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作品文本解读都是中学语文教学难点,同时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对文本解读都围绕主题思想与段落章节分析,并没有回归文学文本分析.由此先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编排现状,从中可以看出语文核心素养下部编版语文教材鲁迅作品文本价值取向,其一借助文本深挖鲁迅作品人文情怀,其二结合文本多方位展现鲁迅作品特色.最后从语文核心要素围...  相似文献   

2.
民俗文化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有利于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叶紫 《生活教育》2012,(24):36-38
民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积淀,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解读文本,在品悟中获得审美体验,在活动中传承民俗传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获得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鲁迅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最革命、最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鲁迅作品具有深刻思想性,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无可厚非。随着鲁迅作品在中学课本中有所删减,而《拿来主义》依旧入选在高中人教版必修四中,可见"拿来主义"厚重的现实意义。目前,有一些语文教师单纯解读文本,而忽略对鲁迅的全面解读及作者与读者的心理对话。对于目前《拿来主义》的教学现状,本人经过一些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如果我们能够认同鲁迅的社会身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现代伟大作家,那么今天的鲁迅作品教学就应该立足于文学家的角度,借助语文教材中鲁迅文本的教学契机,引导学生认识鲁迅作为伟大文学家的存在,认识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认识鲁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开山意义和至今无人企及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中国文化一个无法绕开的制高点,青少年学习他的作品意义重大。语文教师在承担"普及鲁迅"任务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还原一个真实、完整的鲁迅 对鲁迅作品的主题进行多元化解读 完善鲁迅作品教学的系统性 加强与鲁迅研究者的合作 丰富鲁迅作品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在大部分学生甚至一部分老师的眼中,“鲁迅”几乎可以和“枯燥”画上等号。学生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懂、读了有什么用;老师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教了有什么用……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片面认识、教师对鲁迅作品的处理不当,使鲁迅作品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钱理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鲁迅文学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位兼具丰富语文教学经验和深厚语文教育理论知识的语文教育家。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曾说“: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谋求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就要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教学。一、从民俗文化视角,解读经典文本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如果从民俗文化视角来解读“经典文本”,民俗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标准再加上与民族文化的天然情缘,认知和情感的相近,更能深刻地品味名著的精义。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老舍的《茶馆》,沈…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今天,如何继承和发扬鲁迅的思想文化遗产,进一步提高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质量,使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鲁迅作品真正成为今天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当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一课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本文仅就加强中学鲁迅作品的系统性教学问题,试作一些探讨.我们对中学鲁迅作品进行整体审视,不难发现:鲁迅作品贯穿于中学阶段的各册语文教材之中,体裁包括小说、杂文、散文.写作时间既有前期,也有后期.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为教材的二十多篇鲁迅作品,几乎包括了鲁迅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它们粗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民俗文化层面研读鲁迅小说,分析了鲁迅小说中民俗文化的多种表现形式及其出现的缘由,并结合当前鲁迅研究的现状,阐明了从民俗文化角度重新审视鲁迅作品的史学价值,从而指出以民俗文化视角研究鲁迅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是传播鲁迅作品、发扬鲁迅精神的重要媒介。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鲁迅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重要时期。鲁迅作品是中学生了解鲁迅的重要渠道。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着让学生汲取鲁迅作品营养的重大使命。通过对统编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选编情况梳理和分析,从鲁迅作品教学价值和教材选文标准,这两方面来分析中学语文新教材处理鲁迅作品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对鲁迅作品的施教思考,以期为一线语文教育者提供教学参考之资。  相似文献   

12.
传播鲁迅作品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在鲁迅作品的受众中,中学生应该是一个最主要的群体.他们中的有些人正是因为在中学接受了鲁迅作品的陶冶,对其以后人格的生成和学养的提高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教材是传播经典的有效途径,鲁迅作品不仅教人如何作文,提高读者的文化素质,而且教人如何做人,提高读者的道德情操;单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鲁迅作品也堪称范本.所以,鲁迅作品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被选入语文教材不仅是出于编者的慧眼,而且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民国时期,鲁迅作品被选入教材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新中国成立后,而且在解放区也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文革”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收的鲁迅作品,约占全册课文的1/30至1/16,大多为全文,也有节选.“文革”期间,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仍占据了显赫的位置,不过,在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很多作品遭到了实用主义的解读.进入新时期以后,在多元化语境中,鲁迅作品中表达的一些信念和原则经常受到质疑,甚至出现了鲁迅作品是否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大撤退”的讨论,反映了不同意见双方对当今时代的不同认识和对当今需求的不同理解.由于鲁迅作品中语言文字具有的模糊性、多义性、复指性,意义具有的不确定性;又由于讲授这些作品历史情境的差异,教师和学生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不同,因而对同一文本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理解.不过,新时期的鲁迅作品教学无论在观点和方法上都有很多新的突破.鲁迅作品在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也不同程度地被选入了教材,尤其在日本和朝鲜的影响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3.
夏敏  叶继奋 《现代语文》2014,(12):22-24
鲁迅文学作品在文学界历来有不同的评价,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对鲁迅作品的取舍和教学更是有激烈的争论,甚至截然相反、褒贬不一。从近几年“鲁迅作品是否入选教材”的大讨论中可以探知一二。当下以学生喜爱程度来评定作品的价值,让人觉得有些武断,与其说是尊重学生的需求来更推进语文学习,还不如说这是降低课文的难度来满足教师的教学。教师觉得鲁迅作品“难懂难教”,这是教学的现实困境,但也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因此本文就从现今教材解读中所存有的弊端一一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与出路,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燕花 《学苑教育》2012,(21):77-77
鲁迅作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堪称经典,能让读者回味无穷、百读不厌,经得起时间考验。鲁迅作品教学价值十分丰富,学习鲁迅作品,有利于中学生阅读、反思,有利于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艺术品味的培养。但是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提起鲁迅作品的解读和教学,大家普遍的认识就是,鲁迅的作品难教、难学。当前有几句流传很广...  相似文献   

15.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和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教师的陈旧解读,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接受程度不容乐观。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应该从温情和关爱的角度入手,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走进鲁迅、理解鲁迅。  相似文献   

16.
鲁迅作品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在鲁迅作品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大误区。本文主要从鲁迅作品的价值、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如何正确认识鲁迅作品、鲁迅作品教学中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等方面概述了鲁迅作品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的文本解读——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红丽  易灿辉 《文教资料》2008,(30):131-13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存在着极大的误区.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讲解鲁迅作品时应注意以下方面:注意鲁迅作品教学的阶段性和动态生成性;联系实际生活:处理好"一课一得"与作品所体现的"国民性"的关系:处理好鲁迅作品的深刻性与真实的鲁迅的关系.期望广大的语文教师能有所受益.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鲁迅作品的研究与教学陷入以阐释革命政治意义为指归的窠臼,无论教材的选编还是文本的解读,都为凸显这种意义而削足适履,从而使深邃丰富的鲁迅变成简单狭隘的政治符号.  相似文献   

19.
一要科学解读鲁迅文本。科学把握鲁迅作品,这是鲁迅文本教学的前提,否则就会误读误教。如对鲁迅作品《孔乙己》的误读,说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其实不然。"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进行适度拓展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更加丰富,也能体现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新理念,但不能离开文本的价值取向,不能背离了学习语文的本质而作过度的拓展。笔者曾经参加一次教研活动,看到一位教师教学《矛与盾》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拓展,引起我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