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深入分析朗科"优盘"产品的创新过程,构建突破性产品创新模型,旨在探讨我国企业如何实现突破性产品创新;在此基础上,指出技术集成是我国企业实现突破性产品创新的有效途径,突破性产品概念创新是应用技术集成的前提,内生型技术积累是技术集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突破性产品创新的模糊前端管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突破性产品创新的实施困境:如何产生突破性创新的创意并从成千上万个创意中成功地选择。在综述传统突破性创新对该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辨析了突破性创新模糊前段的概念,系统阐述FFE管理的内容和步骤,并对其进行评述,作为突破性产品创新创意产生和识别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突破性创新要素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假设,构建表达两者关系的假设模型,并运用神经网络结合实证数据对此模型和相关关系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创业导向、重组转型能力、内部基础研究和机会识别能力等突破性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贡献率大,而隐性知识创造和供应商模糊前端参与等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贡献率较弱,由此,提出转变企业组织结构以及建立供应商参与创新的理念,以充分激发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供应商隐性知识创造力,从而提升突破性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4.
科创板推行以来,度量其重点是企业是否实现了产品突破性创新。产品突破性创新是组织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掌握先进技术、突破技术封锁的重要途径,而使命是驱动企业实现产品突破性创新的精神支柱。但现有研究关于在使命驱动情境下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产品突破性创新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讨。本文基于权变观,以科创企业为例,从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动态匹配视角出发,选取极具典型性和极端性的HB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揭示了在使命驱动情境下,科创企业使命的导入、认同、内化三种使命形式分别驱动着产品突破性创新实现萌芽、形成、强化的三个阶段。针对产品突破性创新的不同阶段,通过授权、命令、双元领导与不同意义建构主体的有效适配促进产品突破性创新实现,并由此形成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附助性匹配、补偿性匹配及整合性匹配三种动态匹配模式。本文从使命驱动、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动态匹配视角揭示了产品突破性创新的实现过程,为科创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用户研究——创造“突破性产品”价值的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雅琴 《科教文汇》2010,(4):205-206
本文主要阐述了用户研究为什么是创造“突破性产品”价值的驱动力。同时,通过分析找出其驱动创造“突破性产品”价值的突破口,进而说明用户研究在产品开发过程初期的基础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供应商参与的制造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制造企业实施突破性产品创新对供应商的依赖关系,从理论角度剖析了供应商参与创新的前因因素、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企业间学习、制造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索了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制造企业突破性创新的影响作用,最终构建了基于供应商参与的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7.
从突破性创新的视角,通过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不同阶段技术轨道的动态选择,短期应以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过渡,持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中长期则重点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它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路线.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管理》2017,(4):22-28
文章研究已建企业中的组织能力对提高突破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RI)绩效的影响。这些组织能力包括开放能力(OC),整合能力(IC),自治能力(AC)与实践能力(EC)。文章提出四个研究假设,分析组织能力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我国200家制造企业邮寄调查问卷,文章收集整理了112组相关数据。多元回归结果显示,组织能力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正相关。最后,文章提出管理建议,以帮助企业提高突破性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织信息处理理论的视角,考察了企业的营销资讯获取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驱动机制.构建了一个四阶段的突破性创新过程模型,分析了创新者如何管理每一阶段的营销资讯获取工作,并发展出有关营销资讯与突破性创新绩效的研究命题.研究发现.营销资讯的收集和获取活动仅在突破性创新的产品设计、产品检测和产品商业化阶段是有效的,而在市场机会分析阶段的营销资讯存量与突破性创新绩效负相关.最后讨论了研究结论、理论和实践贡献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模块化视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特征以及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动力与阻力,综合理论分析与案例论证,系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外围模块高端渗透路径、关键模块重点突破路径、架构规则颠覆重构路径和模块-架构耦合升级路径,并给出不同路径间差异性及适用条件,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技术瓶颈和实现对发达国家技术赶超,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尹惠斌  游达明 《软科学》2014,(5):125-129,144
基于突破性创新的特征,借鉴传统创新绩效评价模式,从资源投入、技术产出、产品性能、过程管理、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等6个维度构建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BP神经网络原理建立了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评价模型。通过对样本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绩效评价进行模型训练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信度高,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角色认同理论和行为可塑性理论,以某科研机构的325名员工及其直接领导为调查对象,对领导者的创新支持如何以及何时影响员工的突破性创新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领导创新支持通过激发创新角色认同促进员工的突破性创新行为,即员工的创新角色认同在领导创新支持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地,员工的主动...  相似文献   

13.
尽管客户对产品创新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但是从客户组合层面上来探讨其与创新的关系的研究还较少,以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客户组合的异质性与关系嵌入水平对产品的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及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客户组合的异质性通过促进客户知识的多样性从而对产品的突破性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客户组合的关系嵌入水平通过促进客户知识的深度和专用性从而对产品的渐进性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为企业有目的地进行客户组合管理并以此为源动力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突破性创新是产业技术升级、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是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基石。首先对突破性创新的重要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夯实研究的立论基础。根据竞争情报研究的定量化要求,将突破性创新分为原始型突破性创新、跃迁型突破性创新、跨界型突破性创新三类;基于专利数据,设计了突破性创新的技术创新强度、市场破坏程度的定量识别方法。提出应围绕突破性创新布局企业竞争情报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复杂产品创新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复杂产品创新基本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复杂产品创新的模式,指出了基于产业集群进行复杂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下,零售企业的商业逻辑由传统“货-场-人”向“人-货-场”转变,通过商业模式场景化实现人与货的精准匹配,催生出新零售模式。该文从商业模式场景化创新的新视角出发,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价值要素方法、价值共创等新理论,结合茑屋书店案例研究和扎根方法探索商业模式场景化创新过程及规律,归纳新零售企业场景型商业模式价值创造路径及演进机理。研究表明:通过用户数字画像,分析情感需求和待办事项,实现用户场景化;通过产品+产品、设计和场景,实现产品场景化;通过数据驱动和价值网络构建,实现运营场景化,改变用户“我知道、我喜欢、我互动、我购买、我推荐”等行为,影响关注意愿、互动意愿、购买意愿和推荐意愿,提升用户价值感知,创造场景价值倍增。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解释中国市场越来越普遍的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环境特征对其具有直接驱动作用吗?本文从制度环境和产业环境两个层次,聚焦于环境动态性和环境敌对性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探讨其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直接影响效应.基于204个企业样本数据发现:(1)技术动态性正向影响企业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2)市场动态性正向影响破坏性创新,对突破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3)竞争敌对性对突破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均具有正向影响;(4)政策敌对性正向影响破坏性创新,对突破性创新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动荡环境下的资源分配和创新战略制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影响突破性创新的环境因素分析和实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洪石  付玉秀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55-263
本文着重于对影响突破性创新的环境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有关理论假设;其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相关的资料与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各个环境因素对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不同影响;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以为促进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基于企业突破性创新战略的新兴产业培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突破性创新战略是新兴产业形成的重要基础。创新高地、卓有成效的产学研模式、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是激励企业突破性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珠三角可以把企业个体创新、原有产业突破以及技术突破作为新兴产业的培育途径,实施企业、制度、文化三大主导战略可以作为珠三角新兴产业的形成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