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主要是指将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思政课教学进行有效衔接,提升思政教育的系统性,以更好地推动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思政教学虽然在课程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上存在很多差异,但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学生从初中过渡到高中阶段的学习非常有必要。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问世,移动教学平台应运而生,并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积极应用,极大地增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但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移动教学平台融合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升、课堂与平台协调度不佳、教学与平台融合度不髙、学生主体作用不够重视、平台功能需要不断完善、融合效果评价机制缺乏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强线上线下互动、打造思政特色平台、践行"育人为本"理念、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构建科学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才能持续推进二者的深度融合,进而不断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国家政策对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引导扶持,为高职院校全面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契机.为了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对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将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阶段重新架构,以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和多维度的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实现以云班课为载体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虞思嘉 《福建教育》2023,(17):38-40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新时代思政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需要。初中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构建应基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视角,以关注学生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为落脚点,围绕核心素养定位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选取教学素材,基于育人需求确定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学生的学科思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赵叶 《教师》2023,(9):18-20
文章以甘肃省庆阳市四所完全中学为例,总结新时代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实践困境,探索实施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提出要解读方案、遵循原则、把握课程标准,把握学情、因材施教、减少重复教育,要立足目标、创新教学、落实针对性课堂,要合理选择、丰富实践、把控教学素材等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策略,以期推动解决当前初高中思政课教学纵向衔接不畅、横向贯通不充分的现实问题,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切实培育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宝贵资源。红岩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开展,彰显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强化培育时代新人实效。红岩精神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融入理想信念以激发大学生使命担当,融入爱国精神以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融入凛然斗志以培育大学生斗争精神,融入浩然正气以塑造大学生高尚人格,坚持以课堂教学提升融入实效,以形式创新拓展融入渠道,以科学研究夯实融入基础,以资源开发强化融入保障。  相似文献   

7.
高中思政课教学设计应创设真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真正喜欢思政课堂;提出真问题,碰撞思维火花,增强思政课的深度;引导真思考,提升思维品质,增加思政课的厚度;触动真情感,内化于心,提升思政课的温度;追求真效果,让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使命光荣、教学美好。如此,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知、情、意、行的统一,并使其成为思政课的新生长点,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拓宽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深度融合推动了思政课教学发展的针对性、智能化和实效性,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学也面临着教育方式亟待改进、教师主体性遭到弱化、主流信息掌握能力亟须加强等诸多挑战与困境。因此,高校思政课积极应对时代变革,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理念,提升人机协作,规避网络技术风险等多维举措,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9.
在疫情防控、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从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学生既在趣味性教学中获得了知识,又在沉浸性体验中内化了理念,思政课教学效果也得以提升。为进一步推进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需要从三个方面切入:加快思维转化,提升思政课教学主体信息化能力素养;推进资源整合,搭建高校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制度机制,完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建设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与健全人格养成的目标,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政课教学改进的新维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实施情境体验教学是促进思政课深度教学实施的基本路径,此外,应处理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蓝墨云班课对于推进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探究构建蓝墨云班课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构建信息素养培训机制、师生共建共享机制、合理的上线机制、网上网下互动机制、师生激励机制、立体保障机制、评价反馈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探索蓝墨云班课如何有效地实现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最终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红色旅游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历史、红色文化,具有极强的教育性,是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思政课理论教学效果、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之一。红色旅游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应从提升思政课教师运用红色旅游资源组织实践教学的素养、建立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完善评价主体结构等方面入手,发挥好红色旅游资源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中思政课学习中师生对思政之美、教材之美较为忽视的现状,以高中思政教材必修3第一单元为例,从三大议题入手,提炼出理想美、品格美、情操美、法治美四大美育主题,挖掘了该单元的美育内涵;从四大核心素养入手,对应单元核心素养的具体培育要求,从认识美的理想、感受美的情操、欣赏美的品格、创造美的素养四个维度制定单元美育评价建议。同时,基于教材中不同主题的复现率,提出了设计跨单元任务,拓展主题深度等教学设计建议。在致力于实现高中思政美育教学评一体化的同时,提升高中思政课美育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4.
地域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育人价值的文化形态,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育人使命的重要依托。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深度融入地域红色文化,可以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优化思政课教学方式,深化思政课教学效果。高校可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和加快教法创新等多种路径,积极推动地域红色文化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显著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要求以统编教材为基础,在凸显本课程重点、难点的基础上,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而又不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原则,进而结合现实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对教学内容做以深度拓展的教学方式。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有助于革新教材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性,强化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政治修养,以及加强师生互动、改善师生关系。高校思政课运用专题式教学应当改进教学模式、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推进思政课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变普适性的教材体系为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系,以真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还是融合课程资源以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教学模式。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政课教学要明确育人方向,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的制度保障,创新教学方法,推动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学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思政课教师积极构建有效课堂,以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找准思政课为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应该发挥的作用,提升教师职业效能感,推动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重视加强师生链接,开展教师团队合作,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思政课作为育人的关键课程,其核心素养培育尤为重要.因此,高中思政课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关键,适应教育发展大势,推动思政课堂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中小学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功能,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法治素养。青少年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可依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平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有效衔接、深度融合和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大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大思政课”育人理念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建设高质量思政课程,推动形成“大思政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新进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能力上存在政治素养不高、教学技能不强、协同能力偏弱等问题。鉴于此,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夯实教学本领、完善师资机制保障等优化提升思政课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