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底蕴和不懈的动力,是培育师生最好的隐形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作为校领导的我致力于学校文化的植入与培育,使学校优秀的文化能在无形中统摄师生的思想,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对身在其中的每个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笔者就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价值取向的精髓,是学校办学特色和师生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隐性课程,为此,我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办学思想,着重构建“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框架,突出校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指引着师生素养的发展。福建省厦门市公园小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一直致力将“幸福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力争让校园成为温馨幸福的大家庭。通过从“整体架构‘幸福教育’,梳理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彰显‘幸福教育’,落地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实施‘幸福教育’,浸润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共情‘幸福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四个方面,阐述将“幸福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历程,探寻更为理想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其特点是使师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造就校园群体的共同特征和鲜明个性。校园文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显性的校园文化,是直观地让师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的校园文化;二是隐性的校园文化,是不容易直观看到的,学校多年积累的,师生共同形成的校园文化。它不仅是认知层面的表现,关键是内化于人的情感和意志,属于超制度层面的内容,对师生有柔性的“精神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玉林 《宁夏教育》2012,(10):23-23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正因为如此,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点来抓。教育主管部门也不失时机地搞一些诸如“校园文化建设观摩会”,命名一批“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等活动,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就是物态文化,侧重于校园环境、楼宇设计、校园景观建设层面;也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制度文化,侧重于规章制度、考核细则、行为规范制定层面。  相似文献   

6.
王建 《小学校长》2006,(6):23-24
近年来,我校坚持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建设紧密结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六种文化建设”,突出“一个目标”(培养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才),开展多层次、全方位、高品位、重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了一种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了一个具有良好学风校风、高雅文化品位、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为广大师生知识的内化和高素质的养成发挥了导向功能,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唐俊国 《云南教育》2022,(Z2):49-50
<正>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理念具象化的再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实践的核心。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建设“有人气”“接地气”“应天气”的校园文化,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对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校的品位及社会形象意义深远,让校园的向心力、生命力更旺盛更持久。建设校园文化已成为学校聚焦立德树人的内在需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校园文化,是狭义的校园文化,它是指除以第一课堂为代表的学术文化之外的文化活动和现象。主要包含校园风气、校园环境、校园内的各类社团活动与师生日常生活等,其核心是校园内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校园文化基因是指校园文化“遗传”的基本单位,即某种代代传承的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9.
宋立仁 《成人教育》1996,(10):29-29
构建校园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宋立仁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除课堂教学以外一切校园活动的总和。几年来,我校构建校园文化的主要途径是:一、塑造时代形象,激发进取精神树立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活动为主体.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所创立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的各种活动形式及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既然是师生创造的.那么一方面校园文化就成为学校师生信念的凝聚、精神风貌的象征.另一方面师生行为规范必然遵循着该校的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师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师生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促进学校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就是铸就学校精神、使学校获得长远发展的“内力”的过程。我校在学校管理中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既重视静态文化的建设,也重视动态文化的建设:既重视校园成果的展现.也重视校园文化底蕴的孕育:既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渲染.也重视师生心灵世界的锤炼:既重视校园文化的近期效果,也重视校园文化的长远效应.努力在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学校精神方面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2.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魂,是一种很重要的隐性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墙的建设就是把这种使学校师生“成功”的文化的外在表现. 建设校园文化墙一忌“一日之功”.它应该是校园文化“水到渠成”的彰显.  相似文献   

13.
“以美育人,让每个师生都享受成功的快乐”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南。为避免学校文化建设成为空洞无物的摆设,我校通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把校园文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和学校兴衰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以师生发展为本,对学生重在“文化育人”,对教师重在“文化充电”,通过优化育人环境,丰富精神文化建设及健全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所谓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指通过校园文化符号——各种先进榜样、文化活动、校园环境等,对师生进行渗透和熏陶,从而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理想角色。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也认为,今天的学校管理,不应该是技术性的管理,而应是“文化”管理。如何进行有效的“文化”管理,彰显职业学校的特色,优化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及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师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一种具有较大挖掘潜力的隐性课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浓郁的文化氛围,会使广大师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理念提出,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一种“教育场”,以其潜在而又巨大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能陶冶师生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激发师生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还能使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可以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体现出学校的活力与灵魂,没有它学校就没有生存的活力,就没有发展的潜力,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领导之下,由师生共同打造的一个富有浓烈文化气息的学习、成长空间的载体,是学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初中生身体、心灵的综合发展有着较大作用,对于他们品德的形成与强化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本文围绕“打造特色校园物质环境”“制定科学规范的校园制度”“创立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以及“开展富有意义的校园活动”四个方面研究了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德育实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毋庸置疑,校园文化对师生良好个性和素质的养成具有导向、规范和塑造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校园文化变革已成为每所学校面对的紧迫任务,“文化”已经成为校园里使用最频繁的字眼,越来越多的学校将自己的管理重心从经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向文化建设转变。可越来越多的学校也陷入了“模仿的怪圈”,看着别人的“好文化”就照葫芦匦瓢,从而使“画瓢文化”沦为学校不能承受之“秀”。  相似文献   

20.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课程功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我校积极建设富有校本特点和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取得了以“文”化人的良好效果。我校努力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合理利用走廊、校道等,开辟了“三廊一窗一室”,即三条长廊、一个宣传橱窗和一个展览室。其中,“三条长廊”较有特色:美育长廊展示师生优秀书法、美术作品,定期更换内容,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德育长廊布置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等内容,成为学生日常行为的镜子;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