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是真实的,但又是可以想象的,历史因想象而变得鲜活。学界有许多关于历史想象的论述,在给我们以很大启迪的同时,也留下了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本文拟就历史想象的几个问题谈一些浅见,以就教于方家。问题一:历史想象何以可能? 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一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一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1]。  相似文献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教育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历史教育是一门以理解人类社会文化现象,追求美好社会发展的人文科学。从概念上说,它是一门解释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变化等一系列行为的科学。在历史教学过中,我们要认识和了解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就中学历史教学来讲,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和了解已经过去不可能完整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要认识和了解前人的人生经验和生命精神的历程等等;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对此  相似文献   

3.
<正>“history”(一般译作“历史”)和“historiography”,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概念。关于history,学界大多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它通常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指过去发生之事,即过去本身;第二层指史家关于这些事件的记述和理解。何兆武先生将后一层意思界定为“历史学”,并指出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并不等于过去的史实本身(1)。关于historiography,学界尚缺少专门的论说,且对该英文术语的翻译也不统一。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学习历史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过去,参考未来。如何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故事”与“历史”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历史课堂上,教师似乎不敢很公开地说“故事”,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历史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有其真实性;故事则是流传下来的说法,经过渲染、演绎,已无多少真实性可言。(2)历史中有一些很重要的概念,可以让我们对一个时代、一个事件等有深刻的理解;故事大多为一些烦琐细小的叙述,除了有趣、好玩,无助于对一个时代或一个事件的理解。(3)历史教科书中,都是写事情的经过、制度的内容、文化的成就等,几乎看不到有趣的故事,好像故事已经被排除于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之外。  相似文献   

6.
学校历史教育是一门以理解人类社会文化现象,追求美好社会发展的人文科学。从概念上说,它是一门解释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变化等一系列行为的科学。在历史教学过中,我们要认识和了解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就中学历史教学来讲,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和了解已经过去不可能完整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要认识和了解前人的人生经验和生命精神的历程等等。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历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形:一是学生对历史学习没有兴趣。他们认为历史是一门由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与事件组成的学科,历史看起来与他们的生活无关。二是学生对历史有一种隔阂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容易产生误解。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权威们”(包括权威历史材料和权威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历史总是存在“空白”和“裂隙”,而历史本身是由纵向系统和横向系统编织的完整的“网”,是连续的、立体的、完美的“过去的画面”。要真正理解历史,读懂历史,“神人”到过去连续的、立体的、完美的“过去的画面”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试论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王克玉一、注意隐性问题,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有些地方由于受篇幅约束或中学教学所要求的水平限制,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活动等叙述不明朗,易被学生忽略,成为学习的“死角”,构成学生把握历史阶段性特征或...  相似文献   

9.
对学前教育史研究的三种认识及其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学前教育史不仅包含对学前教育历史事件的记录,更包含对学前教育历史事件的理解与叙述,这使学前教育史必然是不断被研究者重新书写的思想史与当代史,开展学前教育史研究必然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过去,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现在、预见未来,更好地认识学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的时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这四个基本“要素”。其中历史人物的教学,更是整个历史课程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人物的活动、历史的时间、地点和事件便都失去了实际意义。因此,如何运用正确的观点,采取恰当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正确认识,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这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研究的问题之一。 一、讲授历史人物时应注意的几点原则问题 1.明确学科要求是历史课进行人物教学的前提。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中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即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我们讲的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有重  相似文献   

11.
三 体现时代性、科学性,提高中学历史课本质量是当务之急 笔者以为,中学历史教材的生命之本在于它的时代性和科学性。它不仅涉及我们前面讨论的两个问题,还要求在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上尊重历史事实,即不要有悖于科学性。例如,到1995年已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整整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就是反法西斯战争,还是现行教材的提法,到了1941年6月苏联参战、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成,才“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演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亚出现了两个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解释是在历史学习的基础上,“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证据为支撑,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1]可以说,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这既是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实现历史学习、重建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形式。历史解释离不开历史问题的形成,而历史问题的形成离不开学科素养、目标任务、历史史料和问题情境的有效整合。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和高考历史“立德树人”的考查目的要求学习者能够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3.
教材上对"周长"的意义是这样描述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封闭图形"的叙述和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老师们认为,本来是很好理解的概念,这样的叙述反而干扰了学生的理解,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了,甚至对"有没有必要对这一概念专门进行教学"产生了争议.后来笔者看到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对此的处理,顿觉豁然开朗.以下是我们的一位老师和潘小明老师对这一难点的不同教学处理.……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课程改革以来,许多人开始对历史记忆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记忆使历史枯燥无味,历史只要理解就行。殊不知,人类记忆的痕迹就是历史,历史本身就是一种记忆。所以,我们反对历史教学中的死记硬背,主张师生从历史记忆中获得历史价值和启示。一、历史记忆的内涵心理学认为,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是人心里发展的奠基石。从记忆开始,到记忆保  相似文献   

15.
高中历史教师普遍比较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运用,而史学理论的运用却常常被忽略。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学历史教学长期处于"教教材"的状态,很少突破教科书的历史叙述;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常常用唯物史观代替史学理论,从而造成对当今史学理论的研究不甚了了,更无从运用。中学历史教师在史学观念方面的落伍是普遍的,我们应正视这一问题。中学教师不关心高校学者在干什么,高校学者也缺乏有效的渠道向中学普及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王蔼然 《山东教育》2001,(17):57-57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摆在全体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迫切的问题。多年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这一转变之所以难,是因为完成这一转变的必要前提是教师思维定式的变革,只有教师完成了这一变革,才能带来观念的改变、方法的改变,并最终完成目标的改变。   观念改变是指对中学历史教学的看法的转变。历史是一个人文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评价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的社会领域的折射也不一样。对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如何将历史事件所折射的人文本质内涵告诉学生,乃…  相似文献   

17.
一、"元认知"理论与"历史解释"实践。按照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定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如何认识历史解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我们要认识到: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个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学会历史解释是一种综合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另外四个历史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一一的实现其实都有赖于历史解释的合理运用,换句话说,历史核心五大素养中关于运用的要求,都可视为历史解释。因此,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8.
近一年来,我省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由于学校的重视和历史教师的积极努力,已经有了显著的改进,并且取得了不少的成绩.最主要的是不少历史教师重视了对历史教学大纲的学习,端正了过去对大纲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在钻研教材方面,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大纲的启发和指导,初步克服了教学上的盲目性,同时也改进了对教材的处理;在讲授中对于重要历史事件的发展及其纵横关系,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概括。同时还加强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政治思想教育(特别是最近一学期)。  相似文献   

19.
一、历史诠释学有关历史是什么的解释 诠释学是一门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在西方已有漫长的历史。诠释学是“意义”宣告、译解、阐明和解释的技术,它的基本功能在于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我们自己的世界。所以历史诠释学就是发现、理解、阐明和解释历史意义的技术,以便把另一个时空系统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意义转换到我们的世界之中。∞我们知道,由于历史认识的对象不是当下的现实存在,如果不进行意义的转换就不可能有对历史的理解,因此,从学科性质上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对人类过去的一种解释、说明与记载。  相似文献   

20.
我用“历史”这个名词,意思是指历史的知识。在所有过去的时间里,确实发生过一系列事件,不论我们是否知道它是什么,这些事件从某种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就构成了历史。然而关于这些事件的绝大部分,我们是毫无所知的,该事件本身曾发生过,但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事件,它已经消逝了。因此在处理它时,我们所能作为观察或试验的唯一客观的真实,乃是事件遗留下来的某种物质痕迹——通常是书写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