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有约60万个安装了有线电视(即“第四台”的家庭,他们最近打开电视,都可以清晰地收看到中国大陆中央电视台(简称CCTV)的节目。面对这些“从北京来的新闻和娱乐节目”,台湾人感到了一种亲切和好奇,台湾的传播媒介同样也受到了某种冲击。中国大陆的新闻和娱乐节目开始大规模进入台湾人的家庭,是始于1991年底。1991年9月。“亚洲卫星一号”(“亚卫一号”)开始播放各地的电视节  相似文献   

2.
阙里读孔     
开场白孔子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怕是无人可比。上世纪末流行“脑筋急拐弯”时。台湾人编的一套书上有这样一个题目:“孔子是中国最著名的什么家?”答案是:“最著名的老人家。”问和答都够无厘头的,不知如果在央视王小丫MM的“开心辞典”上,这样的讨巧会不会得到“回答得完全正确”的待遇呢?  相似文献   

3.
李怡 《中国图书评论》2014,(11):100-102
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蒋晓云,新星出版社,2014在铺天盖地的"民国"读物中,蒋晓云的这本《民国素人志》比较特别。严格说来,它的叙述大大超出了通常意义的"民国"而成为近百年华人生活世界的范围广泛的"浮世绘":时间不限于20世纪上半叶,相当多的故事都发生在1949年以后甚至今天,地点也不局限在中国大陆,不时出现在我们视野的还有台北、纽约……虽然对于台湾人蒋晓云而言,"民国"还是处于"进行时”,但是稍微熟悉台湾生态的人们大概都知道,“民国”并不是统和台湾人的理所当然的概念,在许多的时候,他们都愿意强调自己的“台湾人”身份,民国人白先勇讲述迁台大陆人的生活,小说集就取名《台北人》,虽然夏志清教授从中读出的还是“民国史”。  相似文献   

4.
刘旗辉 《出版参考》2010,(11):14-14
去加拿大多伦多,朋友来机场接我,他是台湾人,移民加拿大多年。  相似文献   

5.
台湾人看不看CCTV?别讲笑话了,台湾有台视、中视、华视那么多电视台,干嘛看CCTV?再说,台湾能收到CCTV吗(7以上是在听到“台湾人看CCTV”时多数人的反应。然而,一项调查表明在台湾不但可以看到CCTV,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喜欢上了央视的节目。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中国新闻周刊》2009,(17):16-16
“台湾人要学着去做苏格兰人。” 台湾作家南方朔认为,苏格兰民族1706年与英格兰通过“合一法案”结束了双方几个世纪的杀戮、斗争与纠缠后,逐渐把世界带进以英美为主导的现代文明,台湾人也应该以新视野看待两岸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颇能反映它的风土人情和住民气质,这个现象在台湾人身上明显地感觉出来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13,(13):45
出版界质疑台湾人一年只看两本书?近日公布的《台湾出版业发展策略》报告,称台湾人一年只阅读2本书,阅读风气不盛行,此数据一公布,引发出版业者的议论。远流出版副总编辑吴家恒表示,大家在离开学校后,会依照自己的状况与  相似文献   

9.
夜市     
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颇能反映它的风土人情和住民气质,这个现象在台湾人身上明显地感觉出来  相似文献   

10.
胡适自称是半个台湾人,台湾是他生命的之初,也是他生命的归宿。台湾是他读书识字忧患之始,也是他魂归埋骨之所。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中国人     
在露天咖啡座里,有好的阳光,有好的咖啡,有好的歌.邻座的德国人问:你是日本人吗?我说不是.又问,你是台湾人吗?我说不是,我是中国大陆人.那人点头致意,说很少能够看见大陆人在休闲.我问那么中国大陆人在做什么?他说在中国餐馆里打工.他说中国人是不是都很喜欢钱?我说我在中国时,常听到人说德国光头党的事,是不是德国人都是光头党,全民都在复兴纳粹?  相似文献   

12.
槟榔西施     
台湾人的生活文化喜欢“重口味”,“槟榔西施”文化世界少有,几年前已扬名天下。  相似文献   

13.
吴泽宇的父母都是世代在南投居住的闽南裔人,这是典型的台湾人家庭,然而亲人之间政治倾向却不同。四年前,虽然这对老人不会像有的夫妻那样为政治吵架,彼此却也毫不隐瞒不同的看法。父亲说母亲因为信仰星云大师就支持国民党,完全是女人的盲目。母亲却说父亲出于情感因素拥护无能的人上台,才真正是头脑有问题。当他们一道去投票时,最终是两种选择。但4年后,很少向吴泽宇谈及政治的父亲对他说:阿扁把我骗了,也骗了所有的台湾人。  相似文献   

14.
CIH病毒的编制者是台湾人陈盈豪,CIH三字便是此人姓名的缩写,"26"是其读高中时的座号.此病毒最早出现在台湾,后在欧美各国普遍发现,目前已蔓延至五大洲.  相似文献   

15.
大陆记者采访团一行18人应邀赴台湾采访,是海峡两岸新闻界的一件大事。福建日报记者庄战成出生于台湾省,是地道的台湾人,此次随团出访,自是感慨万千。本期发表庄的《海峡彼岸的同行们》,着重介绍台湾新闻界的情况和两岸同行的亲情。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上海文化总公司文化传播分公司曾对全市的中小学生开展了一个“你最熟悉和喜爱的人物”民意调查,调查结论是歌舞明星、影视明星等现已成为上海大多数少年儿童最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对象。该调查是在全市各区的1140名8一13岁的中小学生中进行的,回收调查材料1091份,回收率达95%。综合统计的结果是:最熟悉的人物有3位:以发明溜溜球而闻名的台湾人郭大王、香港影视歌三栖明星刘德华和香港功夫影帝成龙。此外,除了中国体育界著名的田径教练马俊仁和影视剧名丑葛优在这些孩子心中有一点点位置外,中国当代众多富于爱国爱民意识的政治…  相似文献   

17.
晚上8点,纪小桐仍在加班。她又把刚刚做了一半的策划方案给推翻了,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对方的客户老板是台湾人,很挑剔,又是第一次合作,无论如何都得做一个精品出来。  相似文献   

18.
台湾约有60万个安装了有线电视的家庭,他们最近打开电视,都可以清晰地收看到中国大陆中央电视(简称CCTV)的节目。中国大陆的新闻和娱乐节目开始大规模进入台湾人的家庭始于1991年底。1991年9月CCYV即以每年150万美元租用“亚卫一号”的一个电视频道,而“亚卫一号”的电视频道的覆盖范围可涵盖台湾地区上空。从去年租用“亚卫一号”以来,CCTV一方面计划延长对台广播时间,每天增至15小时;另一方面,则重  相似文献   

19.
特侦组掀起的扁案风暴,寄托了大部分台湾人对检察独立的渴望。但在这个并非“真空”的社会里,他们自己也经受着风暴的考验  相似文献   

20.
李绪元 《视听界》2008,(2):98-98
由金陵之声电台选送的参评节目《打造“蚯蚓王国”的台湾人》,荣获2005、2006年度优秀对台港澳广播节目的“中国广播大奖”。我作为一名主创人员,谈谈创作的历程和体会。 2006年,常熟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金震茅多次打电话给我,说常熟有个台商典型是养蚯蚓的,产业发展非常快,造福乡梓也很明显,邀请我前去采访。我赴常熟,与常熟电台的同仁一起来到常熟市大义镇中泾村台商陈宗喜先生创办的蚯蚓养殖基地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