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际社会确实需要解决一些关键的问题,而极端主义思潮也为恐怖主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9·11”事件以后,全球反恐联盟对恐怖分子施以重击,但仍然难以防范无所不在的恐怖主义。8月14日,《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英国著名智囊机构——英国国际事务皇家研究所的发言人基思·伯奈特,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请他们谈谈伦敦恐怖袭击阴谋带来的启示,以及对恐怖主义根源的看法。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恐怖分子仍能发起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基地组织是不是依然强大?恐怖主义防不胜防,是不是终有一天,还会发生类似于“9·11”事件这样大…  相似文献   

2.
(1)爱,反对战争。5月14日母亲节,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门前,“反战母亲”辛迪·希恩(前排右三)和演员苏姗·萨兰登(前排右二)和支持者们发起示威,宣示内心呼声:母亲们对战争说“不”。(新华社记者吕明响摄)(2)爱,来自中国。6月11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中国民众捐资重建的哈萨·阿瓦勒·沙阿·沙哈德中学课堂内,阿富汗女孩们举手回答问题。(新华社报道员扎比摄)(3)爱,残障无碍。11月26日,印度艾哈迈达巴德举行时装展示会,一名盲人女孩戴上“古吉拉特小姐”桂冠。由盲人女孩组成的模特队参加了时装表演。(新华社/路透)爱,拥抱自由。6月27日,伊拉…  相似文献   

3.
白宫正着手改变新闻采访人员的出入制度。白宫发言人戴尔·彼得罗斯基说,当现有的1800个特别通行证期满时,白宫打算只给经常报道白宫的传播媒介人员的通行证展期。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对于美俄两大超级军事强国而言是一个需与恐怖分子和灾难斗争的年代.美国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正式进入了反恐时代.1999年俄罗斯境内爆发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相较于第一次车臣战争的失败,普京挟多数民意发动了一场捍卫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的战争.  相似文献   

5.
名刊要览     
不好受的赖斯 和国会9·11委员会交涉了数次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终于同意出席公开听证会。短短20分钟,赖斯将就布什政府在9·11之前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反恐战争计划作证,反驳关于布什只要“倒萨”不要反恐的指责。内幕人士透露,当年赖斯力排众议,将白宫反恐工作大任授予不受欢迎的克拉克,但她的慷慨换来的却是克拉克的“反水”。  相似文献   

6.
透析“半岛卫视”的异军突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 9·1 1袭击、美英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神秘的本·拉登录像带 ,卡塔尔半岛卫视在短时间内的名声鹊起 ,令整个国际传媒界感到震惊。“Al-Jazeera”绝不是一个纯粹的话题———本文以个案分析的形式入手 ,揭示了半岛卫视“一战成名”的台前幕后 ,并对这出“媒介神话”背后的种种力量的博弈进行了深入剖析 ,从而对当今国际传媒的功能和角色提出了追问  相似文献   

7.
哈佛大学放寒假了。尼曼新闻基金会主办的记者进修班也停止了活动,我们乘隙来到华盛顿度假。我们的朋友,美联社驻白宫记者苏珊·歇弗,特地打电话问我们,是否有兴趣参加白宫的新闻发布会。她说,白宫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欢迎中国的尼曼研究员(Nieman fellow)去。第二天中午十一时半,她在宾夕法尼亚大街白宫西北门等我们。那天正是里根第二任总统就职典礼后不久,两旁人行道上搭的观礼台还未拆去,我们弯弯曲曲地走到了白宫。迎面走来一群美国记者,我们一眼就瞥见了当前美国最红、家喻户晓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女记者黛娜·索耶。她在里根和蒙代尔为竞选而举行的电视辩论会上,被挑选为向总统提问的记者。黛娜穿着朴素,慢慢地走过来,和其他记者一起,冒着严寒  相似文献   

8.
千呼万唤,一波三折,乔治·沃克·布什终于成了新世纪白宫的第一位主人,在他的身上,人们似乎又看到了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现代美国版故事。  相似文献   

9.
是非 《北京档案》2004,(6):19-20
"9·11"事件后,白宫一直将布什描绘成在反恐问题上毫不妥协的斗士形象,也一直声称布什政府在"9·11"之前做了能够做到的一切来防范恐怖袭击.白宫希望这一形象能帮助布什在今年大选中获胜.但随着"9·11"事件独立调查委员会的调查逐步展开,"9·11"以前布什政府在反恐工作方面存在的漏洞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白宫2004年4月10日解密的一份文件,一下子使布什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这份文件所显示的内容与布什政府的解释存在明显矛盾.  相似文献   

10.
第四媒体:名副其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1月17 日深夜,一个 名叫麦特·德拉吉的 自由撰稿人通过互联 网,在其个人网页上 发布了一条震惊世界 的消息:“在白宫,一 个叫莫尼卡·莱温斯 基的女人与美国总统 在他的椭圆形的办公 室内发生了婚外性关 系。”这是全世界最 早发布克林顿与白宫 实习生荣温斯基性丑 闻的消息。全世界为 之震惊,称之为“麦特 ·德拉吉现象”。这 一现象表明:一种全 新的传播媒体——互 联网已经崛起。 1998年5月,联 合国秘书长审时度 势,在联合国新闻委 员会年会上正式提 出:互联网已成为继 报刊、广播、电视之后 的第四媒体。有…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美国外交战略总在“扩张”和“收缩”之间摇摆、最近前白宫官员写了本书,题目是(Maximalist》,讲的就是从杜鲁门到奥巴马在外交上的表现,结论是:吸取了小布什的全球反恐战争中美国投入巨大、损失惨重的教训,奥巴马总统上台后奉行战略“收缩”,实施“靠后指挥”,从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中逐步脱身,对卷入新老冲突小心翼翼,唯恐避之不及。  相似文献   

12.
3月23日,白宫的前高级反恐顾问理查德·克拉克在其新书《针对所有敌人:美国反恐战内幕》中,把小布什上台以来惟一值得炫耀的政治资本——反恐战争批驳地体无完肤。 1.布什是否强迫克拉克寻找9·11与萨达姆有关的证据? 克拉克:9·11发生后,布什要求调查这件事情是否与伊扭克有关。得到否定答案之后,布什用一种胁迫的口气说:  相似文献   

13.
都说名人出书洛阳纸贵,这不,现为参议员的希拉里·克林顿以其前第一夫人的特殊身份,吸引了众多出版商。最后,还是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凭借其实力,获得希拉里·克林顿《在白宫的岁月》的出版权,而希拉里·克林顿  相似文献   

14.
一、美国政府严管“9·11”事件等敏感事态的新闻报道两则关于美国政府在“9·11”事件中对新闻报道控制的消息让人深思。其一:白宫向媒体下“禁播令”华盛顿当地时间10月10日晚,美国白宫发言人当晚表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已经要求美国各电视台慎播本·拉登的电视讲话。因为拉登可能通过电视讲话这一形式传达他的命令与指示。白宫发言人说,政府的目的是不希望恐怖分子借助本·拉登的电视讲话接受到恐怖指令。因为“拉登的电视讲话就算不是向他的手下发布命令,也是在宣扬他的恐怖论调”。其二:白宫严管“美国之音”9月1…  相似文献   

15.
名刊要览     
美国《时代》(5月23日)巴基斯坦困局 当巴基斯坦在9·11后与美国合作反恐时,巴民众却认为反恐战争便是美国的战争;当巴士兵和平民因反恐战争而身亡,巴民众也认为是美国人的错;拉登死后,很多巴民众认为自己遭背叛了。而在美国,不少议员也奇怪,为什么巴既拿着美国金援又为美国敌人提供庇护?拉登之死让两国重新审视对方。  相似文献   

16.
就大多数美国人而言,前苏联的克格勃是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特务机构;可是对于美国记者理查德·瓦莱里亚尼来说,感觉就大不一样,因为在20多年前,他在一名克格勃高级特工的帮助下,获得一则独家新闻,一举轰动美国。下面是瓦莱里亚尼的回忆: 1967年,我是美国广播公司(NBC)新闻部驻华盛顿的记者。那年6月,我顶替休假的驻白宫记者雷·谢勒报道了一个星期白宫  相似文献   

17.
张红 《兰台世界》2006,(10):66-67
掀起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三次高潮的起点是九·一八事变,它直接针对日本帝国主义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当时作为九·一八事变首发之地的沈阳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更是担负起反击侵略者的历史重任,走在了抗日反日斗争的前沿。如果把沈阳人民的抗日斗争当作一个历史过程来研究,如下几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一、主旨和目标具有一致性九·一八事变之前,随着日军公开挑衅,在东北地区中日民族矛盾不断升级,南京蒋介石政府却制定了“不抵抗主义”政策。但是广大的下级军官士兵却在爱国主义精神召唤下,自发地奋起抵抗。在九·一八事变当晚,正是“国将不国,…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及新总统就任之际,中国工人出版社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美国新闻记者之王鲍勃·伍德沃德白宫内幕揭秘系列”。伍德沃德一直是披露白宫内幕最权威的畅销书作家,其作品常常一出版即跃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此次工人社推出了他的两部作品,一部是他的成名作《总统班底》,此书被称为“美国新闻史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9·11以后美国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反恐24小时》为标本,分析了该剧的内容、拍摄手法以及叙事结构,认为《反恐24小时》的热播除了在拍摄手法、制作技巧上别具一格外,该剧积极回应了9·11以后美国社会的心态。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好莱坞电影与后9·11时代美国民族主义的关系,并且认为在好莱坞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其所包含的美国民族主义和国家利益应有所警惕和戒备。  相似文献   

20.
海湾地区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正规战争,一次是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另一次是1990年的“吞并科威特之战”和随之而来的“解放科威特之战”,而发动这两次战争的都是这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