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振村老师说:“当课堂上缺少了故事,语言中缺少了情感,教学也就变成了风干的丝瓜,了无生趣,苍白干瘪。”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为课堂增姿添彩,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如笔者在本校举行的评课活动中,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六册《鹬蚌相争》一课后,引发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4.
5.
6.
师:(谈话切入后)刚才,我们看图猜寓言故事的名字,同学们都能很快地答出来。看来,同学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得可真不少。我们知道,寓言故事虽然简单,但是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鹬蚌相争》,看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4课《寓言两则》(第二则)。【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李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爱读书,你们读过哪些故事呀?(生畅所欲言)师:看来同学们真读了不少,不知你们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是根据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第二个问题:“我们不想两败俱伤,该怎么办?”请看范崚真老师《旁逸斜出也精彩》一。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教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相似文献
14.
15.
(出示课文插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家三代在田野里散步. 生:看到一个中年男人背起一个老人,一个中年妇女背起了一个小孩. 生:看到当时的景色很美,有金黄的菜花、碧绿的菜畦.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到画面上的男人很孝顺,他能够背起他的母亲,可见他爱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16.
靳小平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1):3-6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年第8期,发表了课例《不等式的性质(第三课时)》,让读者点评.并在当年第11、12期刊登了所收40余篇点评稿中有代表性的14篇.笔者反复阅读了这14篇文章,找出了其中共同讨论的或当今课程和教学论广泛关注的一些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统计分析结果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的《品德与生活》面向儿童,其三对关系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面。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从生活入手,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生活,捕捉生活中有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心智得到启迪,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着这种理念,郭老师在上人教版一年级《看我多精神》一课的品德教学活动中.她抓住了教材特点.通过活动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陈泳洁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22,(5):51-53
笔者从教学切入角度、课堂知识整合迁移以及学生能力提升三个方面对彭芬老师执教的《祝福》课例展开评析。小说教学普遍着眼“三要素”的情况下,本堂课选择回归“有意味的形式”——叙述者视角,将其作为教学角度,提升学生小说鉴赏水平,勾连多篇文本进行整合,增强知识的迁移力度,并着眼于写作能力提升,运用比较教学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堂课无疑是一个成功且有意义的示范,为更多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有幸听了实验学校的王巧玲老师上的《5的乘法口诀》一课,(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收获颇多,下面谈谈自己的评课意见: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相结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