、拓展教学渠道等举措,突显文化育人的系统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着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