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刚 《湖北档案》2005,(1):60-60
“开往新疆乌鲁木齐的列车就要起程了,开往新疆乌鲁木齐的列车就要起程了”。火车站上的大喇叭广播,使我的心一阵阵提起……就要起程了,就要起程了。就要来到我阔别已久的故?乡,那里有我欢乐的童年和解不开的情缘……  相似文献   

2.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瞬间,迎来了军事信息管理系建系20年的纪念同,而我也从一名稚嫩的青年教员,成长为一名从教十八年的教员。回顾我在军事信息管理系的工作、学习和成长,始终有一种欣然与紧迫交集的感触,从最初的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空军指挥学院上海分院图书档案系。再为空军政治学院信息管理系,后转隶为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信息管理系,直到今天的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几经转变,但力争一流,开拓进取的办学理念,始终不渝地贯彻和实施,作为其中一员的我,则经历了硕士向博士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清贫,但乐于笔耕那天,手捧着盖有大红印章的《优秀通讯员》奖状和红彤彤的获奖证书,我的眼睛湿润了。欢乐与忧伤、甘甜与苦涩一下子都涌上心头。顿时,我百感交集,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我是一个农民。农村的生活是艰苦的,母亲那紧锁的愁眉,使我自幼养成了吃苦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日前,孩子们看的一个动画片被停播了,据说原因是它的情节打打杀杀,宣扬暴力…… 我觉得,孩子看动画片,未必要受什么教育,因为他们在课堂里已经受了不少教育——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在家里也受了一些教育——伦理规范和生活常识;出了校门和家门,在社会上还有教育,交通规则和公共道德……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并重,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同向荣最近,常有记者采访我,末了,总要问及中国广播发展的前景如何,广播会不会在将来被电视所替代,广播影视部在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方面有何良策……。现在,我可以郑重其事地再次回答诸位:广播电视并重,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是我国...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我从事新闻工作已有18年之久。记得刚进山西日报社时.社里对我们年轻的新闻工作者进行入社教育,当时报社有关领导给我们讲社规,讲报社的好传统,讲新闻采编纪律,讲党报的作用.讲新闻业务.讲新闻如何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所有这一切.对我有着很深的现实意义,使我收益匪浅,在以后的新闻工作中.能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周成功 《声屏世界》2011,(11):68-68
“小悦悦”走了,留给人们的除了无尽的反思外,还有就是对媒体行为的拷问。“18名路人”之一的陈先生被媒体挖出来后,受到了非常待遇。他表示,时常有记者毫无征兆地闯进他的五金店。没有任何寒暄。直接把话筒递过来进行质问。尽管自己再三强调:“我真的没有看到.要是看到我会救的……天气又黑,又下大雨.又没有灯……”。记者没有相信他的话,还是一波接一波地突袭他的小店进行采访。经过媒体的大肆报道.有民众给陈先生发去短信威胁:“要他们的档口做不下去。”  相似文献   

8.
依依图书情     
郭晓瑜 《图书馆论坛》2006,26(5):244-245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又是一个阳光明媚,桂花飘香的金秋季节。伴随着这周而复始的朝晖夕阳,我在图书馆里度过了二十六年美好难忘的时光。每当我来到图书馆,看到晨曦中一位位同学手捧图书,或坐,或站,在美丽的花园里,翠绿的树林中,朗朗诵读……,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美丽,充满了勃勃生机。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人员,我热爱这儿的一切,迷恋这儿的一切,钟情这儿的一切,我为自己是一名图书馆人而感到幸福和自豪。许多年来,在图书馆里,融入了我的青春,我的追求,我的梦幻,我对图书工作的依依眷恋……  相似文献   

9.
白云奉献给蓝天,江河奉献给海洋,星光奉献给黑夜,长路奉献给远方,我们档案人,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兰台。我羡慕云、天、河、海的和谐与温馨,我感叹星光、长路的无私与质朴,但我更骄傲我是一名档案人!  相似文献   

10.
马昕 《军事记者》2005,(12):63-63
说起军报函授中心,我总有难以割舍的情愫,因为我是它连续5期的忠实学员,同时也带头让我部286名官兵成了该中心的“弟子”。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也是一名军人妻子。曾几何时.我对我那口子很不理解。他是《解放军报》的一位作,更是《解放军报》的一位忠实读。他对《解放军报》的感情就像大海一样深沉.成天没完没了地翻、没完没了地剪《解放军报》,枕头边、书柜里、餐桌旁,随处可见报纸,有时夜已经很深了,他还抱着《解放军报》啃个不停。为此,我没少和他闹意见。  相似文献   

12.
记、画家、律师、科学家……每一个人,学生时代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于我,当一名出色的摄影记就是最大的梦想。一番艰辛之后,2005年的9月.刚毕业不久的我终于顺利地成为了一名摄影记。一年里,摄影的镜头带我领略了大千世界百态的人生,也伴我一路成长。  相似文献   

13.
“别人把我当作政治代名词.但我自己不这样看.我究竟是谁,我是卑微的?我是高尚的?我应该是不曾被评判的……我实在也讲不清楚多少政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他从日本来,欲刺蒋介石……蒋介石怒言:“他搞台湾独立,我搞他脑袋!”……女特工轻舒玉臂,就把男刺客推进了地狱……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闭门读书写作,我很少参加社会活动。与朋友的交往也减少了许多……  相似文献   

16.
离基层近点     
手捧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解放军报》、《空军报》等报刊,看着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作为一名士官报道员,我确实有点欣喜若狂。冷静之余细加思索,是部队基层给我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源泉,使我不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7.
静冬 《新闻世界》2006,(10):18-20
60岁的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南臣赞村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30年来,她义务赡养6位孤寡老人,资助14名贫困学子,抚养1名先天性心脏病弃婴,安排8名残疾人在自己的小型企业就业……她的义举感人至深。2005年她被评为“卓达杯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今年2月,她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七一前夕,她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编按]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一位单亲母亲,为了将儿子送入百里之外的一所好学校上学,不惜借下巨额高利贷。沉重的债务压弯了母亲的腰,压垮了她原本朴实善良的人生信念。为了偿还高利贷,母亲竞当起了“人体”毒犯,将毒品塞入下体,一次次用身体将毒品从云南贩运到南京,并发展了一名女马仔……  相似文献   

19.
航鹰 《档案与史学》2008,(12):18-21
10月18日发生的事情太不可思议了!不能不叫人相信世上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心灵感应。我在午睡后半醒之际,不知为何倏地看到了谢晋导演,他的面容一晃就不见了:我一下子清醒了,担心地想:他的儿子谢衍导演先他辞世,老爷子经受得住么……  相似文献   

20.
何林宗 《中国档案》2004,(12):50-51
今晚参加合唱训练回单位时,已经快11:00点了吧?刚才打电话回去,爱人说女儿雨竹已经睡着了。五岁的雨竹昨天在电话里骂我是“小头爸爸”,她妈妈哄她说我每天很晚回去,很早就走了。听说她还真像“大头儿子”一样,每天给我写了封信呢!……明天中午再加两小时的班,历史档案著录工作应该可以完成了,晚上是该回家一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