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为36.2%,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远低于韩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均高于70%);但中国的网络舆论的影响及热烈度绝对是世界上最强的。互联网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特别是弱势群体维护基本权益的发声平台。在诸多突发公共事件中,出现了"公民报道者"以及掌握极大话语权的民间"意见领袖"。第一类是"公共知识分子",包括传统的学者(如于建嵘教授)、作家(如韩寒)等。"公共知识分子"关注人权、自由、法治、政治体制改革等社会深层问题,在互联网话语谱系中形成了对传统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冲击,为社会治理秩序的变革揭示了  相似文献   

2.
哈贝马斯在他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到:“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他和私人领域之间是相对立的.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有些情况下,人们把国家机构或用来沟通公众的传媒,如报刊也算作‘公共机构”.①由此,我们可以整理出作为与私人相对的一种理想的交往场所的公共领域的一些核心要素:公共性的参与主体是作为自由独立之私人的公众,它的载体是作为提供自由沟通平台的各个时期的传媒,它的运行内容是作为公共意见的社会舆论.平等开放、自由讨论、理性批判、监督权力是其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实际上构成了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公共领域似乎又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关于网络与公共领域关系的研究也层出不穷。网络所拥有的自由、匿名、平等、开放等特点,似乎天然具备了公共领域的所有要求,而学术界对其公共领域的潜力也以乐观为主,如郭玉锦、王欢(2005)认为“互联网所构成的社会网络空间,提供一个全新的人类互动的场域,这个场域的部分空间形成了全新的公共领域”。^①李蕉更是认为“传统媒体‘得而复失’的公共领域,能在博客受众‘失而复得’”。^②网络真的能肩负起世人赋予的重任吗?网络公共领域的现状与水平到底如何?这将是本文期待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赵娜 《新闻前哨》2006,(7):74-74
互联网的兴起,在人类原有的公洪活动范围之外缔造了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人们自由获取信息,平等交流互动,发表言论(只要不违法)而不受限制。传统环境下公众信息拥有量的匮乏,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正在得到扩充。公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正在回升,民主意识不断加强。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环境下政府和媒体集中管理社会信息的权力形成了冲击,网络民主的崛起,已经在快速催促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作为互联网社会一支新的生力军,博客在短暂的七年里以"自由、开放、共享"的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具有思想性的博客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种博客,它以新型"意见领袖"的姿态呈现出来,设置议程,展开对话,影响着舆论的方向。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思想博客在如何引导舆论上产生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几年间,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不仅网民数量突破2.5亿,成为世界第一,而且互联网功能不断创新,为社会成功地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民意自由表达平台。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和DV武装起来的年轻主力网民,在博客、播客、论坛、MSN、QQ等即时通讯和短信等虚拟网络平台上积极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话题的看法,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位记者、都是一位评论员。每个论坛都是一份杂志,每个博客都是一份个人出版物。  相似文献   

7.
自由:网络传播的神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珍爱自由,但自由绝不是一份免费的早餐.互联网上的控制真实只是一个历史阶段,不能把这个王纲解纽的战国时代看作是历史的终结,而应看作是一个新的历史过程的开端.只有保持对自由的再次失落的高度警惕,才能从容应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正如在传统媒体上所发生的历史过程那样,在互联网上,为实现传播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也将永远不会停止.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哈贝马斯对于公共领域的界定,认为互联网目前还不能称之为公共领域,但却是中国最有希望发展成公共领域的媒体。而网络信息编辑由于其内容把关人、技术掌控者和价值彰显者的特殊身份,成为网络公共领域最核心的建构者。文章还探讨了网络信息编辑建构公共领域的途径,并认为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网络社区化转型的逐渐深入,以及网络信息编辑素养的逐步提高,有现实价值的公共领域最终能在互联网形成。  相似文献   

9.
周璇 《现代视听》2012,(9):32-36
最近网络蹿红的"杜甫很忙"或者"XX很忙"等网络用语体现出了网友的恶搞与涂鸦。在这背后,其实是一种网络公共空间中话语的再生产和传播,作为一种虚拟公共空间,互联网在话语的解构和重构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杜甫传统形象的解读和对现代形象的分析,得出我们对精英形象的恶搞应该把握住"度",即话语的解构和重构是有界限的,在市民社会日益成熟,公共空间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规范公共空间话语的产生和传播还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互联网交流感情、通过互联网办公、通过互联网购物等等,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看到互联网方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互联网对于突发事件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很多突发公共事件在短时间内被大面积传播开来,形成了舆论热点,社会的舆情压力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这些现状都给我们的国家和政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课题借用传播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对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介绍相关的研究理论。结合国外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的有效做法,并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努力探寻出适合我们国家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互联网深刻介入社会生活所带来的种种变化,许多人持乐观态度,认为互联网及其技术进步将使公共领域的空间进一步扩大。而相反的声音认为,互联网是一个民主媒介的观点很难成立。目前,谷歌正在全球推行其“云计划”。那么,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这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其结果可能给人们的公共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12.
施瓦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与互联网资源开放和网络自由的沉重思索施瓦茨是一位提倡在互联网上自由共享知识和信息的计算机专业人员。他极力反对美国致力于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OPA)和《保护知识产  相似文献   

13.
舆论主体是指某一具体舆论环境中的舆论人,即共同面对问题的社会群体,公共关系学通常称其为公众.理论上讲,公众是意见表达的主体,应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与话语权,而现实中,普通公众往往难以直接捍卫个人的知情权与话语权,直接进行个人意见表达.近几年来,互联网上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网络舆论往往成为事件的发起和推动的重要力量,互联网日益成为一种民意表达的渠道,具有了与传统媒体相当的舆论监督功能,重塑了公众在舆论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王娟丽 《图书馆》2017,(5):40-46
在互联网络蓬勃发展的时代,网络平台成为数据互联的中介,社会发展进程和数字化发展加速矛盾使得公共危机管理更加复杂。文章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状态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监管方式,治理差别以及公共危机起源和种类,进而在互联网状态下针对148起公共危机事件的数据给出研究假定和研究方案,采用回归和主成分解析方案完成实例解析,并提出治理建议。实证分析获取了公共危机的主要因素和隐含因子,为公共危机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可贝 《新闻世界》2013,(9):150-151
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公共突发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特征,即主体多元与共时传播,进一步概括公共突发事件的网络话语表达特征,即简单片面化、嘲讽娱乐化、冲动暴力化和“意见领袖”化,并提出了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新兴的网络时代环境下,网络推手这个词,似乎令人十分陌生,然而这个词逐渐剥离出来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网络推手成了一个单独的词汇,用来指事件的幕后推动者。我们通常把这种有组织的、以盈利为目标驱动的网络舆论操纵模式称为网络推手事件,推手活动制造出来的网络草根明星以及网络事件,目的是为了能够影响网络上公共讨论的议题设置。这就说明:互联网正在干预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即对受众心理和互联网的公共空间媒介生态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曹文博 《今传媒》2010,(1):82-83
自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做客强国论坛、温总理网聊、各级官员问计于民到网络介入并影响重大公共事件的进程起,"网络问政"被提出并作为一个新鲜、热门词汇进入公众视野。互联网从非主流跻身主流媒介的嬗变是媒介史上的一次革命,同时也带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变革。网络以其"自由、开放、共享、创新、平  相似文献   

18.
网络已经在公民的社会生活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互联网营造出的虚拟公共空间中,政府部门的形象往往也影响着真实生活中公民对其形象的认知和其工作的认同程度。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中往往存在着这一类现象,即对于政府部门的工作,对相关政令的发布,网民通常存在着自身的看法,这种看法和政府工作、政令发布的出发点却往往背道而驰,这种看法甚至形成了一股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的相关理论指出,公共领域的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自由、公共的话语交流的互动平台,即公共话语空间.网络的普及为实现这种机会均等、平等参与、自由讨论"理想的话语环境"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在网络构建公共领域的过程中,网络新闻评论是公众充分地实现话语权的自由表达,从而营造出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公共话语空间"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充分肯定网络新闻评论构建公共领域的作用的同时,还应看到由于受网络自身特点的限制,网络新闻评论在构建公共领域方面还有些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事件的发生本身就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公共事件的传播管理非常重要.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网络化越来越快.网络成为了快速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公共事件的传播.网络传播具有灵活性、互动性和自由性,对于某一公共事件,人们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自由的传播,这导致网络公共事件的传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如何净化网络环境,使得网络公共事件的传播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都将是未来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