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从1996年末起,偶尔在新闻工作会议上听到“新闻策划”一词,1997年上半年“新闻策划”的提法在多家新闻刊物上出现,这就给人一种印象;新闻可以策划。果然没过多久,“策划新闻”这种令人忧虑的论点在一些文章中堂而皇之地出现了。不管有什么理由、从哪个角度讲,新闻和策划行为的嫁接,不仅违背新闻规律,而且在语义上也是不科学的。正如我们不能说政治策划、调查研究策划、反映情况策划一样,新闻是对事实的客观报道,这一内涵本身和“策划”是水火不容的。作为严谨的新闻工作者应警惕“策划”这一主观行为的侵蚀,正像严肃的政…  相似文献   

2.
在相当多的科技报道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类提法:该项研究“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填补空白”等。应该说,有些提法是名符其实的,但有些则掺杂着不同程度的水分。首创,并非简单之举。严格说,应利用现代检索手段,把与该课题相关的文献无一遗漏地查出,并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认定其创新点  相似文献   

3.
看到好几家报上均辟有一个《背景新闻》栏目,读后才知道说的是“新闻背景”,根本不是什么“背景新闻”,我认为这样的栏目名不妥。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责任编辑和有关人员混淆了新闻和新闻背景的概念。新闻界同仁都知道,新闻和新闻背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两者的关系而言,新闻是主体,背景只能是介绍、说明、衬托主体的某些情况的材料。在新闻中介绍一些背景材料,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新闻,而不会让“背景”喧宾夺主,成为什么“背景新闻”。 《背景新闻》栏目,竟赫然出现在有影响的大报上,很有些贻笑大方了。若一定要用“背景…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作品中,常出现“记者看到”的字眼,笔者认为,“记者看到”四字应慎用。记者采访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既然是社会调查,就应该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记者亲自观察,这无疑是一个最基本的采访方法。但是记者是否亲自看到就一定能了解到真正的新闻呢?也未必尽然,因为记者并非是参与此事内幕的人,记者即使看到,也难免主观主义,更难免浮面肤浅。有时亲自踏看的记者,为了某种原因,仍旧会出现不实的报道。记者下去采访,被采访对象有意安排场面让记者看,这时记者只凭看到的情况形成稿件,易失实。例如,企业主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工厂不景气的情况下,主动请记者采访,若见诸报端的“记者看到”,既欺骗了工厂的职工,也欺骗了受众。  相似文献   

5.
《新闻知识》杂志开辟专栏讨论“新闻策划”,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曾有人认为“新闻策划”是外来词,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词义上追根溯源,找到可以说明“新闻策划”并非新事物而是旧事物更新出现的证据,但这不是想用本本来限制、批判“新闻策划”这一新生物。从几部工具书(如《辞源》)上可以看到,“策划”是想办法、筹划诸般相近义.“新闻策划”不过是策划在媒介工作中的一个具体运用。笔者认为,新闻策划就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围绕一定的主题或目标对传播全过程进行决策和谋划,从而制定报道计划作为指导传播活动有效开…  相似文献   

6.
某些编者以“规范”冠名是为了抢夺话语霸权,进行不正当竞争,往往在标榜自己如何规范的同时,无端攻击他人不规范。最近十年中,我国辞书以“规范”二字冠名已成为时尚潮流,据业内人士估计多达数十种。不仅有所谓“规范字典”“规范词典”,甚而至于有“成语规范词典”“歇后语规范词典”“谚语规范词典”等,令人啼笑皆非。学术界和国家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7.
不知何时起,某某门开始在媒体上流行开来。超女诚信门、张斌桃色门、情感节目陷诉讼门、央视化妆门和口误门、东航返航门,还有诸如虎照门和艳照门……  相似文献   

8.
博客现象的出现引起了社会、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陶从主题和功能方面对“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加以辨析。理性地分析“新闻博客”在结构和传播功能方面的特性,最后得出“新闻博客”无法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也很难发挥现代新闻传媒的功能,“博客”不能成为新闻传媒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新闻工作的党性、"人民性"问题,是一个曾经激烈争论,中央对此有明确意见的问题。但是,近些年来,一些新闻理论文章,一些大学的新闻理论教材,仍在使用"人民性"  相似文献   

10.
11.
“新闻要好看”的提法错在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要好看!”这个听起来不错的提法正在一些新闻单位内悄然流行.一些主管领导这样要求记者,记者为把新闻做得好看而冥思苦索。如果说.在保证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力求把新闻报道写得可读性强一些、趣味性多一些、文采美一些,使读者更加喜闻乐见.那么这个提法没有什么毛病。然而.不加任何前提.单纯提倡“新闻要好看”.把“好看”作为新闻的一般要求和普遍特征.甚至把“好看”作为衡量新闻价值、取舍新闻稿件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这个问题就有些严重了。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月14日,某市工商报在三版《社会新闻》栏以《罪犯纪某因贫污被检察机关拘留》为题发了一条消息。消息称,纪在任某局副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2万元,目前已被拘留,此案在进一步审理中云云。1月25日,纪某和委托的律师找到报社,指出检察机关已查清,纪的行为是错账,不是贪污,并已撤销了案件。报社的报道用肯定的语气说纪犯罪不符合事实,不舍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其名誉构成了侵害,要求报社公开赔礼道欺,清除影响。报社经与检察机关核实,在报上为纪恢复了名誉,并对失实报道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13.
“传媒预警”与“预警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警新闻"是与传媒的预警功能相伴而生的."传媒预警"是因,"预警新闻"是果;"传媒预警"是里,"预警新闻"是表.  相似文献   

14.
李妍 《传媒》2001,(10):55-55
广州某报在头版用大标题刊出《广州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一文,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它不仅极大地伤害了广州人民的感情,损害了广州的声誉和形象,而且使人民群众对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实际上也玷污了这媒体的名声。  相似文献   

15.
16.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过剩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媒介产品有大量可替代对象。千方百计打造传媒品牌,成为传媒应对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民族的首领。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区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得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今河北省怀来县)发生三次大冲突,黄帝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多个地方发布暴雨、高温或台风等气象预警,提醒人们做好防范准备。预则立,不预则废。气象、生态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共卫生等方面潜在的问题和危机,如果事先做出预警,负效应会小得多。  相似文献   

19.
《牛津法律大辞典》在“公民权或公民自由权”这个条目中有段话:“公民在特定的政府和法律制度下享有什么公民权或自由权问题,部分取决于宪法、法律和判例赋予了哪些公民权或自由权,但也取决于,并且经常更重要地是取决于这些权利或自由在实际中怎样被解释,取决于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能被获得和实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64页)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04,(11):79-79
汤耀国在《中华新闻报》上撰说。我经常遇到一些人,尤其是比较年轻的,当问及职业时,则答“搞传媒的”,使得人不得不再问一句:“是不是干新闻?”往往大都点头而已。为什么不直接称“干新闻”而代之以“搞传媒”?我想可能是与“传媒”一词的日渐走俏有关。当新闻仍是一项有待追求的事业时,传媒已迅速成为一个人们心目中的白领职业,这一职业名称因其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