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小学学生的互动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是一个存在永远互动作用的系统。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社会的构成 ,他们之间的互动是必然的 ,也是必要的。其必然性是由人的本质———社会性所决定的 ;其必要性既有心理学的原因 ,也有教育学的要求 ,更有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学生互动学习是心理学的社会学习论在学校教育中的一种表现。社会学习论是“对人的发展进行解释的一种方法 ,这种解释是根据这样一种假设———人在成长时所获得的行为模式主要是他们与别人相互作用的结果。”[1]在社会学习论中 ,有一个主要看法是“当一个人采取行动时 ,随该行动而出现…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是教学过程能否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运行的前提和保证.师生关系是班级社会体系的主要构成因素.师生关系影响着班级社会气氛,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研究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互动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的约束下,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而进行相互作用的社会交往活动。许多社会学家都对社会互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常人方法论、印象管理论、社会交换论、参照群体论、符号互动论、社会角色论等都是一些代表性的社会互动理论。研习这些理论,对于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共育、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互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经历了起源、争论、深入发展到争取构建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良性互动等一系列的历程."二分"论者主张将洛克的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和黑格尔的国家先于市民社会这两种不同的架构之间进行调和,实现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良性互动."三分"论者主张"国家--市场(企业)--市民社会"的"金三角律动",互动互补,共生共强.中国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分"和"三分"关系之争,还继续有待理论论汪和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5.
学生情感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而学生情感不平等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情感社会化的后果.从功能论视角分析,学生情感不平等是社会选择分配的结果;从冲突论视角分析,学生情感不平等是社会经济地位再生产在教育中的体现;从互动论视角分析,学生情感不平等是学生社会互动的结果.这要求我们采取加强学生情感评估,开设情感课程,增加学生情感体验,进行家校合作互动等教育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论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现代社会和现代生产而来的教学论,它是对古代教学论、近代教学论的继承、批判与发展。现代教学论的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现代教学论的学科史基础,教学论史的经验为现代教学论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根基;二是现代教学论的相关学科基础,主要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现代科学技术等,现代教学论在与相关学科的深刻互动当中获得发展的养料;三是现代教学论的实践基础,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教学实践是现代教学论发展的源头活水。现代教学论就是在这三大基础之上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深入探讨现代教学论的基础,是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对话论作为一种新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互动.从对话论的特点出发,其对互动型外语教学的启示在于:重视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发展;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微观语言技能教学方面,交互补偿阅读模式把对话论与互动式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齐美尔通过抽象出社会互动的一般形式,总结了社会互动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本文基于齐美尔的社会形式论来思考班级互动情况,揭示了班级中存在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不参与互动等社会矛盾关系,对促进班级良好互动提供了四点启示:树立教师的内在权威,师生间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给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合作和竞争中学习。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长期以来 ,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一直是作为“教学论”的一个边缘研究领域 ,其研究的主要目的也是探讨如何有效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因此 ,在“教学论”的研究中 ,师生互动主要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而是教学内容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然而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 ,课堂互动的主体是人 ,而人的行为总是受到一定思想意识影响的。因此 ,要分析教师为什么与学生这样互动而不是那样互动 ,就要了解教师行为背后的主观世界 ,了解教师行为的主观动机 ,了解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策略。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群体 ,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体系 ,课堂互动首…  相似文献   

10.
教育社会学按照人们对现行教育制度和文化的不同价值取向而将其理论体系总体上划分为三大块:社会传递理论、社会改造理论、解释论。社会传递理论着眼于文化的传递和复制,研究教育如何在文化复制的过程中发挥其社会功能,功能论、冲突论等属于此体系:解释论关注行动者在人际互动中的社会意义,强调微观层面上的描述性的、非量化研究,它是沟通传递理论与改造理论的桥梁;社会改造论则注目于对现行社会和文  相似文献   

11.
符号互动论是教育社会学中解释学派的一个重要理论.符号是传达信息的基本单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构成社会结构的基础.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课题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本文基于符号互动论理论对我国的师生关系现状及其缘由进行剖析.提出从教师角色,生生互动以及文本对话三方面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论观照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难发现其实施方法存在着理念过时、方法静止的问题。生态论方法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实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其具体形态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因素认识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因素互动方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共生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主体性问题研讨的主要论题之一,已经形成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等一些主要观点。因此,在教育实践中,遵循和坚持教育的"双主体性"规律与原则,一定要从对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性的认识入手,根据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状况、目标、任务,结合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因素,设计和确定教师和学生主体性互动的最优化方案,努力使教育活动在双主体性的最优化互动中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社会交换论作为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把互惠、交换等经济学概念引入了社会生活中,对于解释人们的互动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将围绕社会交换理论,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提出在社会交换论的指导下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如何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5.
中国扶贫历程中的个人与社会——社会互构论的诠释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社会学基础理论存在二元对立一样,作为社会学分文学科之一的贫困理论研究也呈现出个体主义范式与社会结构范式的二元对立.与此对应,中国扶贫实践也明显分野为个体主义扶贫范式和社会结构扶贫范式,这两种范式分别代表了中国扶贫历程的两个阶段.以社会互构论为理论原则,中国扶贫应该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参与、多元互动和制度之间的衔接.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引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课堂教学行为本身是一个包含多种互动要素的系统,而且具有层级性结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就是运用行为理论和教学原理对其构成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要素论分析,同时对其实现单位及各个实现单位之间的内部转化关系进行分析,即过程论分析,从而进一步探明课堂教学行为在学生发展中的独特规律。进行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教学论学科建设的需要、教学设计的需要和转化教学观念的需要。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课堂观察法、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法和人种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写生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创作源于社会生活,写生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本文试从写生的特点,结合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写生论、写生方法和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等方面论述了写生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心理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构论认为心理现象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没有本体论的基础。它主张知识是建构的,是处于特定文化历史中的人们互动和协商的结果。社会建构论关注了文化的作用,对于消除心理学中的个体主义倾向有积极的意义,从认识论上讲,社会建构论主张从对文化的意义和更为实用的角度认识理论观点的作用,对于建设一个应用倾向的心理学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社会建构论的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观点也受到严厉的批评。  相似文献   

19.
一、互动的基本理念 互动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9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最早从生活现象入手提出互动的概念。继齐美尔之后,米德结合进化论和行为论,提出了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互动的理论。他认为,互动是一种基于符号与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类的社会互动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来说,  相似文献   

20.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集中代表,颠覆了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各种体系.为心理学的实践开拓了全新的视野.在心理治疗领域,社会建构论认为"心理疾病"不是客观存在,而是社会建构,咨询过程和咨患关系的建立是双向合作的过程,并提出解决导向的短期心理治疗、叙事疗法等治疗方法.其主要缺陷是有回归认知主义倾向和"深度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