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对学生越轨行为的规治手段,“教育惩戒”源于学界对体罚、惩罚现象的批判。伴随教育惩戒的权力失落与呼吁回归,其发展经历了戒尺文化阶段、人道主义阶段、全面抵制阶段,到目前的立德树人阶段。这一历程不仅受制于社会进步和先进教育思潮的作用,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也成为教育惩戒权失落与回归的浓厚底色。如今,教育部已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纲要并正式施行,学界也从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教育惩戒的价值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但教育惩戒仍缺乏实践土壤,面临惩戒手段失当、惩戒程度失准、惩戒对象失变和惩戒干预失重等多重困境。而要促使“惩戒”向“教育惩戒”转变,真正实现为教育而惩戒,使惩戒遵守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需要促进教育惩戒的合法化、加强教育惩戒的合目的性、规制教育惩戒的合伦理性、追求教育惩戒的艺术性。这些或将成为教育惩戒落地生根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
3.
4.
如何把握教育惩戒的实施边界,是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的关键所在。可以从实施对象、实施意图和实施程度,揭示教育惩戒实施边界的具体体现,进而分析体罚、变相体罚、侵权等典型越界惩戒行为,提出教师把握教育惩戒实施边界的基本策略,即:教师实施教育惩戒以法律规范为底线,以教育道德为支撑,以教育规律为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5.
“教育惩戒”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赏识教育、愉快教育等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时,特别是当“民主、平等、权利”等口号成为各大新闻媒体造势之工具时,教育惩戒似乎成了“过街老鼠”,老师们更是闻“惩”色变。而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对“教育惩戒”进行了再思考、再认识,本文拟从教育惩戒的内涵、意义及合理性和实施的原则与策略等三个芳面对其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6.
<正>九月的午后,暑气未消,恰是午睡时间,静谧的校园里只余蝉音阵阵。我正在办公室休息,隔壁教室突然传来一阵学生的喧闹。“不要用我的错误惩罚妈妈”我忙奔到教室,有学生告诉我,小李午睡时用头发丝逗旁边的同学,引起了“轩然大波”。又是小李。这个学生精力充沛、性格活泼,时不时便要翻出一些“新花样”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他在午睡时的“精彩表演”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相似文献
7.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0,(4):14-20
美国教育惩戒权的实施经历了从零容忍教育惩戒向恢复性教育惩戒的转变:零容忍教育惩戒凸显了犯罪—惩罚的教育惩戒理念,通过惩罚的威慑力来降低失范行为的发生;而恢复性教育惩戒则关注失范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强调多方主体间共同协商来修复伤害,最终培养学生为他人负责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格。两种教育惩戒的理念思维迥异,但具有目的价值上的一致性,均为教育惩戒权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当前教育惩戒权立法的启示:应将零容忍与恢复性教育惩戒相融合,妥善地把握零容忍教育惩戒的边界,在恢复性教育惩戒中重视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惩戒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必要的形式,因为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将“惩戒教育”与体罚学生区别开来。“惩戒教育”与“体罚学生”,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惩戒教育”具备的两个前提是:第一,它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二,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武昌一所中学近日试行“惩戒教育”。学校除对学生的违纪行为采取训导、罚清洁等11条惩戒措施外,还别出心裁地与家长签订“惩戒协议”。以防家长提出异议。有意思的是,很多家长自愿签订了协议。 相似文献
12.
13.
教育惩戒权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权力,致力于改正学生的失范行为,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行为规范,最终使学生成为"社会人"。然而由于舆论泛滥、家长不解和学生反抗等因素的影响,教师教育惩戒中存在着失范与失效双重行为,导致现实环境中的教育惩戒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就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努力。教育惩戒既要以法律和情理为依托,又要注重限度和秩序,坚守惩戒所蕴含的德性与关怀根基,推动教育惩戒更为有据、有力地施行。唯有如此,教育惩戒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传播德性的意味与爱的温度,使得学生养成自觉性与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一、“教育惩戒”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在教育中,“惩戒是指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向葵花认为,“惩,即处罚;戒,即警戒。惩戒,即通过处罚来达到警戒的目的。惩只是手段,戒才是目的。作为同一过程的手段和目的。惩和戒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惩戒教育,作为一种正面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实施批评、处罚手段使受罚者感到痛苦,但又不损害其身心健康,从而使其认识并改正自身过失的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教育惩戒是学校和教师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而采取的一种惩罚教育方式,它与明令禁止的体罚截然不同,在学生教育过程中有“惩前毖后”之功效。但教育惩戒毕竟是一种惩罚,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三项注意”。一要注意尊重学生人格,防止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违纪的学生往往更加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颁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教师群体。《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作出了规定,给教师送上了一把“戒尺”,但又是对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考验,是对教师教育手段和教育艺术的考验。要想用好这把“尺”,教师要掌握好三个关键字,即“本”“度”和“术”。 相似文献
17.
<正>一、原因分析案例中最大的矛盾点:数学老师的做法是教育惩戒还是体罚。《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对教育惩戒的定义明确告诉我们,教育惩戒不是体罚,而是一种教育方式。《规则》强调了教育惩戒的育人属性,指明了教育惩戒权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教育惩戒,在我国古已有之。教育的“教”字有这样一解:左边是孩子在学习,右边的反文是一个人拿鞭子的模样。可能最初的教育就是离不开训诫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自在从合法性的角度对学校教育惩戒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揭示教育惩戒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并对教育惩戒制度的合法性、教育惩戒权力运行中的合法性问题以及合法性危机进行阐释研究,尝试对学校教育惩戒的合法性构建提出若干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被广为推广,“惩戒教育”日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到了谈“罚”色变的地步。本文结合学生的现状,从需不需要“惩戒教育”、如何理解“惩戒教育”、怎样实施“惩戒教育”三个方面,谈了一些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