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16,(21)
正2016年4月19日至7月10日,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瞎携手徐州博物馆联合推出"大汉楚王与南越王——徐州汉代文物精品展",以192件(组)徐州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为依托,分"汉玉之巅""盛世吉金""汉俑华采"三个部分,再现汉世雄风(图1)。徐州古称彭城,北扼齐鲁,南控吴越,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徐州汉墓出土数干件陶俑,其中不乏精美的舞乐俑,它们于地底沉睡两千年,而今重见天日,为我  相似文献   

2.
董远成 《收藏》2020,(3):70-79
"千年梦华——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由长沙博物馆和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联合承办,自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3月29日在长沙博物馆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览展出了127件南越王博物馆珍藏枕文物及5件长沙博物馆藏长沙窑瓷枕,时间跨越了西汉到现当代各个阶段,颇具时代意义和代表性。展览以瓷枕为主体,将枕的历史、形制、装饰和技艺向观众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3.
林冠男 《收藏》2010,(8):34-40
2010年1~6月,广州南越王博物馆推出“朝阳古事”专题展览,展品均来自辽宁省朝阳市的辽西博物馆(即朝阳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藏界资讯     
《收藏界》2013,(8):131-133
徐州圣旨博物馆常年对外展览6月27日,为了加强民间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全国民间博物馆馆长联谊会秘书处一行四人前往江苏省徐州圣旨博物馆走访和考察。圣旨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以收藏、展示明清圣旨为专题的民间博物馆。圣旨是历代皇帝发布诏书、褒奖官吏的重要文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在国有博物馆收藏和展览的都比较少,徐州圣旨博物馆恰好弥补了博物馆行业的这一缺失。该  相似文献   

5.
唐贞全 《收藏》2014,(1):124-131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于2013年3月28日隆重推出了"中部非洲传统兵器展",展出了360余件源自加蓬、刚果、南苏丹、中非、安哥拉、赞比亚、乌千达、卢旺达、布隆迪、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国的传统兵器,为增进我们对非洲的了解和研究推开了一扇窗。本次展览是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引进的首个以非洲传统兵器为主题的特展,也是历届特展中展出文物最多的一次,展品之精,数量之多,实属难得一见。展览分为"走进非洲""中非十八  相似文献   

6.
5月4日,徐州邮政局启用下述6种风景日戳。 徐州博物馆 在云龙山北麓,原址是清乾隆行宫,建于1960年。1999年5月4日扩建竣工,占地23000  相似文献   

7.
文物枕史     
正枕是人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卧具,而陶瓷枕又是我国陶瓷艺术中一个非常独特的门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自1991年入藏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伉俪捐赠的200余枚陶瓷枕以来,将"陶瓷枕"作为一个特色收藏,在不断扩大藏品的数量与类别的基础上加大对陶瓷枕的征集与研究,到目前为止馆藏陶瓷枕近600枚,涉及国内众多窑口,堪称国内博物馆瓷枕收藏之最。本文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藏瓷枕为例,介绍陶瓷枕历史中所蕴含的社会生活史、文化  相似文献   

8.
王维 《收藏》2013,(11):58-64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现藏500余件陶瓷枕,其中200余件是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先生与夫人杨张瑞贞女士捐赠的,在此介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0件精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王维 《收藏》2013,(6):58-64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现藏500余件陶瓷枕,其中200余件是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先生与夫人杨张瑞贞女士捐赠的,在此介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0件精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吴海云  彭文  孔利宁 《收藏》2001,(4):69-72
从2000年9月27日开始,到2001年8月底,以玛雅文明为主题的墨西哥古代文明大型展览在我国西安、广州、北京三地进行巡回展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本次展览的第一站,时间为2000年9月27日~12月31日。2001年1月20日~5月10日,移至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2001年6月1日~8月31日,于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博物馆结束。这次展出的文物共有186件(组),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兼有墨西哥各地博物馆的藏品精品,内容包括巨石雕像、陶器、绿玉雕刻、金器等,展现了玛雅文明在建筑、雕刻、绘画、制陶等各方面的艺术技巧,以及玛雅文明在天文、数学、象形文字上的高超成就,重现墨西哥古代辉煌而悠久的古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正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曾推出"枕语——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枕展",以瓷枕为主体,将枕的历史、枕上诗书画和枕上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枕的历史枕是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作为"荐首之具"伴随人类走过千百年的历史。关于枕的起源,尚无明确的结论。据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魏咸熙年间,因诛梁翼而得其玉石虎头枕,枕下有篆书"帝辛"二字。帝辛就是商纣王,因此该枕被断为"帝辛之枕"。尽管学术界对这一记载是否即为史实尚无定论,但据此推知,早在  相似文献   

12.
麦英豪 《收藏》2013,(11):40-43
以下所记是20多年前的往事,但至今记忆犹新,如仍在目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荣誉馆长、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市荣誉市民杨永德先生是香港知名的文物鉴藏家、实业家,他热爱祖国,关心支持祖国的文物建设事业。他与夫人杨张瑞贞女士志趣相投,酷爱陶艺,对中国古代陶瓷枕尤为钟爱,收藏之精,享誉遐迩。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成立之初,杨氏伉俪将其多年来在海外搜求得来的中国古枕200件无偿捐赠给该馆,又捐资支持建馆工程,他们的义举受到当时的国务委员李铁映专函嘉许和国家文物局、广州市人民政府的褒扬。杨氏家族还投资河北、河南、广东的农业,支持祖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报国之心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3.
史林花 《收藏》2013,(6):65-69
历代瓷枕的装饰纹样,题材广泛,人物图案即为其一大宗。也正因此,瓷枕不失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作为目前国内收藏瓷枕最多的博物馆,馆藏瓷枕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本文择其几种作以简要分析。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屈原投江"纹长方形枕(图1),根据《楚辞·渔父》中的情节描绘了屈原投江之前,与江面渔夫之间对话的场景。  相似文献   

14.
史林花 《收藏》2013,(11):65-69
历代瓷枕的装饰纹样,题材广泛,人物图案即为其一大宗。也正因此,瓷枕不失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作为目前国内收藏瓷枕最多的博物馆,馆藏瓷枕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本文择其几种作以简要分析。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屈原投江"纹长方形枕(图1),根据《楚辞·渔父》中的情节描绘了屈原投江之前,与江面渔夫之间对话的场  相似文献   

15.
陈馨 《收藏》2013,(6):44-53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枕藏品成系列、有规模,纵可囊括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陶瓷枕,横可比较各时期不同地域所生产枕的特色。以下试以其藏品为例,对我国枕的历史与文化形成作一简要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陈馨 《收藏》2013,(11):44-53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枕藏品成系列、有规模,纵可囊括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陶瓷枕,横可比较各时期不同地域所生产枕的特色。以下试以其藏品为例,对我国枕的历史与文化形成作一简要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穿越两千多年时光,深藏于民间的一枚西汉时期的双面穿带金印,最近惊现于徐州电视台《徐州连线》周末鉴宝会,现已被徐州博物馆作为重大珍贵文物  相似文献   

18.
魏佩 《收藏界》2011,(2):108-111
一提到收藏,人们也许只会想到书画、玉器、陶瓷器、石佛、金银器、泉币等,抛开上述东西的真伪,在生活中不乏见到这些古董,可从没听过有人收藏古代皇帝圣旨的,更别说以圣旨为专题的博物馆了!然而确有一个以圣旨为专题的博物馆,那就是江苏省徐州圣旨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李光辉 《收藏》2018,(6):61-66
瓷枕的造型与装饰不仅蕴含着实用、舒适等功能,而且融合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艺术乃至政治因素,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兽形枕及枕上的动物装饰题材为代表的动物枕更是充分反映出古代陶瓷枕制作者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本文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展出文物为依托,探讨陶瓷枕中的兽形枕和动物题材纹饰的装饰内涵。  相似文献   

20.
贾宝源 《集邮博览》2014,(11):44-44
正2007—6《李可染作品选》邮票发行时,我请徐州万国枢邮友帮助寻购了多种不同版本的该套邮票的极限片。其中,有一枚"放鹤亭"邮票的极限片(图1)是用明信片《苏轼(第一辑)》(1999年徐州邮政局、徐州园林局、徐州博物馆监制发行的牡丹邮资图加印片)的封套作载体,销首日江苏徐州云龙山放鹤亭风景日戳制作而成,封套上的图案是李可染作品《放鹤亭》。万友特意告诉我,这枚极限片的票、片图案是现存的招鹤亭(图2),所销风景日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