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农民陈行忠创办华夏现代农业研究所》获2010年度中国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桐照渔民清退2.6万只养殖网箱修复海洋生态》获2011年度浙江新闻奖三等奖……在县市报从事记者工作以来,我有6件作品被评为中国县市区域报好新闻一等奖,有3件作品被评为浙江新闻奖三等奖。回望采访之路,我深深感受到,新闻“活鱼”无处不在,要想抓住“活鱼”,就要沉下去、钻下去、挖下去,  相似文献   

2.
蔡志军 《新闻知识》2001,(10):40-41
读者提供了最棒的新闻线索《鹏城天才少年摘取肖邦钢琴大赛桂冠》先后获得广东新闻奖二等奖、中国晚报新闻奖特等奖等,不在于这条新闻写得多么好,而在于我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先报道这一新闻的报纸。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能够抢先,我都一一告之:是读者,是读者最早提供了线索。说起来获得这条新闻线索是一次偶然。2000年10月17日下午4时,第二届高交会已近尾声,记者在高交会现场采访完毕,决定乘专车前往振兴路一带采访高交会给餐饮业带来的商机。正是在车上,记者遇上了这位提供线索的姓梁读者。这位读者告诉记者,深圳有两个学生正…  相似文献   

3.
对于年轻记者而言,多在新闻实践中磨砺自己,多采写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精品,应是努力追求的目标。在新闻实践中,我坚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敏感的新闻嗅觉及时捕捉身边的新闻。2001年我采写的一篇深度报道《西瓜啊西瓜,农民的伤心瓜》获得了2001年度湖北省市州报新闻奖一等奖、湖北新闻奖三等奖。回想起这篇新闻稿件的采写经历,的确感受颇多,受益匪浅。要有精品意识要想采写出新闻精品,首先必须时刻保持新闻敏感,牢固树立精品意识。2001年7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市场上闲逛,由于天气太热,准备买个西瓜解渴,到瓜摊一问价,6分钱1斤,我吃了一惊:2000…  相似文献   

4.
<正>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在2023年记者节前揭晓,长江日报系列报道《来自大凉山的彝族小伙,大学毕业论文致谢写了6000余字》获典型报道三等奖。我觉得这是记者节给我的最好礼物,在我工作的第9个年头,采写的作品能获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这是对我的鞭策与鼓励。工作以来,我做过3年编辑,6年记者。和很多记者的成长经历不同,我是一位非传统的“战线”记者,因手上没有条线,很多线索都来源于日常生活或者公开信源。  相似文献   

5.
《一条马路隔不断两个企业的产需联系》获’92中国电视奖一等奖。《我国第一家闲置设备市场被闲置》获1992年全国优秀电视经济新闻二等奖。这是我与韩立允和于兴国同志在去年合作采编的两篇新闻作品。为什么这两篇新闻作品能获奖呢?我体会电视新闻记者所具有的新闻追踪意识,是这两篇新闻获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记者,不只是写稿王绍据1995年3月28日,闽东日报一版头条刊登我来写的新闻特写《50万元贷款落户记》,此稿获1995年度福建新闻奖一等奖,1996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是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中福建报刊类唯一获奖的一篇作品。许多同仁要我就此稿的采写过...  相似文献   

7.
王远 《记者摇篮》2006,(6):16-16
很多人在给记者定义时,除了课本上的解释外,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标准就是“杂家”。但是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我觉得“杂家”已经无法满足报纸和读者的需求。而如何成为一个“专家”,如何变成一条战线信息的权威发布者,应是记者之本。我的新闻龄只有6年,但有一半的时间却是在与教育新闻打交道,“专家”记者在这一战线的报道中尤为重要。作为行家挖出线索教育新闻的内容涉猎很广,仅仅是一个高招的政策每年都会有新的变化,这就要求记者必须了解甚至熟悉其中的变化,采写出的新闻才不会出现纰漏。我觉得要想成为战线上的…  相似文献   

8.
近来,在工农业记者和编辑中间,有不少人在议论:搞工农业报道,是首先从行业的读者出发,使他们感到兴趣呢,还是首先从广大读者出发,使广大读者都感到兴趣呢?这是个重要问题,它涉及新闻工作许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如新闻的指导性与群众性、怎样发挥新闻的指导作用等等。这里我想谈谈我在从事农业报道中想到的一些。报纸不是内部刊物,  相似文献   

9.
卢剑利 《新闻知识》2001,(12):44-45
我采写的消息《西部开发让在外老陕返乡挣大钱》继荣获1999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和陕西日报社社级好新闻一等奖后,又荣获了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三等奖。不少同行问我,这一区区小稿何以有如此"能量"?我觉得,这篇稿子之所以能多次获奖,不仅得益于记者敏锐的 新闻洞察力,更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个大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就新闻报道角度而言,西部大开发好比一片汪洋大海,需要报道的方方面面的东西很多,但如何能从这片汪洋大海里,捕捉到一些鲜活东西来,并非易事。但通过对这篇稿件的采写,使我更加意识到,做为一名记者,特别是…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我随一位记者出去采访,拜访了一位乡的书记,书记讲,记者记,回到报社,记者根据书记所讲,写成了一条新闻,发表了。我当时曾经想过,难道书记所说,是老和尚念经,句句真言吗?可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想法就有点离经叛道,书记者,党的代表、党的化身也,你不相信他,又相信谁呢? 后来反浮夸风了,才发现那条新闻,其实也是浮夸的作品。怪谁呢?当然怪记者自己。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新闻爱好者并且立志要在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或通讯员,我和贵刊结下了不解之缘你们自然也就成了我自学时不见面的老师.我在贵刊上学到了不少知识,在此,对你们这些甘作“人梯”的编辑表示衷心地感谢. 虽然我自学有了不少收获,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而使得自学感到很吃力,我很想系统地自学一下新闻专业本科的课程,但是不知道究竟开设了哪些课程,每门课程需要哪些参考书,在哪里可以买  相似文献   

12.
彭东 《青年记者》2009,(18):18-18
首届“齐鲁新闻奖”,我幸运地拿到了最佳事件报道金奖、最佳新闻评论铜奖两个大奖,并与同事们一起分享了最佳年度大奖,这让我感怀良久。从事记者工作8年多来,大大小小的新闻奖得过不少,但从内心讲,感到分量最重的还是自家的“齐鲁新闻奖”。颁奖典礼那天,我特意穿上了结婚时才穿的西装。  相似文献   

13.
会议报道,是新闻改革的难点之一,也是记者获取新闻和新闻线索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新闻报道是不应该忌讳会议的,会议是个“富矿”,会议里面有“黄金”。记者要善于从“富矿”中提炼出“黄金”,把它献给读者、观众和听众。怎样从会议的“富矿”中提炼出新闻呢?这需要记者充分利用会议提供的有利条件,积极主动地去“挖会”,把埋在会议中的“黄金”挖出来。也就是要精心构思,精心写作,这叫做  相似文献   

14.
于冰 《新闻知识》2001,(8):14-15
从事新闻工作一段时间的人,大概没有谁敢说没采访过会议的。单是经济方面的会议就有什么展销会、交易会、洽谈会、博览会及某一具体部门的行业会议等。采访会议的记者都知道,会议报道既好写,也难写。说好写,是指一般开会的部门或组委会的秘书处大都会给参加会的新闻单位发通稿,或者即使没有通稿,也会发些相关资料,记者要想偷懒,东抄抄西凑凑也能交差。说难写,是指会议报道要想出彩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为什么呢?去的新闻单位多,新闻资源(会议资料、有关人员讲话等)共享,题材上的优势大家都没有,你要不想出些出奇制胜的点子,…  相似文献   

15.
我曾经在新闻战线干了40多年,写过不少新闻,但我很轻视短新闻,以为写“豆腐块”消息,是雕虫小技,做不了大学问。 实践证明,我的思路错了,写新闻不易,写一条好的新闻更难。真正使我醒悟而折服的是《总书记关心新闻记者》这条简短的新闻特写(载《人民日报》1994年6月14日4版)。这条新闻特写,可谓是真正的“豆腐块”,全文只有200多字,全用事实说话,感人至深。这条新闻特写,配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摄像记者提摄像机的大幅照片,版面超过文字稿一倍多,读来更加可亲、可敬。它给人们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江总书记平易近人,与新闻记者心连心。 这条图文并茂的新闻,为什么人们一打开报纸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呢?  相似文献   

16.
我采访的一条消息于8月22日以“本市初步形成环保三级管理网首批街道专职环境监督员培训结业”为题在《新民晚报》一版显要位置刊登了。借此谈谈点滴体会。当我得知8月20、21日在复旦大学、城建学院、南市区科协分别举行“环境监督员岗位培训结业典礼”时,就想写条会议消息;可转而一想,如单纯地就会议写会议,既缺乏新意、又没有新闻价值,而且出席会议的还有上海环境报的编辑、记者,我发这样的消息多半要落个“枪毙”的命运。但我有  相似文献   

17.
张骏德 《新闻记者》2005,(10):42-43
我想探讨一下记者的社会角色定位问题。我记得1980年复旦新闻学院曾经开过一次新闻业务的研讨会,有一个题目专门讨论记者采访到底是什么。当时基本上有三种意见。北方来的记者认为采访就等于调查研究:南方来的记者(暨南大学的陈朗先生)认为采访不等于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经营     
《青年记者》2010,(5):3-3
南方都市报记者方谦华获第53届荷赛奖自然类三等奖 南方都市报记者方谦华以《被污染的橙子》系列照片获得第5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自然类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晚报记者.总希望自己能抓到重大典型新闻或突发性新闻,一炮打响,获得新闻奖。这是每个有事业心的记者所孜孜以求的。但这又谈何容易,要知道新闻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你不可能在第一时间抓到所有轰动新闻。所以,当你抓不到这些新闻时,请别放弃。在这方面,本人有过许多切身经历和感受。  相似文献   

20.
获奖的感慨     
在一次好新闻颁奖仪式上,一位记者接过获奖证书后说道:“我的会议新闻获奖是头一回,这将激励我研究、采写好会议新闻。”听君一席话,感慨何其多。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谁都或多或少采写过会议新闻。可到推荐评好新闻时,尽管有的会议新闻还可以,但作者不敢自荐,新闻单位也不愿评。这也难怪,现在会议报道太多,新闻单位和读者都在呼吁压缩、改进会议报道。于是,评好新闻活动就较少考虑会议新闻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压缩”,不是取消;“改进”,是为了把会议报道搞得更好。说到底,会议并不是没有新闻,关键在于记者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