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收藏》2016,(9)
正宁波博物馆藏有3件造型较奇特的越窑青瓷,分别是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唐代越窑秘色瓷莲花托盏、北宋越窑三足蟾蜍伏莲水盂。如不做深入探究,一般人不易完全读懂它们的文化内涵,为此,笔者特尝试进行解读如下:罕见的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图1)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是鸡首壶中的一件稀罕物,整体造型独特,为西晋同类鸡首壶中所罕见,目前国内仅见此一件。此壶1995年在浙江余姚市肖东五星墩出土,通高24厘米,口径11.8厘米。盘口,矮  相似文献   

2.
林华东  陆玲玲 《收藏》2008,(12):50-56
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最早的瓷器是青瓷,而最早烧造青瓷产品的窑场就是越窑。越窑不仅历史最为悠久,而且规模最大,烧造时间也最长,其窑场主要分布在绍兴和宁波地区,因而可以说浙江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王胜利 《收藏界》2010,(8):69-69
越窑陶瓷的早期产品中,有一类盛行于三国西晋时期的瓷器——堆塑罐,亦被称为“谷仓”。“魂瓶”、“神亭”、“塔式罐”、“佛寺罐”等。  相似文献   

4.
《收藏》2006,(5):64-65
浙江,古称越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曾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尤以青瓷的创烧影响深远,东汉时期,越人率先烧制出越窑青瓷,开创了中国瓷器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5.
涂师平 《收藏界》2013,(6):43-45
在浙江省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内罕见的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该托盏为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遗址唐大中二年纪年墓中出土,包括茶盏和盏托两件器物配套组合而成。茶盏高6.5厘米,口径9厘米,造型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外壁压出内凹的五条棱线,形成五个花瓣的界线效果,茶盏内外素面无纹。盏托高3.4厘米,口径15厘米,仿荷叶形,薄薄边缘四等分向上翻卷,极具被风吹卷  相似文献   

6.
肖梦龙 《收藏界》2012,(3):49-51
苏州东吴博物馆坐落于环境优美的苏州市浒墅关经济开发区大白荡公园内,是一家“公办民助”的新型博物馆,这一办馆模式在我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开刨意义。“四厅一廊”即铜镜、青瓷、铜器、古代艺术厅及石雕长廊的陈列展览,受到广大观众的热列欢迎和高度赞扬,国内一些著名专家学者来馆看过后也都给予充分肯定和称颂。  相似文献   

7.
肖梦龙 《收藏界》2012,(6):54-55
六朝青瓷的造型和装饰艺术,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动物形象为外轮廓或局部装饰,如蛙形水注、就是水注、兽形尊、鸡首壶、羊形烛台及插座、虎子等。这些栩栩如栩栩如生的动物瓷塑,已不止是单纯的生活用器,可以当之无愧地之无愧地称为艺术品。  相似文献   

8.
杜鹏 《收藏界》2014,(11):73-75
2010年9月,安徽省淮北市博物馆(暨淮北市文物管理所)在新火车站广场工地,对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桓君山藏书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当考古发掘进入汉代文化层后,遗址现场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汉代子母扣砖、筒瓦、板瓦、彩绘云纹瓦当、陶器残片、汉代成熟青瓷片等。经过清理,发现了一处用石块和汉砖垒砌的三进六开间的庭院遗址。  相似文献   

9.
叶茂钱  蔡民生 《收藏》2012,(11):64-67
瓯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早期青瓷窑,其与越窑既有相似之处,也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它的烧造工艺跟越窑相近。从胎质看,越窑、瓯窑都属灰白胎,但瓯窑胎色较浅,越窑胎色为青灰色或青黄色。  相似文献   

10.
刘东 《中国收藏》2020,(1):78-81
元明时期,龙泉窑青瓷的模印装饰工艺颇具特色,印花纹饰题材丰富多样,尤其是人物故事纹题材较多出现,为当时社会所喜闻乐见。安徽博物院就收藏有一件明代龙泉窑青釉模印二十四孝故事纹碗(图1),其高8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5.8厘米,于上世纪50年代在安徽省治理淮河工程中出土。  相似文献   

11.
张剑  郑华 《收藏》2010,(12):24-28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扼南北要冲,得山水形胜,钟灵毓秀。镇江博物馆富藏3万余件文物,积淀传承,其吴文化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代金银器、宋代丝绸服饰、明清书画、清代宫廷瓷器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相似文献   

12.
刘晓东 《收藏》2014,(10):62-65
陕西省长武县博物馆馆藏陶瓷不乏精品,最有名的是元末明初青花象车人物图罐(编者注:介绍文章见本刊2011年7期)。除此之外,还有4件宋代耀州窑青瓷精品,即青釉六曲刻花碗、青釉六曲花口盏、青釉葵口莲花纹盘和青釉瓜棱形钵。这4件青瓷造型精美,釉色匀净,均为长武县博物馆旧藏。下面分别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耀州窑博物馆近年新征集的一批宋代青釉耀州窑青瓷,从器物造型、装饰工艺和纹样图案来看,很多具有突出特色,例如竹马、飞天等装饰图案为耀州窑独有,从中可窥见宋代耀州窑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多变造型与精湛的刻印花技艺。  相似文献   

14.
飞天耀越窑     
卢彰麟 《收藏》2014,(12):144-147
越窑纹饰的奇珍——飞天 2013年上半年,笔者有幸征集到一片当年(2009年底)原杭州东南化工厂改造工地出土的刻有“飞天”纹饰的越窑瓷枕残面标本(图1a)。该化工厂所在地为历史上五代和南宋皇城的范畴。瓷片呈不规则形,长15厘米,宽9.5厘米,厚度达1.5厘米。  相似文献   

15.
黎淑仪 《收藏》2009,(4):62-66
2004年,为庆祝耀州窑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笔者曾撰写短文《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海外度藏耀州青瓷珍品浅探》为贺,其后辑录于研讨会论文集。当时的想法是借海外珍品择其要者,为国内专家学者提供更多实物例证,以便更精确地认识耀州青瓷的代表性地位及其精湛工艺和主要风格特色。今应《收藏》之约,将该文未完善之处删削修正,希望所介绍海外珍品引起国内学者、藏家重视。  相似文献   

16.
沈芯屿 《收藏》2012,(9):64-68
瓯窑地处浙江南部,窑址主要分布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永嘉、乐清一带。这里东临东海,南邻福建,西北面为括苍山区,瓯江、飞云江由西向东直入东海。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说:"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袵,收瓯越之民也。"有人考证说,瓯字从"瓦",说明瓯越人在远古就会烧制陶瓷。  相似文献   

17.
宋亮 《收藏》2012,(8):54-61
龙泉窑因主产地在浙江龙泉市而得名。始烧于北宋之前,是中国陶瓷史上烧造年代最长的窑旧口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元代龙泉青瓷烧造技术精湛,产量巨大,窑址遍布浙江省瓯江两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第。  相似文献   

18.
王志军 《收藏》2013,(3):138-140
越窑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陶瓷发祥地,首先出现在春秋时期的越国。至东汉时期,在绍兴等地已经能烧制出釉层透光性较好、吸水率低的青釉瓷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越窑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心窑场也从上虞逐渐转移到余姚的上林湖地区。唐代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清纯,与北方的邢窑形成了当时瓷器"南青北白"通行天下的局面,并且进入了宫廷。越窑瓷器以其美若春水的青绿釉色在当时的瓷器中独享美誉。五代至北宋时期,越窑继续为钱越和赵宋宫廷烧制秘色瓷器和民用瓷器,许多珍品还作为礼品被宋延转赠与辽国,  相似文献   

19.
王志军 《收藏》2013,(5):130-132
邢窑是唐代著名瓷窑之一,与越窑共同开创了中国古代瓷器"南青北白"之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耿东升 《收藏》2014,(3):42-51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华大地近300年的分裂混战局面,在和平统一的前提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隋朝虽国祚短暂,历二世而亡,然而它的繁荣成果并没有因为朝代的更迭而衰颓,继而为唐朝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