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在近60年的执政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执政兴国规律,历经坎坷曲折,得出了依法执政的科学结论,并把它上升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经验和原则之一。要使依法执政成为全党共识,始终坚持和贯彻依法执政的原则,就必须深刻认识依法执政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课题,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在完善政党法制的基础上。加强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建设。巩固党执政的民主基础。建立健全政党法制监督制度。切实实现党的领导的制度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3.
十六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执政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切实依法执政,必须加强党对立法、执法、司法和自身活动的领导,不断提高党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我党对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是适应我党党情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依法执政的实现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内容,规范党依法执政的行为,严格执法,带头守法,加强监督,实现党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时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坚持和加强依法执政,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意义、执政现状、依法执政的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而这一转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依法执政是党总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的必然结果。是遵守和履行宪法党章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执政党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新发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正确处理党执政与国家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执政地位。党在苏区执政具备的历史条件体现在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及对苏联经验的吸收借鉴等多个方面。党在苏区执政实践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战略转移阶段及西北苏区执政阶段四阶段。党在苏区执政的基本经验包括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坚强领导、妥善处理党政关系、注重经济建设、实施民主新政、关注民生、反腐倡廉以及总揽全局等方面。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执政掀开了中国历史发展新篇章,是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学会治国安民艺术的一次伟大尝试,为培养、造就大批党和国家栋梁之材提供了宝贵课堂和实践基地,也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框架。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执政过程中形成的苏区精神和优良作风,是中国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初步探索、全面探索、全面加强、进一步加强、全面展开并向纵深发展等五个时期。考察这一历程,总结这一历程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几十年的成功经验进行历史剖析,对现实问题给予理性思考,提出先进性与创新性是我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品性与特征,是我党执政地位得以长期保持稳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法治是同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和方略,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要实现从人治到社会主义法治的转变,根本在于要解决国家权力配置问题。法治是法的统治,只有实行依法治权,才能克服权力腐败,才能实现法治。权力法治化运行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法治是同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和方略,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要实现从人治到社会主义法治的转变,根本在于要解决国家权力配置问题。法治是法的统治,只有实行依法治权,才能克服权力腐败,才能实现法治。权力法治化运行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早期共产党人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初步探索,取得了一些可贵的认识。虽然这些认识还显得较为肤浅、分散,但指导了中国革命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有一套独特的政治优势 ,这是我们党能够成为“三个代表”的政治资本。保持与发挥好这套优势是当前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但因为政治优势是党安身立命的资本 ,而且因为当前党的政治优势正受到来自方方面面因素的干扰和挑战。排除干扰 ,战胜挑战 ,充分发挥好政治优势 ,我们党才有远大的前途。  相似文献   

15.
对依法执政之“法”的理解是诠释依法执政内涵的关键,然而我国对它的传统理解导致了难以克服的矛盾。目前法学界关于法的种种理论表明,法的内涵与外延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因此可以拓宽依法执政之“法”的内容及形式,在严格依据宪法、法律执政的前提下,在法律没有规定的事务上,可以依据中共党内法规办事。当然,必须做到:1.正确界定党内法规的制定主体及其制定权限;2.规范党内法规制定的程序,保障党内法规规制对象对党内法规制定过程的参与;3.完善对党内法规的监督机制,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道路,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的普遍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的建设路径,是这条道路显著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高度理论自觉和化自觉的党,在领导中国化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指导我国化建设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这些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与化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是对化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结果,是化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和具体运用,因而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化建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主要是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统一,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深入研究我们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生动实践,深入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使命,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