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会馆是科举制度和商业活动的产物.会馆又分行馆、试馆和仪馆.工商业者为联络感情,协调事务,需要建立行业集会之所,于是就有了工商会馆,一般按行业设立,也叫行馆.明清两朝每三年在京举行一次会试,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科举考试废止,应试的举子达130多万人次.  相似文献   

2.
清代北京会馆的修建与活动一时达到鼎盛时期,所谓“京师为四方士民辐辏之地,凡公车北上与谒选者,类皆建馆,以资憩息;而商贾之业同术设公局以会酌事谊者,亦所在多有。”据学者的调查统计,清代北京外城,有大小各类会馆共计392处。这些会馆,多数是为招待各地应试举子和来京官员、士绅而设的乡缘试馆,如湖广会馆、番禺会馆等,一般由在京官员捐资兴建,或京官外放时将私宅捐献改建而成,也有的乡缘会馆是由本籍有影响、有地位的人士如达官、新科贵人等牵头筹资建造,并得到本籍地方官员和工商业者的资助。还有一部分会馆是为维护行业利益、协调同业关系而建的业缘商馆,如长春会馆、河东会馆、仙城会馆等,多由本籍、本行业的工商业者集资兴建而成。  相似文献   

3.
于德祥 《北京档案》2015,(11):39-41
何谓会馆?《辞海》中对"会馆"条目的解释为"同籍贯,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 北京的会馆见于资料者,较早出于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尝考会馆设于都中,古未有也,始 嘉隆间."近人瞿总之又有"推其原始者,或云永乐已有之."这两种说法尚未见到实证,现在能名实相证的建于明代的会馆大都在明万历、天启之后,所建之馆且以外埠行业商馆为多.  相似文献   

4.
荟萃八方文化精髓的会馆--会馆的兴盛与衰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馆原亦称"公所",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封建性团体,即中国旧时同省、同府、同县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还是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的人聚会或寄寓."会馆"一词最早见于明代:"会",即机构;"馆",即建筑实体--屋舍.屋舍内设有机构才能称为会馆,即是以省、府、县三级为定位,及由相邻地区合组或同一行业在客居地建起的邸舍内设置机构的通称.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宣武区历史上曾拥有各类会馆400余家,占到全北京城的七成。现在这些会馆,有的已经成为市、区,乃至国家级文物;有的充作民居;还有一部分已经湮没无闻。今年,这些老会馆都将拥有一份“个人档案”,内容不仅包括历史沿革、保存现状,还有今后如何保护、利用等。对于已消失的那些会馆,宣武区相关部门将在原址上,把它们的“档案”以标识的形式公开展览。  相似文献   

6.
中南地区省级图书馆研讨会第六次专题讨论会于4月7日—14日在桂林召开。讨论会收到论文七篇及部分馆规章制度选编。有的论文从建立健全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阐述了加强科学管理的重要性,有的从改革干部制度方面论述怎样合理使用干部;有的从计量化的角度论述了图书馆统计的作用以及图书工作实行定额、定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与会代表结合各馆实际就下列问题进行了讨论:①图书馆工作改革的突破口问题,包  相似文献   

7.
白杰  小田 《出版参考》2006,(3):53-53
会馆原亦称“公所”,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封建性团体,即中国旧时同省、同府、同县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还是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的人聚会或寄寓。“会馆”一词最早见于明代:“会”,即机构;“馆”,即建筑实体——屋舍。屋舍内设有机构才能称为会馆,即是以省、府、县三级为定位,及由相邻地区合组或同一行业在客居地建起的邸舍内设置机构的通称。  相似文献   

8.
要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必须进行改革。改什么?怎样改?目前,很多馆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多路探索。有的馆从管理改革入手,兴利除弊,调动全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想方设法满足读者对书刊资料的不同需求,极大的方便了读者,进而推动图书馆工作的改革,成效显著,读者无不叫好! 但值得注意是,也有一些馆忽视了我们图书馆改革的真正目的,简单地把改革理解成就是为了抓经济收入,规定从×月×日起外借图书一律开始收费,每本书每天收费二至三分不等;进入阅览室看书,每张者阅览证收费伍分至一角。更有甚者,有的馆在改革中,几乎忘掉了图书馆自身的工作任务,将本馆的活动场所租  相似文献   

9.
1月6日,省档案馆在辽宁会馆举行《清圣训》出版首发式,省档案局(馆)长孙成德出席并作讲话,副局(馆)长赵焕林主持仪式,省内著名清史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仪式。  相似文献   

10.
王红乾 《图书馆论坛》1993,(2):25-26,79
如果我们把某个社会环境中的许多所高校馆类比为一个生态环境中的许多个生命机体,然后再把它们相互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也有类似于生命过程的现象:有的馆深化改革,成绩突出;有的馆士气低落,维持现状;有的馆由弱到强,力争上游;有的馆由强变弱,走下坡路,等等。面对同一个社会环境,面临同样的外部条件,却出现了不同的发展结果。显然,这种差别的产生:第一,不是由于图书馆外部诸条件的优劣,因为面临同样的条件,各个  相似文献   

11.
王馗 《文化遗产》2010,(3):16-32,38,157
北京精忠庙梨园会馆是清代在京的梨园行会组织。现存碑刻文献中记录了从康熙以降三百年来的重要班社,特别是《重修喜神祖师庙碑志》完整地呈现了乾隆五十年前后京都梨园的实际状貌。宫廷演剧机构和基层戏园在碑文中的出现,展现了其时逐渐松动的班社等级关系和戏班正在蓬勃发展的商业化趋向。特别是京都两处梨园行会的建制,呈现了官班和民间班社的分立,造就了京都梨园戏曲文化生态的独特面貌。而在基层演剧中,腔分雅、乱;部分文、武;伶分大、小;技分色、艺;戏分日、夜,这些剧坛风尚,既是基层审美的流露,也是自主的商业演剧的必然发展。从京都剧坛的全貌而言,基于内廷演剧和城市演剧的本质差别,戏曲在生存和发展进程中,很自然地展现出了"保守"与"革新"的趋向,在京城复杂的文化空间中,不同身份、族群的审美取向得以呈显,由此也形成了对不同戏剧品类的维护与发展,其背后的艺术规律至今对中国戏曲艺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4月10日,辽宁省档案学会七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学会秘书长会议在辽宁会馆召开。省档案局(馆)党组书记、局(馆)长、省档案学会名誉理事长赵焕林,副局(馆)长、省档案学会理事长许桂清出席  相似文献   

13.
鹿璐 《北京档案》2015,(12):12-15
会馆是北京特有的人文景观.北京的会馆历史悠久,最远可上溯到明朝,而且会馆数量众多,最多时达四百余座.北京的会馆与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这其中比较突出的要数座落在现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中的北京安徽会馆.安徽会馆建于清朝末年,在北京众多的会馆中虽建成时间较晚,但在占地面积、建筑规格等方面堪称京城各省省 会馆是北京特有的人文景观.北京的会馆历史悠久,最远可上溯到明朝,而且会馆数量众多,最多时达四百余座.北京的会馆与北京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这其中比较突出的要数座落在现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中的北京安徽会馆.安徽会馆建于清朝末年,在北京众多的会馆中虽建成时间较晚,但在占地面积、建筑规格等方面堪称京城各省省馆之冠.不仅如此,安徽会馆还曾经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当年康有为、梁启超在此地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安徽会馆成为戊戌变法的策源地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消息动态     
▲7月5日,日本出版贩卖株式会社向大连市馆赠日文新书500种;8月22日大连市馆又接受旭计器株式会社所赠213册日文科技图书。(月起) ▲东沟县馆于9月10~16日举办了乡镇图书管理员培训班,20人参加培训。(徐英华) ▲大连地区军校协作中心9月26日举办了7馆参加的全省军校图书情报学术交流会。(月起) ▲由鞍山总工会承办的全省首届工会馆业务邀请赛于10月5日在鞍山举行,大连、本溪、  相似文献   

15.
寻找会馆     
无论会馆的形式体现得怎样,充满着传统味道的会馆,虽然看上去兴衰各异,但都不能泯灭民族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北京湖北籍会馆是明清以来的湖北士人为解决省内来京举子、官吏的住宿问题,沟通同乡情谊,互帮互助而建立的同乡试馆.它是京、鄂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也是构成北京旧城传统风貌的历史建筑,具有特殊的文化遗产保护价值.北京湖北籍会馆诞生于万历十年(1582),鼎盛于清中晚期,1928年"东北易帜"后日渐衰落,1956年退出历史舞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旧城改造对会馆旧址的保存状况产生较大影响,但仍有部分具备特殊价值的建筑保存至今.本文通过梳理北京市档案馆所藏相关资料,以时间为顺序,分析明清以来北京湖北籍会馆在不同时期数量和功能上的变化,调查会馆旧址的保存现状,并阐述其文化遗产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8月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社科联主办,省档案学会承办的"城市记忆学术论坛"在辽宁会馆举行。省档案局(馆)党组书记、局(馆)长赵焕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杨路平,省档案学会理事长、副局(馆)长许桂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市、绥中县、昌图县负责  相似文献   

18.
杨华 《河北科技图苑》2006,19(4):1-1,37
入夏以来,因工作需要去了几家图书馆,有高校馆也有公共馆,查阅了许多文献,获得了不少信息,受益匪浅.总的来说,这几家图书馆的馆风馆貌及服务态度给我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到馆读者的秩序也满好.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即在工作人员和到馆读者之中,有的人着装修养较差,仪表欠整洁.如有的男同志在馆内穿背心、短裤;有的女同志在馆内穿超短裙、露背装;有的在馆内穿拖鞋、无后帮鞋;有的在馆内着装过于单薄、紧身;……对此,我认为,作为精神文明传播阵地、知识殿堂的图书馆,对工作人员及入馆读者着装作出要求是必要的,尤其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着装打扮会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为,对读者具有导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之间也会互相影响.2006年6月11日,河北大学图书馆在入馆门厅的广告牌上张贴出《倡导书》,对进馆人员的着装提出倡议和疏导性要求.这种做法很好,有利于促进文明、和谐图书馆的建设,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会馆指同乡组织,它曾经应运而生,也因时而衰。如今,一度被当作封建余孽的旧式会馆已在国内彻底消亡,或变身为旅游景点,而依托同乡会及宗亲姓氏的新会馆文化又日渐流行,绝大多数依托网络生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正>2012年12月5日上午,省档案局(馆)在辽宁会馆举办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报告会,邀请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作"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强档案文化建设"专场报告。李明华副局(馆)长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结合档案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