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研究"和"教学",研究在先,教学在后,二者有特定的逻辑关系。从事研究时,研究赋予大学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一次消化者",进行教学时,教学赋予大学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二次消化者"。第一次消化是"深入",第二次消化是"浅出"。从深入到浅出,才是受学生欢迎的研究者与传播者。为融合研究者与传播者这两种角色,需要得到两方面的保障:学校管理层面要真正引领兼顾研究与教学的平衡与融合、一线教师要力行使自己的研究与教学处于平衡和融合状态。  相似文献   

2.
教学网络化是新时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大学英语教师的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角色在淡化,榜样与伙伴、学者与学习者角色将得到强化,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还将具有作为辅助者和支持者、网络资源的开发者和课程内容研究者、网络管理员的新角色。同时,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会发生新的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教学行为失去中心地位,传统的辅助性行为成为主要教学行为,榜样、伙伴等非主导性角色的角色行为得到强化,课堂管理行为的内容与方向也要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逐渐完成角色转型,由教学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就是其中之一。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把研究与教学对立起来的现象,教师游离于研究者的身份之外。教师是教学者还是研究者?教师又该怎样成为研究者?本期将针对教师文化中的角色认同问题——“教师是教学者还是研究者”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深入浅出,原指论著、文学作品等既深刻而又通俗易懂。把它用之于语文课堂教学,喻指语文教师钻研文本要"深入",而课堂上向学生表达文本时则要"浅出"。可见,"深入"关乎教材的把握,"浅出"关乎教材的处理。事实也确是如此,要上出高质量的语文课,不仅要追求"深入",同时也要讲究"浅出"。一、"深入":让教学富有创意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深入到文本的"险远"处,才能发现文本那"奇伟、瑰怪、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的"深入浅出,浅入深出",是指文本解读时,深入浅出;实际教学时,浅入深出。文本解读,要求深入,此深入,是如其所然而非故作深刻。解读不能深入,则教学无法浅出,只能肤浅。因为"深入浅出"之"浅出",乃是分寸感的拿捏。学生听不懂,常常源于教师之不深。"浅入深出"之"浅入"是指指导要浅显易懂,"深出"是指通过浅显的引导,学生能够深入诗词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商美芳 《文教资料》2012,(9):174-175
政治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要从传统的角色里走出来,从"点菜者"转变为"菜单提供者",通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组织、引导学生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何为"劳心者"和"劳力者"这一角度出发,以历代研究者所作出的含义界定为依据和基础,通过对《孟子》一书的梳理,分别对为君、为民的具体内涵进行探究,以求更加清晰地认识"劳心者"与"劳力者",从而更加贴切地理解孟子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要适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师仅仅做知识的传授者已远远不够,必须跃升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者。这是时代赋予教书育人的新内涵,是教师带有划时代意义的角色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创新人才的培育者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它取决于能否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思想中解脱出来,实现教育思想、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的转变。因此,教  相似文献   

9.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施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要走进新课程,使用好新教材,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教学理念;其次,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这个单一角色转化为学习者、教练员、编著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使教师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10.
王菊芳  杨秋兰 《海外英语》2013,(22):134-136
任务型语言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教师多重角色转变,有利于帮助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构建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体系。然而,由于教师自身认识不足和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往往不够重视评估者角色,造成任务型教学活动中的评估者角色失当。扮演好评估者角色,首先需要教师对评估的内涵有明确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在任务前、任务中与任务后三个阶段要分别做好评估标准的拟定,对学生的评估,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以及评估信息的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中国,教育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及教师发展等问题备受关注.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同时,教师角色的成熟应着眼于自我的发展.教师要完善人格,铸高尚师德,要积累宽厚扎实的知识素养,并围绕教学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教兴国与教育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育创新对教师传统的角色特点与功能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要求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发生很大变化,主要有:知识观的改变,知识结构的改变,知识教育能力的改变——要有“转识成智”的能力和具体教学行为等四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教师备课钻研教材,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然后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能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素,最后选取符合理解教材与学生学力实际的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深入",又要"浅出",让学生真正在文本教材中"来来回回""若有所思"。  相似文献   

14.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近年来广为传播的教育研究理念,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这势必会改变以往的教师角色,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应成为学习者、设计者、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文章从这一视角切入,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并指出行动研究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角色的转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由文化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指导者;由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由学生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由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艺术家。教师应通过转变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及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实现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浸润”理念强调学生与课程、资源等要素达到的一种自我消化、自我渗透的状态。参与式教学是通向“浸润”的有效途径,它促使学生在角色转换中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浸润”,从知识的简单接受者变成知识的探索者和传播者,对建构知识、发展智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使学生与课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融合。其教学流程主要包括课前设计、课中实施、课后评价与延伸这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李纯 《天中学刊》2009,24(6):9-11
教师角色从文化传递者向文化研究者的转变是适应当前多元文化教育挑战的需要.作为文化研究者的教师,应注重文化的学习、反思、批判与创新,而不仅仅要传递文化,他超越了"教"的技术性主宰,突出了自身的"育人"之责、道德担当的能力以及跨越生计之上的社会关怀与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哲学中"存在者"与"存在"的角度考察我国教学论近30年的研究状况,在研究的思维方式层面对教学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教学论研究方法与范式、教学论学科构建及研究者的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系统审视.以"存在者"为关照对象的传统思维方式——对象性思维,在长期的教学论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以"存在"为关照对象的思维方式——反思性思维是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教师承担"激发者"角色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根据自身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所得,提出了"降低角色定位"、"熏陶人格魅力"、"变革文本教材""巧妙设置提问"以及"学科特殊性的挖掘和深化"等五项操作性较强的策略。最后作者指明了要成为成功的"激发者",教师必须要走科研型之路,试行杜威的"经验 反思=成长"这个等式,以期达到"师之教"和"生之学"的共同快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职能的丰富,大学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转变。第一次学院革命使大学教师的角色从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第二次学院革命则使经济功能更多地渗透在大学和大学教师中,他们进一步成为咨询者、创业者。本文通过回顾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四国的实践,揭示了中外各国高校教师角色共同的变化趋势,即走出象牙塔,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承担多元化的角色。这种趋势呼吁中国的大学积极稳妥地进行制度变革,解放教师的知识生产力,以使作为"社会轴心机构"的大学承担起更多价值创造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