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度学习的理念进入课堂教学领域以来,为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到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深度教学是基于实现学生深度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进行深度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关注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过程的导引、教学评价的导向、学生学习反思力的培养、教与学的载体达成等六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适时地转变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和教科研观。  相似文献   

2.
线上深度教学,是以教师深度的知识教学为基础,促进学生开展“激活—联结—评价—迁移”深度学习,以实现学生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深度发展的一种活动。学科知识的深度教学是指知识的外在形式和知识的内在意蕴的教与学。由于目前网络学习平台发挥的功能不全,及教师对线上教学的规律认识不够,线上教学存在域限性、时限性、不可控性、单向性等几个方面的特征,从而带来了线上实现深度知识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及实现学生深度发展方面的局限性。克服这些局限性,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深度教学中的作用,认真做好线上深度教学设计,以及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教学论文是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经验互相碰撞后的智慧结晶,更是教师立言、立行之本。基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视角,以“数学小论文写作”为载体,列举大量的实践样式凸显“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和教师教学特色发展双赢,促进学生数学关键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4.
深度学习是指向学生的思维深度,强调让学生经历深层次的知识建构过程,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迁移运用的学习。从深度学习走向深度教学的研究,这是由教与学的一致性所决定的。科学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深度学习”的认知观特征,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理解、学习建构、师生交互以及学科意义,通过创设对话教学、问题教学、议题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手段开展深度教学,使学生在挖掘知识背后价值与意义的过程中层层递进地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一系列教学新理念被提出和应用,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依据和方法。深度学习以人工智能网络为架构,对促进学生认知、思维、创新的逐层深入,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转变学习方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在分析了思考题教学与深度学习的理念融通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开展思考题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实现思考题教学的价值旨归,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念,是指在理解知识本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涵养,发挥学习主体的多元性,发展、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研究学习路径有助于实现深度学习理念:能帮助教师读懂学生、了解学生思维;引导教师挖掘知识内涵;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数学教学实际效果;促进知识的个体和社会建构.结合吴正宪《"比"的认识》一课发现,教师通过解读知识本质,明确数学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分析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数学情境、搭建问题支架、借助思维导图等方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学习路径实现深度学习理念.  相似文献   

7.
满娜 《中国教育学刊》2023,(S2):110-114
唯分数论和知识结果论会导致偏重知识单方面灌输、机械记忆以及大量重复性练习等繁重而浅层的教学和学习模式的使用,使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科方法的认识浮于表面。深度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结构,强调学习的过程是建构理解的过程,引导学生采用促进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实现要以教师对深度学习理念的理解为基础,并在教学中探究、实施深度化教学策略。深度学习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学习模式,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阙宏伟 《江苏教育》2023,(40):7-9+15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新课标提出的新理念,其基于国内外教育研究成果,对于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时,要注重知识结构与育人价值整合,教材内容与学习活动整合,此外,既要做到“放大”,又要做到“缩小”,从而将其落实到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有效开展深度学习,就需要努力转变原有的知识观,正确看待、理解和把握知识,树立适应深度学习要求的新的知识观.深度学习的知识观,要在坚持生命立场、主体视野、智慧追求的前提下,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健全人格、心灵世界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在此过程中,学校教育需要努力把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提升为促进其生命智慧生长的过程,变成实现动态生成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核心素养时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发生真实的、深度的学习。教育部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实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1]因此,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深度学习理念下注重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设计,一方面能让数学教师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则可以推动教学方式改革,由以往的“教师出题学生做”的作业模式转变为“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来设计作业,充分发挥作业巩固知识、延伸教学的教育价值.本文简述初中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原则,并围绕“设计实践性作业”“开展层次性设计”“增设挑战性内容”“思想方法渗透”等多方面展开探究,从而提高校本作业质量,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深度学习是以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运用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学习。但知识论证不充足、知识点状分布、绝对真理知识观等表层知识教学已偏离了学习的本质及价值,产生了知识教学阻滞深度学习的困局。教学推理是教师根据已知教学条件及个体情境认知,确定问题并生成教学策略的连续性思维活动。它克服了以往僵化的教学方式,为促进深度学习提供可能逻辑。其中,学科知识逻辑能促进学习触及知识的意义世界,学生经验逻辑能促进学习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实践自为逻辑能促进学习关联自我的生活世界。最后,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推理策略应着力于以"批判与交融"为取向的教学理解,形成以"联结与转化"为纽带的教学逻辑,开展以"假设与证据"为核心的课堂论证教学,创设以"推断与评估"为特质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积极有效的深度学习,能够有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与开拓创新,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从而满足新时期我国对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文章作者经过调研发现,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目前存在授课互动中知识观与教育观有待优化、课堂授课中对数学教育本质的理解浮于表面等问题。结合目前小学教学实际,需要在重塑教育教学观念,深度理解教学理念内核以及加强数学学科知识系统学习与训练,转变数学教材理解范式等方面下功夫,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三让”,使课堂成为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跨越式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着浅表化、形式化、短视化等问题,理解与实践“深度学习”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振大学生学习力的有效途径。“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主动的知识建构,但“知识建构”与传统教育观中的“知识传授”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分别站在“教”与“学”立场的两种对大学生学习的不同阐述。大学教师应充分认识二者的辩证关系,探寻一条指向学生深度学习中知识建构的教学路径:以知识传授作为教育的重要根基与关键目标;“全景式”呈现知识,引发学生的具身学习;挖掘知识的负载价值,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6.
吴玲玲 《考试周刊》2023,(12):111-115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了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深度学习”理念引入恰巧能满足当下的教学需求。对此,文章通过深入研究深度学习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以高中物理课堂开展深度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为导向,立足于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物理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加强高中物理课堂深度学习的应对措施,具体探讨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深度学习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7.
深度学习是区别于浅层学习的一种高效且释疑的学习模式,重在知识体系构建、知识迁移与知识理解,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思考能力与思维能力。为了促进教育成果提升,许多学校和教师已经在该领域展开研究,希望通过深度学习教学来实现高效教学,显著提高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先回顾原有的知识经验,再开启新知识的学习.这种模式已成为数学教师实施教学的常用思路.但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原有知识经验的“破”与“立”.当认知冲突产生后,如果教师能基于知识本质将冲突转化为建构新知的契机,那么深度学习的理念与实践就能被体现在常态化数学课堂中.文章基于认知冲突背景,提出了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并对认知冲突对于深度学习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旨在更好地促进深度学习课堂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我们的学习观和教育观亦发生了重大转变一从关注幼儿“学什么”到关注幼儿“怎么学”;由过去注重教学过程中幼儿获得知识、经验、技能,转向为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注重支持幼儿掌握建构经验的方法。深度学习是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究周围世界,建构、理解新的知识经验,产生认知冲突,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种植活动中,我园教师秉持深度学习理念,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策略,总结、提炼了三种有效提问方式,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20.
陈海宇 《文教资料》2006,(5):152-153
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等都需要彻底改变。“小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习方式也跟随转变,教学方式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与教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新的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必需在教学方式方面有新的突破。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小组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