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历史嬗变可以窥见图书馆事业发展脉络,也是例证公共文教建筑设计衍变的重要学科切面。大历史观视角下,古代藏书楼建筑叙事追求堪舆志趣、文化意向、园林造景、传统礼法,昭显秘藏性质。近代中国图书馆建筑历经清末地方政府创办“藏用”图书馆文教建筑,新文化运动推动“新式”图书馆文教建筑设计,民国时期各地兴起“多元”图书馆建筑设计。其建筑叙事开始由“文献”指向“读者”及其阅读,完成从“私藏”到“公用”的设计转变。当代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发展创新分为3个时期:萌芽起步期(1949—1987),新中国图书馆为政治与科学服务的建筑设计;探索发展期(1987—2008),新环境下图书馆知识组织与传播的建筑设计;转型变革期(2008至今),新时代图书馆高质量变革发展的建筑设计。面向未来图景的图书馆公共文教建筑设计,需要扬弃古代藏书楼建筑叙事文化隐喻、强化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的前瞻性、重视图书馆新馆及旧馆改建扩建、实现图书馆建筑空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6):93-103
从机构视角爬梳并构建"图书馆"本土化话语体系,是实现"中国的图书馆学"建设的重要途径。古代时期,昭显秘藏性质、突显图书对象、彰显多元特征的机构话语是"图书馆"话语形态的具体表现。近代时期,中国与西方全方位的竞合导致了图书馆、藏书楼等彼此纠葛的话语格局,最终"图书馆"术语成为机构话语的主流。现代时期,信息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社会多元力量等形成的合力,促进了图书馆话语的转变、创新与交融。图书馆要实现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话语文本的嬗变趋向、把握话语权力的代际转移、推进话语体系的特色建构。  相似文献   

3.
清末新政与近代藏书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近代藏书楼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措施之一。近代藏书楼是在中国古代藏书楼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图书馆文明而建立起来的,联结了中国古代藏书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发展和继续,它的母体是中国古代藏书楼,它的根在中国,绝不是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产物。中国古代藏书楼由于受到小农意识、宗法制度、科技落后、图书数量少及没有足够的读者群等因素影响,具有很大的封闭性,"书藏"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并非绝对地封闭保守,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具备近现代图书馆收藏图书与提供使用的基本功能和本质属性。中国古代藏书楼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孕育、产生和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李凯旋 《图书馆》2013,(3):39-41,47
藏书楼概念是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元概念和逻辑起点之一,它最早出现在南宋文人的笔下,最迟清顺治年间已有实体的藏书楼出现,因而程焕文先生认为藏书楼完全是一个近代名称尤为不妥。与藏书楼相关的藏书思想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术的主要内涵,不能用近代西方图书馆学的标准苛求中国古代图书馆,从而得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没有形成独立学科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重藏轻用”是国人对我国古代藏书楼的固定认知模式,但这种认知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种种史料文献证明藏书楼“重藏”是实,而说“轻用”则不符史实。我国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深入挖掘藏书楼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与西方图书馆的精华相互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我国民族特色的图书馆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西方图书馆思想和中国古代藏书楼物质的双重基础上诞生的。它与旧式藏书楼有着根本区别。近代图书馆馆刊,是为了适应新式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发展之需出现的,在宣传先进图书馆思想、研究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业务、揭示馆藏、交流经验,促进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已将中国近代重要的图书馆刊编为《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出版。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8.
郑观应的现代图书馆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观应以英国图书馆为蓝图,反对中国古代的藏书楼,要求引进现代图书馆的理念和技术,在中国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体系,推进中国图书馆的现代化,以实现中国富国强兵的梦想,他是中国现代图书馆思想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9.
清末新政时期,在图书馆“官制”确立的基础上,随着清政府颁行图书馆法制章程,地方士绅公共藏书楼思想与实践及封疆大吏的官办图书馆理念与实践的传播、影响及发展,使得西方图书馆观念得到广泛宣传而深入民心,从而在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近代图书馆运动,并最终促使我国近代图书馆体系的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学会藏书楼作为早期图书馆的雏形,在传播思想、开放阅览方面有着不同于古代藏书楼的现代品性。论文通过对学会藏书楼开放形态、收藏类型及讲堂模式的分析,探讨了学会藏书楼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图书馆建筑的文化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谭泽红 《图书馆》2000,(6):54-56
本文从古代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有代表性的建筑实例中,边赏析边议论它们在选址造型、环境营这、功能实现上所表现出的文化气息、地方特色、民族风格、时代精神、从而表现出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建筑学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从以藏为本到以人为本--中国图书馆学思想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图书馆事业经历了古代封建社会的藏书楼、近现代图书馆以及未来的复合图书馆几个发展阶段。图书馆学思想的内涵也经历了从以藏为本、以用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历程。文章简要考察了古代与近现代图书馆学思想,预测了未来图书馆学思想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3.
再议藏书楼与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柏松 《图书馆》2003,(1):92-94
本文就“藏书楼”与“图书馆”是两种不同事物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分别从中国藏书楼使用范围狭小的内、外部原因,明清时代社会开明人士对藏书目的认识的提高,清末近代图书馆雏形的形成,西方图书馆对中国藏书楼变革的冲击和影响等方面来论征:“藏书楼”与“图书馆”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藏书楼是近代图书馆的初级形式,近代图书馆则是古代藏书楼的高级阶段,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西方传教士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促进者;清末民初知识分子是西方图书馆观念的"传播者",是中国古代藏书楼的"扬弃者",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奠基者";中国近代图书馆既不是"国故"也不是"舶来品",它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根在中国,它开放和谐、兼容并蓄.由此可见,近代图书馆产生的全球性和地域性,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文化起源的多元性,决定了研究近代图书馆的历史必须具备全球视角.  相似文献   

15.
下述三大学术旨趣,导致中国古代图书馆学迄今没有被建构为一门成熟的现代学科。第一,将理论论域局限于分类编目的技术层面,使得除此之外的其他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智慧逸出了人们的学术视野。第二,庸俗地看待历史时间的演进,认为“古代”藏书楼不能等同于“现代”图书馆,从而在研究主体上缺失正确的指谓。第三,满足于知性研究,从而对古代图书馆学的学科精神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反思前贤时所走的弯路与不足,有助于我们扬长避短,在建构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学术征程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界对我国古代图书馆的评价大多认为是“藏书为主,用书为辅”(如《江苏图书馆学报》1985年第1期“编后”开头就是这样说的),对现今流通服务工作中一些保守现象的批评,动辄说是封建藏书楼思想.古代的图书馆真是重藏轻用或只藏不用吗?考证史料,并非如此.(图书馆这一概念是近代使用的,中国古代并无这一明确的学术概念,本文姑借用之.) (一) 中国古代历朝均有关于图书馆活动的记载.先秦典籍《周礼》(即《周官》)一书首先提出了“辟藏”的早期图书馆观念.《周礼》明确提出古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稽考  相似文献   

17.
认为在中国古代藏书楼中,文献研究业已存在,在现代图书馆工作中,文献研究也已成为图书情报工作体系的基础,并对图书馆工作的学术性和社会职能的发挥起理论上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研究》一书,是中国古代图书馆史和图书馆思想史研究的崭新成果。首先,作者依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理,论证了中国古代确实存在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历史事实。其次,作者创造性地构建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体系的两大构成板块,即文献之道与馆阁之道。再次,作者以独特视角归纳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实践智慧和思想智慧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9.
官府藏书楼、私家藏书楼、寺观藏书楼和书院藏书楼是我国古代藏书楼的四大类型,文章从藏书楼选址、藏书楼功能、藏书楼环境等方面对它们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建筑选址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建筑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质、人与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各种关系。图书馆建筑选址需要哲学的智慧,首要的一点是要明确图书馆建筑选址与人们观念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加深对绿色图书馆建筑及图书馆(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大学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性质、任务、职能和服务工作的认识。选择合适的图书馆建筑的馆址,对于图书馆各方面的工作关系极大。不同性质的图书馆建筑,如城市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等,应结合自身特点辩证地解决选址过程中遇到的诸问题,决不能脱离当地当前的实际情况而强调选址的某一方面。对《辞海》中关于“风水”的解释持不同意见,认为建筑风水是一门学问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