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甜甜的泥土》这篇小说是以上世纪80年代离异家庭孩子的生活状态为背景进行创作的,被编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至爱亲情”.然而小说就这样被编入教材,颇有格格不入之嫌.文章从“编排在此不和谐”“内容与时代生活不和谐”“选文与教育的功能不和谐”“前后内容衔接不和谐”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教学背景】《雷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它开始,我们将开始赏析现代戏剧、古典戏曲。而《雷雨》又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所以,如何处理这篇选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是高中语文课本中惟一的一个戏剧单元 ,四篇文章都是典范之作 ,各篇风格特色独具 ,特别是《雷雨》和《茶馆》这两篇中国现代戏剧更是具有代表性。小说分为通俗小说和严肃小说 ,我把“通俗”和“严肃”这两个词分别套用在《雷雨》和《茶馆》这两篇戏剧上 ,把《雷雨》看成是“通俗戏剧”的典范之作 ,把《茶馆》看成是“严肃戏剧”的奇葩。分析如下 :一、两剧的情节一张一弛《雷雨》剧情激烈、完整 ,高潮迭起 ,戏剧性极强 ,全剧场面紧张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剧情由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贯穿 ,人物之间的联系如同蛛网 ,六人之中…  相似文献   

4.
《灯》是记叙文,还是散文?巴金的《灯》被选为中师《阅读和写作》第一册第一单元的首篇例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在“单元说明”中指出:“这一单元安排了三篇文章,一篇记叙文,一篇说明文,一篇议论文”。显然,在这里,巴金的《灯》被视为记叙文的范例。但在高中《语文》第一册的记叙文单元并没有选人此文,却在该册稍后的散文单元里选入了此文。试问:巴金的《灯》究竟是记叙文,还是散  相似文献   

5.
第二册第六单元共包括四篇文章:《驿路梨花》、《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除第一篇为记叙文外,其他三篇全为说明文。 为什么本单元要将两种不同文体的文章混合编排呢?不妨让我们揣摩一下编者的意图。“单元提示”中谈到:“记叙文或说明文,往往不是单一运用记叙或说明的表达方式。”从这一意义出发,我们不难知道,要写好记人叙事的文章,往往要动用多种表达方式,如第五单元中的“叙述与描写”;本单元《驿路梨花》中的“叙述与抒情”。同理,要写好说明文,也不仅仅只是说明一种表达方式,它还得兼用其他,或叙述,或描写,如本单元中的三篇说明文即是如此。不过,从本单元中的四篇选文看,尽管文体不同,但教学的侧重点是一致的,即让  相似文献   

6.
突出记叙中的点“睛”之笔,是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我们可以把这一点作为本单元的突破口。所谓点“睛”之笔,就是在记叙中的恰当议论。 单元教学要求明确提出“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为什么本文却只说是“记叙中的议论”呢?其根据主要有两点:一是单元内的五篇选文;二是单元中的“作文训练”范围和要求。从单元中的五篇选文看,虽然文章中有些说明性的文字,但不是主要的,这与五篇文章的文体性质有关。尽管五篇文章中既有散文,也有报告文学,但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以记叙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在记叙描写中穿插了恰当的议论与抒情。再从单  相似文献   

7.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该单元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主题,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定篇”,该选文是直接地、原汁原味地被搬进来。根据该文的内容及所在的单元位置,蒋军晶老师执教该文时,将其设计为指向“体验”的阅读,确定课文就是教学内容,由此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笔者根据蒋军晶老师执教的《祖父的园子》,试从教学特点、教学理念、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对《祖父的园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剧本≠戏剧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把《雷雨》、《窦娥冤》、《威尼斯商人》、《雷电颂》等四篇课文放在一起,列为“戏剧”单元,这是不恰当、不准确的。首先,它把“戏剧”等同于“剧本”,混淆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查《辞海·艺术分册》,剧本是这样解释的,“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指示组成。”而“戏剧”则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因此,这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丁楚洁 《教学考试》2023,(46):70-75
<正>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课标是指挥棒,引导高考和课堂教学的变革,“三新”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要如何实施,目前尚存在理论理解和实践落地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教材的单元特点、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探究真实情境下的学习活动,以及一节课的教学模式,实践大单元教学。一、依据课标、教材、学情确定大单元学习目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围绕“观察与批判”的人文主题,选取了《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节选)》共三课五篇小说。选文涵盖的古今中外小说,都是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之作,反映不同时代、地域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0.
复习目标第二册第一单元为小说单元,包括三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一篇外国作品,分别是《祝福》、《荷花淀》、《边城(节选)》和《装在套子里的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相似文献   

11.
第一单元围绕“亲情”选编了《礼物》《平分生命》《妈妈的葡萄》三篇主体课文,选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因素,在教学中结合课文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拳拳亲情。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作文指导四川/兰瑞平难点指津第七单元是戏剧单元,共包括《〈白毛女〉选场》《〈陈毅市长〉选场》《〈打渔杀家〉选场》三篇戏剧文学课文。其中前两篇为教读课,后一篇为自读课。单元后的“作文训练”为:编课本剧或其他。这一训练内容,忠实于课...  相似文献   

13.
戏剧文学的阅读与欣赏在初中阶段只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五册第七单元。选文是《〈白毛女〉选场》、话剧《〈陈毅市长〉选场》、传统京剧《〈打渔杀家〉选场》。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着重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作文训练是编课本剧或将剧本改写为故事,语文活动是演课本剧。根据以上目标,我按八个步骤来进行教学。 一、总览 我先让学生读单元提示,了解戏剧文学在这里就是指剧本,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阅读时,要抓住戏剧冲突;欣赏时,主要是欣赏人物语言。再引导学生读附录中《谈谈戏剧文学》的知识短文,让学生了解一些戏剧知识,知道剧本通常包括舞台提示与人物自身台词两部分,了解剧本的三个特点及其不同标准的分类。从而提高阅读与欣赏戏剧文学的能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背景】《慈母情深》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除了《慈母情深》,本单元还围绕主题安排了必读课文《父爱之舟》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里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相契合。因此,笔者在本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叙事散文”单元。五篇课文中除《听潮》是“抒情散文”外,其余四篇都是叙事散文。学习本单元后,学生要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理解散文的结构、语言。这是该单元的教学要求。三篇讲读课文《背影》、《记一辆纺车》和《听潮》的学习重点分别是:叙事散文的特点,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以具体事物为线索组织材料,记事与抒情相结合;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事物,通过讴歌大海的壮美抒情。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议论的基础,情感的载体——对事物的叙述和描写,准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中由《傅雷家书》更换成了《经典常谈》,选文的变更使本单元的选文主题更加统一。《经典常谈》展现了语文教育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呼应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化自信”核心素养的要求,并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学为主题设计大单元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戏剧"活动·探究"单元。本单元设计了"阅读与思考""准备与排练""演出与评议"三个任务。教材选编了《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三篇中国经典戏剧。为了探究其共性特点,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品味人物语言,揣摩台词含意;  相似文献   

18.
观点     
《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7期 王学东《戏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教师在选择戏剧教学内容时,往往偏重于非戏剧的因素.戏剧教学很难上出戏剧的味道来。怎么选择和确定戏剧教学内容呢?“定篇”、“知识”和“活动”的侧重点不同.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定篇”的教学侧重于文本的解读,“语”的成分多些;“知识”的教学侧重于戏剧知识的介绍.“戏”的成分多些;“活动”则是借”戏”来练“语”,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在具体教学中,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是交融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9.
一、本单元教材处理方案: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共有五篇课文。其中有讲读课文两篇:《白毛女》、《龙须沟》;有课内自读课文一篇:《陈毅市长》;有课外自读课文两篇:《林则徐》和《高山下的花环》。五篇课文之后安排了“单元知识”《谈谈戏剧》。本单元为戏剧单元。  相似文献   

20.
(上接2005年第7、8期第31页)四、主体单元教材介绍:本册教材共设有五个主题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第一单元“爱学校”;第二单元“爱家庭”;第三单元“秋天”;第四单元“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五单元“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主题单元分为“阅读”、“你说我说”、“语文七色光”三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课文10篇(每单元2篇);“快乐读书屋”阅读材料7篇(前三单元各1篇,后两单元各2篇),总计阅读篇数17篇;“你说我说”部分设有5次口语交际;各单元均设有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七色光”。(一)阅读1.选文:本册教材阅读部分选文最突出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