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蛇床子素是中药蛇床子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理、药理作用.蛇床子素在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其对改善学习记忆、抗衰老、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等具有显著影响,而其作用机理多与其抗氧化、抑制炎性反应有关.该文将对蛇床子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神经系统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拟穴青蟹凝集素的部分性质,结果表明:拟穴青蟹血清的凝集素可凝集兔子、鸽子、鸭子、鸡的动物血红细胞,并且对不同的红细胞的凝集效价有所不同,该凝集素的活性受D-半乳糖、麦芽糖、鼠李糖等3种糖所抑制.在温度为30~40℃,pH为7.0,盐度为24时,拟穴青蟹血清凝集素活性最高.拟穴青蟹血清样品的凝集素受Ca2+的依赖性较小.  相似文献   

3.
植物凝集素是一类具识别作用的糖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双子叶植物主要存在于子叶中,禾本科植物主要存在于胚中,种子萌发后,凝集素逐渐降低,并主要分布于生长点的表面。在植物细胞中,凝集素主要在粗面内质网形成,并由高尔基体转运至蛋白体贮存。在分生组织细胞中,与膜结合的凝集素特别高。另外,本文还介绍了植物体内的同工凝集素。  相似文献   

4.
对桃金娘科蒲桃属丁香从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方法以及药理作用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菌、抗氧化、抗癌等作用;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本文对蒲桃属植物丁香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检索和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灯盏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首载《滇南本草》,为云南地道民族药材.综述灯盏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用途、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其化学成分有黄酮类,咖啡酸酯类,芳香酸类等化合物;药理作用主要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检测方法有薄层扫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法,毛细管电泳法等.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凝集素及其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凝集素(kctin)是一类可使细胞凝集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包括微生物凝集素、植物凝集素、动物凝集素,它们在科学的多个领域中均有重要应用价值.不同来源凝集素的特点、分布及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凝集素有促有丝分裂、细胞识别、抗虫、抗病毒等诸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凝集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集素包括微生物凝集素、植物凝集素、动物凝集素,它们在医药和农业科学领域中均有重要应用价值。不同来源凝集素的特点、分布及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凝集素的作用涉及细胞识别、微生物毒力决定子、植物抗虫、根瘤菌识别因子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8.
蒺藜科植物蒺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皂苷、蒺藜多糖、生物碱和黄酮类等化合物.其中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近十年来该植物中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以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蒺藜皂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凝集素是一类非免疫来源的能促使细胞凝集、具有糖结合专一性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凝集素依靠结合的糖分子与外源细胞相互识别,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用菌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真菌凝集素的生物学活性引起关注。食用菌富含凝集素,并且食用菌的很多生理保健和治疗功效都与凝集素有关。本文对食用菌凝集素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四逆汤出自于《伤寒论》,由炙甘草、干姜、附子三味药物组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四逆汤具有强心、抗休克、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增加动脉血流量等药理作用[1-3].附子是四逆汤的君药,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干姜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和二苯庚烷、辣椒素等不挥发性物质.甘草主要含有三萜皂苷和黄酮类成分.本文主要研究四逆汤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几种真菌菌丝体生长及SOD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比较了11种药用及食用真菌菌丝体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并测定了菌丝体中的SOD活力。结果表明:云芝菌丝体生长最迅速,4d后的生物量可达4.2g/L,其次为草菇和平菇;单位质量菌丝体中SOD活力以茶薪菇为最高,达到2.84U/mg,其发酵液中SOD总活力达到5.07U/mL。  相似文献   

12.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桦褐孔菌是一种食用真菌,主要含有羊毛甾醇型三萜类、桦褐孔菌醇和桦褐孔菌素、黑色素类、叶酸衍生物,以及芳香物质、木质素、栓菌酸、单宁等化学成分,其中起主要药理作用的为羊毛甾醇型三萜类、桦褐孔菌醇、桦褐孔菌素和木质素.具有抵抗肝癌、胃癌、肺癌、宫颈癌、乳腺癌、皮肤癌、直肠癌、淋巴等多种肿瘤细胞,以及抗艾滋病病毒、抗感染、治疗糖尿病、降血压调节血脂、抗机体衰老、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应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循证医学的观念,加强对桦褐孔菌的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石耳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酸、碱、水三种方法提取石耳子实体多糖,分别腹腔注射(200mg/kg)免疫小鼠,观察三种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提法多糖得率最高(4.3%)。三种提取物均能显著提高(p<0.0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并使小鼠脾脏重量明显增加,而胸腺重量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14.
从唐山师范学院花房中采集菘蓝根腐病病根并对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及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菘蓝根腐病病原菌的室内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致病菌经鉴定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tes),丛梗孢目(Stilbellales)、瘤座孢科(Tuborculadales)、镰刀属(Fusarium)真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分子量为3KD、50KD的壳聚糖随着浓度的提高,其抑菌效果也逐渐增强,6mg/ml的效果最好;分子量为150KD时,3mg/ml的效果最好;在一定分子量范围内,除0.75mg/ml的浓度外,随着壳聚糖分子量的提高,其抑菌效果也逐渐增强,分子量150KD的效果最好;本试验中,最大抑菌率为61%。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野生猴头菌子实体中粗蛋白,粗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等几种主要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野生猴头菌中蛋白含量高达5.67%,是目前最畅销食用菌蛋白含量的4倍;粗脂肪含量为3.14%,属于低脂肪菌类;微量无素含量均高于当今市场畅销菌;维生素含量丰富,其中维生素C每百克中舍698毫克,远高于一般食用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柱状田头菇发酵产物为原料 ,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胞内、胞外多糖 ,并用 3,5 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 ,热水浸提法所得多糖提取率较低 ,有待改进。DNS法适用于柱状田头菇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选用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氮素水平(施纯氮0、120、240和360 kg/hm2),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稻茬晚播小麦籽粒淀粉组分含量及糊化特性的影响,及淀粉组分与糊化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稻茬晚播小麦籽粒中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逐渐下降,3小麦品种均表现一致。增施氮肥对晚播小麦籽粒的淀粉糊化特性有较大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3小麦品种淀粉峰值黏度等糊化参数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N2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小麦淀粉峰值黏度等糊化参数与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极显著负相关,与支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氮素通过改变稻茬晚播小麦籽粒淀粉组成含量进而影响其淀粉糊化特性。  相似文献   

18.
药用真菌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药用真菌的研究历史,药用真菌的生物学特性、药理活性成分、药理作用,药用真菌的开发利用,以及研究现状等方面对药用真菌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以甲苯为原料 ,以易购医用的新洁尔灭为催化剂的相转移催化法制备苯甲酸的实验过程 ,并讨论了新洁尔灭溶液的浓度对催化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